情緒是看不見的:喜悅和憤怒都不會表現在臉上;好惡溢於言表:喜惡不說;
哀樂不溢:悲樂不顯;生死不靠天:生死不會屈服於天的安排。
情緒:喜歡,生氣,在外表:在臉上。
好惡:指對事物有好感或惡感,表現在臺面上:說出來。
悲傷和快樂:悲傷,快樂,洋溢在臉上:表現在臉上
生與死:生或死,從天而降:服從天地的安排
擴展數據
《三國誌》主要擅長記敘,文筆簡練,剪裁得當,在當時受到好評。與陳壽同時代寫《舒威》的夏侯湛,對《三國誌》大加贊賞,認為沒有必要再寫新史,實際上是毀了自己的原著。
後世更是推崇備至,認為在記載三國歷史的史書中,陳壽獨著的《三國誌》可以與《史記》、《漢書》相媲美。所以其他流派的三國誌都默默無聞地失傳了,流傳至今的只有三國誌。
南朝人劉勰在《文心雕龍·史傳》壹文中說:“史傳互傳的魏三傑,屬與魏略、江標與等,或敢抗難,或疏而少之。
只有陳壽的《三國誌》文采卓著,荀(徐)、張(華)勝於(司馬)、班,這不是虛名。“也就是說,那些類似的史書,並不是偏激,依據不足,而是文筆疏疏,毫不相幹。只有陳壽的作品做到了內容與文字表達的統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