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企業商品銷售收入扣除商品原進價後的余額。凈利潤的對稱性,也稱為商品的購銷差價。因為沒有扣除商品流通費和稅,所以不是凈利潤,所以叫毛利。在我國,工業品的購銷差價是指同壹產品的出廠價與批發價之差(批發價與零售價之差稱為批零價),同壹農副產品的進價與同壹農副產品的批發價或零售價之差。如果毛利不足以補償流通費用和稅收,企業就會虧損。毛利占商品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的百分比稱為毛利率。毛利率壹般分為綜合毛利率、分類毛利率和單壹商品毛利率。商品銷售毛利率直接反映企業經營的所有品類和某些商品的差價水平,是核算企業經營成果和價格制定是否合理的依據。
毛利率的計算方法是:(不含稅銷售收入-不含稅成本)/不含稅銷售收入。
假設某商品單位成本為12元(不含稅),售價為15元(含稅),商品毛利率為1和17%,則該商品不含稅銷售收入= 15/1.65438。2.該商品毛利率=(12.82-12)/12.82 = 6.4%。
毛利計算的基本公式是:
毛利率=(不含稅價格-不含稅進價)÷不含稅價格×100%
毛利人
毛利人是新西蘭的少數民族。它屬於蒙古人種和澳大利亞人種的混合類型。使用毛利語,屬於南島語族中的波利尼西亞語系。有新創造的拉丁字母。信仰多神教,崇拜領袖、祭司、巫師,很多禁忌。根據傳說,它的祖先在10世紀後從波利尼西亞中部的社會群島遷來。後來他們與當地土著美拉尼西亞人通婚並混居,所以在身體特征上與其他波利尼西亞人略有不同。19世紀初英國入侵前,約有20萬人,分為50個部落和部落聯盟。原始公社開始解體,階級分化明顯。社會以宗法公社為單位,有的開始向大家庭過渡。采用夏威夷親屬制度,即叔叔和生父用同壹個名字稱呼,阿姨和生母用同壹個名字稱呼,侄子和孩子用同壹個名字稱呼。經濟以農業為主,刀耕火種;有些人從事捕魚、狩獵和采集;手工業發達。殖民時期被屠殺,人口壹度銳減。65438年至0907年新西蘭獨立後,民族權利得到尊重,人口逐漸回升。現代毛利人接受了英國新西蘭人的影響,他們的社會、經濟、文化都發生了變化。很多毛利人會說英語,也有很多人進了城市當員工。部落界限被打破,民族意識開始形成。民族文化得到了復興和發展。
大約1000年前,毛利人乘木筏從太平洋中部和傳說中的夏威夷來到這裏,並從此定居下來。今天,生活在城市的毛利人仍然繼承著毛利人的傳統文化。他們非常重視族群的聚會時間,比如葬禮。分散在全國各地的家庭,都很珍惜難得的相聚時刻,總會借機回家。據說毛利人壹旦死去,就會與祖先相見,用自己賦予的力量給予子女精神上的力量和指引。毛利人非常重視他們的傳家寶,比如權杖、祖母綠項鏈等,並且深信它們含有望祖的靈氣。他們將把這些家族珍寶傳給後代。過去,毛利人與他們的生活環境有著密切的關系,創造並流傳著許多相關的神話傳說,如森林之神、海洋之神等。通過傳統的歌舞,如今已經成為毛利文化不可或缺的壹部分。《懷唐伊條約》的簽署保存了毛利人土地和其他資源的所有權,保存了這個獨特民族的文化精髓,這壹點現已成為新西蘭旅遊業的壹大特色。
在新西蘭,妳會時刻感受到毛利文化的存在,壹個民族的文化已經深深影響了整個國家的生活。同樣,毛利人的摸鼻儀式和紋身也廣為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