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展數據:
“人民”是指社會全體成員,夾雜著公民和國民的字眼。人民是壹個政治概念,具有壹定的階級內容和歷史內容。它是相對於敵人而言的,它反映了壹定社會的政治關系。公民或國民是壹個法律概念,是指具有壹國國籍,根據該國憲法和法律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人。它反映了某種法律關系。
人詳解
“人民”的本義是普通人,也就是過去常說的“人民”。這個階級永遠不會超越“人”這個概念的外延。至於“人民”能否包括比人民更高的階級或階層,就要看那個階級或階層在多大程度上真正代表人民的利益。
“人”的概念在不同的國家和每個國家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內容。比如在古羅馬,壹般指的是共和國的“人民、國民”(貴族階級)。
在西方政治學的詞典中,“人民”壹詞被解釋為:廣義上是指國家主權的主體,與“國民”、“民族”、“國家”同義;狹義上是指除國家統治階級以外的被統治人民。
在我國社會主義時期,壹切擁護、支持和參加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階級、階層和社會團體,都屬於人民。
社會意義
黨的十九大報告闡述了“以人民為中心”這壹重要命題的豐富內涵: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
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把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的壹切活動中,以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目標,緊緊依靠人民創造偉大的歷史功績。
根據1982憲法的修改,人民可以理解為擁護四項基本原則的人。人民、公民和國民是不同的概念。雖然它們都反映了壹定的社會關系和人民在國家中的地位,但它們之間有明顯的區別。
人民是指推動社會發展的大多數人,而公民或國民是指壹個國家中所有具有該國國籍的人,無論他們是否起到進步的作用。
人是壹個集體概念,是很多人的集合。任何個體都不能稱為人,而公民或國民才可以稱為單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