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納西族名

納西族名

《木府風雲》中納西族姑娘的名字都很美。它們是什麽意思?轉載:

西域人的姓氏主要有木鶴鶴和和睦兩個,是明太祖朱元璋給納西族土司貴族的,而當時的老百姓是沒有姓氏的。人民姓什麽?土司確實有些腦子:平民是土司的人,他們的姓氏自然要以木為姓,但不能姓木。納西族平民都是勞動者,戴著頭巾,提著竹籃,於是用象形的手法,在“木”字上加了壹撇(象征頭巾),旁邊加了壹口(象征竹籃),由此誕生了平民姓氏“何”。這個“和”姓與漢族的“和”姓沒有歷史淵源,“和”字與漢字總和不是壹個根。無論是詞義還是應用,都帶有強烈的東巴文字的獨特個性,蘊含著納西文化獨特的民族氣息。納西文字之所以叫東巴文字,是因為納西的文化傳播者是東巴。東巴是納西族的智者,也是納西族的巫師和祭司。東巴壹般是父之子,通過東巴的代代相傳,東巴文化得以保存和發展。

納西族男生壹般叫什麽?胖金哥!(因為本地美女又胖又黑,女的叫胖金妹,男的叫胖金哥)

最近怎麽樣?好吃嗎?

去麗江旅遊被人叫“胖哥”!而且是“標準的胖哥”,僅此而已。她(當地導遊和摩梭人)居然當著全車人的面給我加了三個字,“色迷迷”。她說:“坐在某排,戴著墨鏡,色迷迷的看著我,那是標準的胖哥。”

當時全車都在笑!

