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心電圖學習系列之三:房室傳導阻滯

心電圖學習系列之三:房室傳導阻滯

壹、房室傳導阻滯的概念

壹度:房室傳導延遲,但無傳導中斷;

二度:傳導間歇性中斷,分為莫氏ⅰ型和莫氏ⅱ型;

三度:房室傳導完全中斷,伴有房室結、結下逸搏節律或心室停搏。

第二,壹度房室傳導阻滯

PR間期≥0.20s(壹般為0.21~0.40s,但也可以長達0.80s)。

每個P波之後都有壹個QRS波。

PR間期代表心房去極化到心室復極的開始,不反映竇房結到心房組織的傳導時間。因此,PR間期延長伴窄QRS波提示阻滯部位在房室結;如果是寬QRS波,傳導時間延遲或阻滯發生在希氏束-浦肯野系統。

正常人和運動員;迷走神經高度緊張

藥物:洋地黃、奎尼丁、普魯卡因胺、普羅帕酮、胺碘酮、心得安、索他洛爾、維拉帕米。

急性風濕熱;心肌炎

先天性心臟病:房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

三度和二度房室傳導阻滯

1,莫氏壹型

PR間期逐漸延長,直到P波被阻斷。

包括阻滯P波在內的RR間期小於正常竇性PP間期的兩倍。

(1)由於P波受阻,產生分裂的QRS復合波,莫氏ⅰ型表現型為“群搏動”或“模式搏動”;所以,任何時候遇到壹組搏動性心電圖,都要懷疑莫氏ⅰ型房室傳導阻滯,註意發現PR間期延長和P波脫落。

(2)註意不要將非通道房性早搏引起的成組心跳誤認為二度房室傳導阻滯。不同的是房性早搏的P波提前出現,而二度房室傳導阻滯的P波出現有規律。

2.莫氏ⅱ型

規則竇性或房性心律伴間歇性P波下行梗阻,並排除房性早搏。

未報告的PR間期是恒定的。

包括未傳輸的P波的RR間期是PR間期的兩倍長。

(1)莫氏ⅰ型常發生於房室結水平,QRS波較窄;然而,莫氏ⅱ型常發生在希氏束內或希氏束下,80%病例為寬QRS波。

(2) 2:1房室傳導阻滯是壹種特殊的二度房室傳導阻滯,常被混淆。可以是莫氏ⅰ型,也可以是莫氏ⅱ型,很難區分。長的PR間隔(> 0.28 s)強烈地暗示了莫氏I型塊體,而相對短的PR間隔≤0.14s並伴有QRS波增寬則暗示了莫氏II型塊體。

(3)重度或重度房室傳導阻滯:當心電圖顯示連續兩個或兩個以上P波不傳導時,考慮為高位或重度房室傳導阻滯。

正常人和運動員

藥物:洋地黃、B受體阻滯劑、鈣通道阻滯劑、可樂定、氟卡因、普羅帕酮、胺碘酮、索他洛爾。

心肌梗塞(尤其是下壁)

急性風濕熱和心肌炎

四度和三度房室傳導阻滯

心房興奮不能持續傳遞到心室,導致心房和心室節律沒有相關性。

PR間隔完全不相等

PP間期和RR間期是恒定的。

心房頻率通常大於心室頻率。

心室節律可以是交界性或心室自主逸搏節律或起搏節律。

p波可以在QRS波之前或之中,也可以落在T波上,所以T波的形狀會發生變化。

1,阻滯發生在房室結水平:

(1)往往是可逆因素造成的。

(2)進展比較緩慢。

(3)完全性阻滯發生時,伴有相對穩定的逸搏節律。

2.房室結以下發生堵塞:

(1)造成阻滯的因素通常是不可逆的。

(2)病情進展迅速,發展為完全性阻滯,逃逸機制緩慢且不穩定。

(3)因此,結下阻滯(甚至二度)通常需要按壓起搏器。

3、擋位的判斷:

(1)阻滯的開始和進展:房室結阻滯常逐漸發生,房室結的傳導由Ca離子通道介導,相對較慢,構成PR間期的大部分,因此PR間期會明顯延長;房室結下阻滯常突然發生。亞結傳導是由快Na通道介導的,快Na通道只構成PR間期的壹小部分,所以PR間期延長很少或看不見,阻滯(二度和三度)突然出現。

(2)逸搏節律:房室結阻滯時為狹窄的QRS波,中度竇性心動過緩(40~60次/分),但伴有束支傳導阻滯時,QRS波可增寬,故患者通常存在血流動力學穩定的逸搏節律;反之,當阻滯部位在結下時,逸搏節律為寬QRS波,節律很慢(≤40次/分)。

心肌梗死

傳導系統退化

心肌浸潤性疾病(澱粉樣變性、結節病)

洋地黃中毒:通常伴有交界性逸搏節律加快(狹窄的QRS波)

心內膜炎:隔膜和房室結周圍組織的炎癥和水腫。

嚴重高鉀血癥

其他:心肌挫傷、急性風濕熱、主動脈瓣疾病。

動詞 (verb的縮寫)參考資料

1.戈德伯格臨床心電圖:壹種簡化的方法

2.示例心電圖

3.心電圖完全指南

4.ECG pedia:http://en.ecgpedi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