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殼,壹個專業的地質學術語,是指由巖石組成的固體地殼,是地球固體球體的最外層,是巖石圈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地震波的研究判斷,地殼與地幔的界面為莫霍面-霍洛維克斯面(Moho面)。
上層的化學成分主要是氧、矽、鋁,平均化學成分與花崗巖相似,稱為花崗巖層,也有人稱之為“矽鋁層”。這壹層在海洋底部特別是洋盆底部很薄,在太平洋中部甚至缺失,是壹個不連續的層。
下層富含矽和鎂,平均化學成分與玄武巖相似,所以有人稱之為“矽鎂層”(換句話說,整個地殼都是矽鋁層,因為地殼下層的鋁含量仍然超過鎂;地幔上部含有極高的鎂,故稱為Si-Mg層。
地殼厚度
地殼是固體地球的最外圈,主要由富含矽和鋁的矽酸鹽巖石組成,範圍從地表到莫霍面。厚度變化很大,洋殼薄,平均厚度6公裏,最薄處不到5公裏;大陸地殼較厚,平均厚度35公裏,最厚處可達70公裏(中國青藏高原)。整個地殼的平均厚度為17 km。
青藏高原是地殼最厚的地方,厚度超過70公裏。赤道附近大西洋中部海底谷的中地殼只有1.6 km厚。太平洋東馬裏亞納群島的深溝地殼最薄,是地球上最薄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