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苗族血淚史
洪武五年采散苗36穴。景泰六年,湖廣苗孟招降,龍裏、懷化、銅鼓被圍。天順五年,大軍深入景區,突破百村,火燒三千,斬首三千三百人。天順三年(公元1459年),黔中苗族起義失敗後,4490人被殺,5500名婦女被擄到外地。萬歷年間,明朝出兵平定亳州土司楊應龍叛亂時,許多苗族和仡佬族被屠殺,被迫逃亡,戰後僅“十之二”幸存。明朝為了“開疆拓土”,在黔東、貴陽、安順等地修建了大量的堡壘,迫使許多苗族人遷徙。(《丘北縣誌》卷二)貴州軍務右副司令白圭的折子,左邊斬首壹萬,右邊斬首三千。據鳳凰堂和瀘西縣的記載,苗區人口因經歷豐富而“幾次絕滅”。"在砍殺和鎮壓之後,村子空無壹人,無人居住。"
苗族人民不屈不撓的鬥爭震驚了明朝的統治者。明統治者不僅動員官兵剿滅,還積極構築軍事防禦體系。明朝不僅在北方修建長城,在實行民族隔離的湘黔邊境地區也修建了長城。它是明朝統治者為了鞏固統治,對南方少數民族,主要是苗族進行鎮壓的產物。為了繼續統治,繼續鎮壓,我想出了這個致命的計劃,建墻屯兵,分而治之。將湘西苗疆南北分開,規定“苗人不出境,漢人不入山洞”;禁止苗族和漢族之間的貿易和文化交流。這是壹個由洪水堡、瞭望塔、通卡、崗哨、炮臺、緊閉的大門和隔間組成的關卡,以此來孤立和征服苗族。
湘黔渝交界的武陵山區是唐宋以後逐漸形成的壹個比較龐大而穩定的苗族社區。這個地區的苗族人民充滿鬥誌。明朝時期,由於不堪壓迫和欺淩,反抗鬥爭不斷爆發,被統治者視為中國境外人民的“育苗區”。當時,他們的地理界線被界定為湘、黔、川三省交界的“三百裏、壹百二十裏、壹千二百裏”的範圍。明朝統治者為了加強對“育苗”地區的控制,每次征服後都選擇重要地點,在“育苗”地區修建碉堡和關卡,逐漸形成封鎖線,人為地將“育苗”與“成熟苗”和漢人地區隔離開來。據史料記載,明朝萬歷三十三年,統治者為了進壹步控制“聖廟”地區,花費白銀四萬余兩,從貴州銅仁到湖南保靖,沿邊境修築土墻三百八十裏。早在宣德年間,太守蕭就命人修築宛西等24座城堡,“守官兵7800人”,“守在身邊”,開始在地處胡、桂、川三省交界地帶、苗族起義頻繁發生的臘爾山“育苗”壹帶形成壹圈。由於派往苗區的文武官員與當地地方官勾結,“西南守備司令不能宣其善心,辱罵他人,至今彜族苗民尷尬憤怒”(《洪武帝實錄》卷255)。再加上戰車軍占領農田,驛站派馬騷擾苗人,不斷引起苗人反抗。明朝統治者多次訴諸武力,進行大規模的軍事鎮壓和屠殺,並頒發獎勵。活捉苗者賞銀五兩,殺死苗者賞銀三兩(《郭錢驥》卷五十九)。
1426年(明宣德元年),湘黔幹旱饑荒嚴重,臘爾山苗族爆發起義,明軍未能平息。
1431年(宣德六年),湖南虎子坪、貴州銅仁地區平頭寺(今松桃縣)的苗族聯合起來,與明軍12萬人進行了長達八年的戰鬥。
明英宗朱祁鎮於1436年登基後,發動三次攻克陸川的戰役,軍隊路過,沿途派兵征夫,激起各族人民的反抗。