從此我發誓,我壹定要減肥!哈哈。

納西族之前的皇帝叫什麽名字?麗江納西族政權早在隋末唐初就出現在史料中。

1,嶽的聖旨

谷野大約在隋末唐初。

2、我給君主的壹封信

第壹年,秋陽與唐高宗相約。

陽陰獨孤大約是唐玄宗開元年間的事。

獨孤刺約唐玄宗天寶年間。

貞元年間,溥被刺。

唐德宗鎮沅縣普孟普國王在位期間。

貞元年間,溥王完成了他的任命。

元末元初的唐憲宗在西內約。

3、對聖旨的分析越多。

唐文宗大和時期,任命塞內西奧。

從唐懿宗鹹通到西克爾圖的唐昭宗的光化學期間。

唐昭宗已經在俄國呆了好幾年了。

唐末宋初期間,俄軍有所圖。

牟居牟西在宋真宗。

4、莫迪聖旨

牟在1990年至1999年期間與有過壹次約會。

牟錯牟勒宋嶽惠宗政和年間。

牟勒從北宋末到南宋立下誓言。

牟寶阿聰在宋末元初。

宋末元初,阿聰阿良被封為麗江土司,但他沒有姓氏。直到第七代阿加莎統治時期,他才被賜姓穆。

納西族有哪些風俗習慣?納西族現有人口308839人。民族概況中國的納西族主要聚居在未夕麗江納西族自治縣、中甸、寧蒗縣、永勝縣、鹽源縣、木裏縣和四川省芒康縣鹽井鎮。農業是納西族的主要經濟部門,主要種植水稻、玉米、馬鈴薯、小麥、豆類、棉花和大麻。金沙江“河套”地區是著名的林區。玉龍山區植物種類繁多,素有“植物倉庫”之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中國的領導下,納西族人民成功地進行了土地改革,完成了社會主義改造,於1961建立了麗江納西族自治縣。經過40多年的開發建設,納西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有了自己的大學生和科技人員。過去納西族地區缺醫少藥,很多疾病瘟疫經常流行。目前醫療衛生人員遍布農村,基本消滅了流行疾病,人民健康水平明顯提高。風俗葬自古有之,晚清以後壹些地區開始流行土葬。納西族男性的服飾和漢族大致相同。麗江納西族婦女穿長袍,寬腰大袖,外加壹件馬甲,壹條褶腰,長褲,壹條羊皮披肩,身旁繡七顆日月星,表示勤勞。寧蒗的納西族婦女穿著長百褶裙,上衣,大藍布包子,大銀耳環。宗教信仰和重要節日納西族的傳統節日有“正月農具會(棍會)”、“三月龍王廟會”(現為物資交流會)、“七月騾馬會”。此外,還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和火把節。納西族主要居住在雲南省麗江納西族自治縣,其余分布在四川省未夕、中甸、寧蒗、德欽、鹽邊、鹽源、木裏、誌康縣。納西族原是中國西北古羌族的壹支,三世紀遷徙到麗江。早在1000多年前,納西族人民就創造了這個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用這種文字書寫的東巴象形文字和東巴經書。東巴象形文字,納西語稱為“森吉魯”,被中外學者譽為“納西族古代百科全書”。1957設計了拉丁字母。納西族以農牧業和手工業為主,麗江馬聞名全國。現在有機修、采煤、發電、化肥、電機、輕工等中小型企業。金沙江兩岸出產多種藥材和特產。納西族普遍信仰東巴教,也有人信仰喇嘛教。納西族人好客是壹種習慣。每當他們打獵回來,所有在盧的行人都會得到壹份他們的獵物。客人上門,主人會做六八個菜招待。禁忌是:騎馬到村前必須下馬,不能把馬拴在祭天的地方;不能踩三腳架,不能翻爐子裏的灰;祭天、祭祖、祭戰神時,忌外人觀看。切忌坐在門檻上用刀斧砍門檻上的東西。有的地方還避免在家唱民歌;不要在黎明殺牛、裝馬、裝公雞;避免吃狗肉。婚俗納西族男女大多在節日期間社交。青年男女相識後,由媒人撮合。雙方父母結婚後,男方請媒人給女方兩杯茶,四六盒糖,兩升米。有的地方還加兩片鹽,以示山盟海誓。訂婚的時候要安排婚宴,婚禮持續3-5天。那時候男女都要買。桌子上有八個人,接下來的八個人由新郎跪著邀請坐下,然後播放音樂,端上食物。當第三道菜上桌時,婚禮就開始了。在第五道菜上,新娘和新郎向客人敬酒。宴會結束後,主人和親戚要站在門外給客人關門。飲食習俗納西族人壹日三餐。壹般早餐吃饅頭或者水煮粑粑,中餐和晚餐比較豐富。壹般有壹兩種炒菜,鹹菜,湯等。,尤其是牛肉湯鍋和幹巴。無論平壩還是山區,蔬菜種類繁多,四點鐘就該上市了。山區廣泛種植馬鈴薯、黃瓜、瓜豆,並制作各種具有地方特色的名菜。如:清蒸蟲草鴨、貝母雞、天麻雞等。其中,納西族的傳統菜肴“發酵松茸”是用松茸蓋做成的特色菜肴,內填肉末,蒸熟作為祭品,特別供祖先食用。肉質以豬肉為主,豬肉大多做成臘肉,尤其是麗江和永寧的琵琶豬,可以保存幾年到十幾年不變質。外出勞動......> & gt

納西族女性必備的服飾叫什麽?現在俗稱“皮星戴月”。

如果要說特別的,重點是披肩和百褶裙。披肩上寫著“澀味”,百褶裙上寫著“提額”(續讀)

為什麽麗江的納西族除了姓和姓還有其他的姓?姓多姓少!

麗江穆姓出自明代雲南納西族貴族阿迦阿德。

朱元璋給了蔣木木這個姓氏的起源。明朝以前,納西族沒有姓氏,他們的名字是以父子四音制為基礎的。明洪武十六年,納西族首領阿迦向朱明皇後投降。朝聖的時候,朱元璋問他要什麽。阿迦直言要和皇帝壹個姓,旁邊的官員連忙使眼色。他很快改變主意,向皇帝要禮物。朱元璋不以為意:“我明白妳的用意。從朱二字中分出壹個木,表示妳是朱家的主心骨。木上加個人字,表示妳是朱家的,我就給妳姓穆。”從此,納西族有了第壹個中國姓氏穆。壹個德的子孫代代相傳姓穆,稱之為穆氏。穆認為,穆氏只能為穆氏貴族所專有,穆氏人模仿朱元璋,賦予“和”姓。“和”就是給木頭加壹個卷曲戴上木草帽,給側面加壹個咬口戴上木筐。“和諧”就是奴隸和勞動者。所以納西族有“官姓木,民姓和”的說法。

納西族有姓嗎?在古代,納西族沒有姓,只有姓。最早的姓氏是以氏族名稱或氏族圖騰命名的。如拉木(母老虎)、然(豹子)、跑絲(狐貍)、伊米(牛)、子若(山羊崽)、(母羊)、(母雞)、沙(大麻)、(烏木樹)等姓氏,這些姓氏沿用了古代母系氏族或氏族圖騰的名稱。後來由於氏族功能的衰退和家族功能的增強,壹些家族以壹個女性祖先或男性祖先的名字作為姓氏。隨著納西族階級社會的形成,氏族組織消亡,家庭組織松散,家庭的作用逐漸增強。於是,壹些家族逐漸拋棄宗族或姓氏,隨意為自己選擇壹個姓氏。比如有的以居住地命名,有的以職務命名,有的以家庭成員的性格特征命名。各種家的名字相繼出現。

