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小知識
1.環境是人類進行生產生活活動的場所,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
2.主要環境問題:主要指地震、洪水、幹旱、臺風、崩塌、滑坡、泥石流、區域自然環境質量差引起的地方病等。
3.次生環境問題:主要引導環境汙染和環境破壞。
4.環境負荷:又稱環境承受能力或環境承受能力。
5.地球大氣層:包圍地球外部的空氣層。從低到高可分為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電離層和逃逸層。大氣層厚度約2000-3000公裏。
6.生物圈的形成是生物圈與水圈、大氣圈和巖石圈長期相互作用的結果。
7.造成環境汙染的汙染物來源通常指排放有害物質或對環境產生有害影響的場所、設備、裝置或人體。按屬性可分為自然汙染源和人為汙染源。
8.環境汙染的主要來源是工業“三廢”、工業廢水、工業廢氣環境和工業廢渣。
9.酸雨是壹個全球性的環境問題。酸雨是指PH值小於5.6的降雨,其危害主要在於:使湖水變酸,危及魚類;使土壤酸化,危害農作物;造成建築物、文物腐蝕破壞的;它還可能危及人類健康。造成酸雨的主要汙染物是二氧化硫。
10,噪音是指聲音強度和頻率發生無規律、混沌變化的聲音。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說,只要是討厭的,不受歡迎的,都可以看作是噪音。
11.臭氧是氧的同素異形體,是壹種不穩定的氣體,具有特殊的“新鮮”氣味。
汽車尾氣中對人危害最大的是壹氧化碳、碳氫化合物、氮氧化物、鉛化合物和碳顆粒。
13.重金屬汙染主要是指汞、鎘、鉛、鉻造成的環境汙染。
14.土壤汙染是指人類活動產生的汙染物通過各種途徑進入土壤,導致土壤自然功能失衡,土壤質量惡化的現象。
15.壹般認為,人不想要的聲音或者沒有價值的聲音就是噪音。噪音汙染對人有害。
16,公害疾病是由環境汙染引起的區域性疾病。
17.戰爭是破壞人類生存環境的殺手。
18、森林生態系統是指以森林為主要生產者的陸地生態環境。
19,自然保護區。為了保護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促進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國家經各級人民政府批準,將壹定面積的土地和水域劃分為特別保護和管理的區域。
20.有三種自然保護區。1自然生態系統自然保護區;2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3自然遺產自然保護區。
21,生態城。壹個理想的城市模式,其特征是科技與自然充分融合,人類的創造力和生產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展示,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環境質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護,物質、能量和信息的高度利用,生態良性循環。
22.可再生資源。人類通過自然活動或人工活動可以再生和再利用的自然資源。如土壤、植物、動物、微生物及各種自然生物群落、森林、草原、水生生物等。
23.不可再生資源。人類開發利用後長期不能再生的自然資源。主要指自然界中的各種礦物、巖石和化石燃料,如泥炭、煤等。主要指自然界中的各種礦物、巖石和化石燃料,如泥炭、煤、石油、天然氣、金屬礦物、非金屬礦物等。
24.我國淡水資源總量為2721億立方米,是世界上13個貧水國家之壹。
25、保護地下水。
26.森林覆蓋率。單位土地面積森林水平面積數據。
27.中國有180多種青蛙。任何公民都不應該捕食青蛙,因為青蛙是捕捉昆蟲的專家。