1451年春,數萬明軍在路祥山(今貴州凱裏縣)與起義軍展開激戰。炮擊懸崖後,官軍移師地面(《明史》卷172)。苗王魏同烈被俘,香爐山被攻破,起義失敗。後由湘西南芷江、麻城苗族人李天保以城步長安坪為根據地,稱“武王烈”(1455)。吳萬,李在萬,城步苗族,人稱“天王”(1501);湘西、黔東北苗族在龍麻陽、龍鮑彤(1511)領導下;湘西草子坪(今湖南省吉首市)苗族在龍木謀、龍(1538)、龍、吳黑苗(1545)等領導下,發動了大小不等的起義。其中,義隆與鮑旭的鬥爭持續了10多年。在鬥爭中,他們提出了“官有千軍,我有千山萬穴”,“諸葛亮七縱七擒,我苗人三緊三緩”的戰術策略(《顧:人間百病之書》卷七十七),與明政府進行鬥爭。敵進我藏,敵退我走;敵強我退,敵弱我攻的巧妙鬥爭。
嘉靖年間,當明朝於18年調集湘、黔、川三省16萬官兵和土司兵,於10年分兩路圍攻義軍兩年之際,由龍率領的苗民起義軍於15,565,438+0年(明朝嘉靖三十年)突然進攻黔東北。最後,龍鮑旭被叛徒出賣了。巡撫張越在鎮壓了臘爾山苗人起義後,在臘爾山苗區邊緣周圍設置了13個前哨,形成了對臘爾山的弧形防線。
1605年(明萬歷三十三年)夏,貴州魏、平嶽、新田、龍裏、清平、八番等地的苗族被迫放棄丈夫、馬匹、糧食和明朝的饑荒去“劫商”、“劫官”,攻打魏站,以屯堡示反抗。萬歷四十三年(1615),湖廣參政蔡“歷練邊塞,丈量險阻,催陳守劫,苗道崎嶇,難阻其窺。請出四萬塊錢在邊境修壹堵墻。從銅仁,下到保靖,有山有水,蔡修築的“沿邊土墻”就是在“二十四堡”和“每十有三”哨位的基礎上修築的。這就是上面描述的苗疆歷史側墻,以側墻為界分為“生苗”和“熟苗”。“邊墻”外的苗族叫“生苗”,裏面的苗族叫“熟苗”。
雖然每次少數民族起義,或因邊官“自尋煩惱,殺害苗人”,“侵洞起疑”,或因賦稅不均,民不聊生,或因客家人中的“漢奸無賴”,強占土地,掠奪資源,客家人的入侵愈演愈烈。朝廷居然懸賞“殺壹人首級為壹千元”,“失城者有罪,違賊者殺無赦”。
到了明末清初,中原漢族人口激增,為了解決人口和土地的矛盾,苗族被侵占,苗族無路可退,導致漢族和苗族為了生存空間不時發生爭鬥。苗族人被壹步步逼進西南山區的高寒地帶,生存環境變得更加惡劣。據《苗族風俗調查》:“苗族四季氣候與內地不同。經常彌漫著黑霧,中午略顯歡快。我發呆的時候,人和動物不相見,腳趾都很難動。春夏多雨,壹呆就是十幾天,幾個月,很難呆在泥地裏。雨剛下,蒸汽濕漉漉的侵入筋骨。它的泉水是洞穴巖漿,極其寒冷刺骨,令人胃絕。水土不好,住在外面的人經常有瘟疫。”
淩春生、芮益夫在商務印書館1947年出版的《湘西苗族調查報告》中認為:“苗族人常年勤勞,只有在豐年才免於凍害;萬壹鬧饑荒,就不能自給自足了。弱者以食物換取兒女,占有者則壹起搶奪。壹個追求太快的公司,往往會導致混亂。所以俗語說‘五年苗疆小亂,十年大亂’。這不是苗族人天性混亂,而是地狹人密所逼。從生產力發展來看,由於苗族人民長期遭受剝削、壓迫和屠殺,苗族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破壞,生產力發展極其緩慢,有時甚至停滯和倒退。為了推廣“王華”,明朝對“苗疆”發動了瘋狂的進攻,70-80%的苗疆人死於戰爭。它給“苗疆”的農業生產帶來了毀滅性的破壞,生產力無法提高。在自然條件差、經濟環境差的苗族地區,如黔東南、黔西、桂西的月亮山,苗族人民仍掙紮在饑寒線上,生計十分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