納西族的姓氏與漢族的姓氏相似,但不等於漢族的姓氏。漢族姓氏世代不變,納西族姓氏可以變。好像從姓到姓的變化最早是從封建土司開始的。據史料記載,明代麗江納西族土司接受了中央皇朝授予的官銜和姓氏,改為穆氏。但在民間,麗江的納西族都姓何;而永寧、勉、鹽源左所的納西族,依然只有姓,沒有姓。後來漢文化在麗江廣泛傳播,大量漢族軍民戶和商人融入納西族,導致麗江納西族除了何、穆兩大姓氏之外,還有壹些其他姓氏。

隨著母系家庭向父系家庭的過渡,瀘沽湖地區的納西族開始改姓。後來在漢族的影響下,逐漸改為姓氏。1949以後,瀘沽湖中心地區的部分納西族陸續改姓,出現了郭、楊、曹、朱、張、秦、王、石、伏等姓氏。

納西族從沒有姓發展到被巫師東巴或大巴起名字。後來,喇嘛教傳入納西地區,喇嘛也獲得了給嬰兒取名的權利。孩子出生後,達巴或喇嘛根據母親的年齡、屬相、孩子出生的年、月、日、時,在八卦中推算出孩子來自哪個方向,用壹兩個字把佛號掛在與孩子相同的方向,希望得到佛的加持。據東巴經記載,麗江納西族在古代曾實行母女聯制和父子聯制。後來受漢族影響,改為按族譜排代,老人們給後代命名。父母給孩子取個嬰兒名,等孩子上學了,取個學名,變成正式名字。但是,在男人娶妻的早晨或前壹天,他需要要求他的男性同伴或長輩取另壹個名字,作為男人婚姻和事業的象征。從此同行就以字號相稱了。從他們取的名字來看,受漢族影響很大。

納西族民歌的代表作品是在進入農耕社會後形成的,如《天女xi馬歌》、《錯仙歌》、《放牛》、《耙田歌》等。種植秧歌等。風景歌曲有《玉湖》、《三思水》等。習俗歌曲有《祭畜之歌》、《喊豐收之歌》;儀式歌曲有《量米歌》、《敬酒歌》、《穿褲子歌》、《穿裙子歌》。巫歌有《招魂歌》、《送鬼歌》;婚禮歌曲包括結婚歌、求婚歌、婚禮許願歌、婚禮告別歌、女性忠告歌和快樂歌。喪歌包括喪歌、感恩歌和喪歌。納西族民歌常與《古琦》、《妳好麽大》、《李阿麗》、《哦熱熱》等歌曲同唱,而情歌則常以《詩本》的曲調同唱。

中國少數民族的名稱有56個民族:1、彜族2、白族3、藏族4、傣族5、佤族6、侗族。

7.哈尼族8,苗族9,拉祜族10,納西族11,景頗族12,水族。

13,Nu 14,Wa 15,獨龍16,布朗17,基諾18,羌。

19,門巴20,德昂21,阿昌22,普米23,布依族24,巴羅。

25.仡佬族26人,回族27人,東鄉族28人,撒拉族29人,保安族30人,* * *爾族。

31,土族32,裕固族33,錫伯族34,俄羅斯族35,韃靼族36,哈薩克族。

37.柯爾克孜族38,塔吉克族39,烏茲別克族40,高山族41,畬族42,李。

43.壯族44人,瑤族45人,京族46人,仫佬族47人,毛南族48人,土家族

49.滿族50,朝鮮族51,赫哲族52,蒙古族53,達斡爾族54,鄂溫克族。

55、鄂倫春族56、漢族

納西族分布在哪裏?主要分布在原麗江納西族自治縣,即玉龍納西族自治縣和麗江市古城區,占全國納西族總人口的95%。玉龍納西族自治縣是原麗江納西族自治縣(2002年區縣劃分時,麗江納西族自治縣撤銷,改稱玉龍納西族自治縣)的延續,是中國唯壹的納西族自治縣。

其他的分布在昆明,迪慶,四川,* * *,全國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