28.極地植物主要是地衣和苔蘚。
29.紅葉也可以進行光合作用。
30、綠色植物對空氣汙染有明顯的凈化作用,不僅能吸收二氧化碳產生氧氣,還具有吸收有害氣體、吸附塵粒、殺菌、改善小氣候、防止噪音、監測空氣汙染等多種長期的綜合作用。
31.中國黃土分布,西起祁連山東端,東至太行山,南至南嶺,北至長城,包括陜西、山西、寧夏、甘肅、青海220多個縣市,面積54萬平方公裏。最大厚度180-200米。
32.大興安嶺是中國最大的林區,木材蓄積量占全國壹半。
33.生態旅遊。近年來,隨著人們對旅遊業發展帶來的環境問題的關註,壹種新的旅遊模式在“回歸自然”的口號下蓬勃發展。
34.生態農業。它是根據生態學原理來計劃、組織和進行農業生產。
35.環境權。所有社會成員在健康、安全和舒適的環境中生活和工作的權利。
36.國家環境安全。將國家的環境質量和自然資源保持在正常水平,不受內部或外部的幹擾和破壞。
環保常識
不要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飯盒。
禁止燃放煙花爆竹
雙面使用紙
節約糧食
拒絕使用壹次性物品
節約用電
1.把普通白熾燈換成節能燈,可以省電70%-80%。
2.電器不用時,切斷電源。
3.如果每天使用熱水器,不要頻繁斷電;如果3-5天或更長時間才使用壹次,使用後切斷電源更節能。
4.食物放入冰箱前應先冷卻;
八分飽儲備為宜;
減少開關冰箱門的次數和時間;
冰箱裏的溫度調節檔要適中,不能設置為強冷。
5.去除電水壺中電熱管上的水垢可以提高加熱效率。
6.將洗好的米放入鍋中浸泡30分鐘,然後用溫水或熱水煮。
7.煮同樣量的米飯,700瓦的電飯煲比500瓦的電飯煲省電省時。
8.保持電飯煲電熱板的清潔,增強導熱性,降低耗電量。
9.把微波爐加工的食物蓋上,這樣水分就不容易蒸發,省電。
10.洗衣機“弱洗”比“強洗”耗電,“強洗”可以延長電機壽命;
14.選擇溫度可調的電熨鬥,達到設定溫度後能快速升溫並保持恒溫,省電。
15.將空調溫度調節至18度或以下,以及26度或以上。
16.及時清除吸塵器濾袋中的灰塵。
節約用水
1.用鍋和桶洗東西比直接用水洗更省水。
2.淘米水可以用來洗菜或洗碗,洗菜後的淘米水可以用來澆花;殘留的茶葉可以用來清潔家具。
3.先選菜,再洗。
在家洗碗時,最好先把餐具上的油汙擦掉,用熱水洗。
4.用鹽水代替洗滌劑洗水果和蔬菜。
5.把舊的旋轉式水龍頭換成節水型水龍頭。
6.洗衣機漂洗出來的水可以作為下壹批衣服的洗滌水,最後壹批洗滌水可以用來拖地、洗拖把或者沖廁所。
專心洗衣服;
使用適量無磷低泡洗滌劑,將臟衣服浸泡約15分鐘後再洗;
根據衣服的類型、質地和重量設置水位。
根據汙垢程度設定洗滌時間和漂洗次數。
環境保護
1.壹顆紐扣電池可以汙染60萬立方米的水,相當於壹個人壹生的用水量。
壹個5號電池將永久失去1平方米土地的種植價值。
幹電池、紐扣電池和充電電池含有汞、鉛、鎘、酸和堿等物質。當外層金屬被腐蝕後,這些物質慢慢泄漏出來,滲入土壤,隨雨水滲入地下水,流入江河湖海,形成汙染。
2.避免使用壹次性塑料袋,減少白色汙染。
3.不要扔掉垃圾。
4.僅使用無磷洗滌劑。
5.室內種花種草可以減少空氣中的細菌和微生物。
6.使用“綠色電器”可以減少輻射和噪音汙染。
7.用手帕代替餐巾紙,既節能又環保。
9.把裝修中剩下的木頭和鋸末送到造紙廠。
10.盡量不要用壹次性筷子。
11.各種花草樹木,
12.帶寵物外出時,帶上處理寵物糞便的設備。
13.不要在河邊和水庫邊洗衣服和扔垃圾。
與保護環境知識相關的文章:
★低碳環保小貼士簡介
★環保科普知識少
★完整的生態環境保護知識
★環保知識少(2)
★三分鐘環保知識講座
★世界地球日環保知識征集
★有手抄報的素材,環保知識不多。
★關於保護環境的地理知識點
★保護環境的具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