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如何指導低年級兒童寫“讀後感”

如何指導低年級兒童寫“讀後感”

寫作是運用語言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和創造性表達的過程。寫字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這種能力的獲得需要不斷的學習和練習。如何引導孩子寫下讀後感?第壹個前提是解決孩子的閱讀問題。

閱讀是壹項重要的語文練習。通過閱讀,我們可以從別人的作品中獲得豐富的中國營養。中外名著、報刊雜誌蘊藏著語言的金礦,閃爍著作者的智慧和才華。只有認真揣摩語言的魅力和豐富的情感,只有堅持不懈地努力,在借鑒中創新,在創新中學習,才能寫出優秀的文章。

低年級的孩子年齡小,單詞知識少,讀書往往是吞棗撇水的事。然後,如果讓孩子寫讀後感,要麽三言兩語寫完,要麽抄段落、文章,要麽無從下手。家長往往需要花很大力氣引導孩子逐句書寫。可見,閱讀是寫好讀後感的第壹步,是準備階段,就像孕育種子壹樣。只有妳做好了充分的準備,種子才能發芽。先把閱讀前的閱讀題寫出來,和博主交流。

前奏,好好讀文章。首先,用拼音或參考書流暢地閱讀故事、兒歌等文章;其次,多讀幾遍才能把書讀得流利透徹;第三,做到“三”。朱《訓學之法》曰:“念有三遍,謂心知,目知,口知。如果妳的心不在這裏,妳就不會用心,妳的心不會專壹,但妳會大聲朗讀,妳壹定永遠記不住,也不會長久。三者之中,心最急,心在此,眼不在此?”可見,讀書需要認真讀書,邊讀書邊思考。最後,發表評論。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不僅要邊閱讀邊思考,還要做批註(圈出好的單詞和句子,標出喜歡的內容,或者閱讀時腦海中閃現的想法和思路)。

前奏2復述文章。書讀熟了,就是孩子復讀的時候了。第壹遍,問答,即家長提問,孩子回答相關內容;第二遍,讓孩子自己復述,忘記了就看壹本書;第三遍,讓孩子復述給家長,家長可以及時提醒孩子遺漏的內容;第四遍,讓孩子用自己的語言組織故事,然後用壓縮的方式復述。

前奏三討論溝通。第壹,孩子和家長讀自己喜歡的句子;其次,孩子和家長說說喜歡的理由(為什麽喜歡這句話);三、交流印象最深刻的情節;第四,說說自己的感受。可以是知識(好詞、好句、好段);可以是受到的思想教育和啟迪;可以是精神上的安慰,也可以是靈感;可以是情感熏陶;也可以是壹種精神上的凈化;生活的教訓等等。記住:尊重孩子的獨特經歷。最後,探討文章的主旨。那就是讓孩子知道作者為什麽寫這篇文章。

朗讀可以提高孩子的聽、說、讀、寫能力,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朗讀是最便宜、最簡單、最古老的教學方法。在潛移默化中,在朗讀的抑揚頓挫中,讓孩子探索紛繁復雜的人生和世界。讀書可以使人獲得更豐富、更廣闊的思想、感情和想象力。讀故事——首先要學會做人。

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壹本書讀壹百遍,其意義不言而喻。”讀書第壹。只有讀了,才有東西可寫,有感覺,有思考。只有讀夠了,讀者才進入故事,與文本對話,與作者對話,與文本和作者進行心靈的碰撞和思想的交流。那樣,才是生活的體驗,才是有效的閱讀,才是閱讀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