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杜甫草堂簡介(西安杜甫草堂簡介)

杜甫草堂簡介(西安杜甫草堂簡介)

今天小編輯給各位分享杜甫草堂簡介的知識,其中也會對西安杜甫草堂簡介分析解答,如果能解決妳想了解的問題,關註本站哦。

杜甫草堂的簡介

甘肅成縣杜甫草堂又稱“成州同谷縣杜工部祠堂”、“同谷草堂”、“子美草堂”、“詩聖祠”,俗稱“杜公祠”,從始建迄今經歷了漫長的興衰史。為了弘揚地方傳統文化,讓更多的人對杜甫草堂的歷史沿革、人文景觀、自然風光及其文化內涵等加深了解,本文擬就這些問題作壹簡述。杜甫作古後,唐代詩壇上的樊晃、元稹、白居易、韓愈等著名詩人,曾對杜詩給予很高的評價。但真正普遍推崇杜甫則是到了北宋中葉和南宋中葉這兩個階段。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壹,尊杜崇杜,大力搜集、整理、刻印杜詩;第二,註家蜂起,形成了千家註杜之風;第三,修建祠堂,在杜甫遊歷棲身之處建立工部祠,鐫刻詩碑、祠碑。

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簡介

杜甫是我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詩人之壹,被人們稱為“詩聖”。杜甫草堂是杜甫的故居,坐落在成都市西郊的浣花溪畔,占地面積24公頃。

杜甫,安史之亂後於公元759年由甘肅顛沛流離到了成都,靠了友人的幫助在城西浣花溪畔營建了杜甫草堂。他在這裏居住了將近4年,寫下了240多首詩篇。《春夜喜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等就是在這裏寫的。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北宋以來,就有人在詩人故居處建園立祠,供人瞻仰。當年杜甫居住的草堂早已不存在了。現在的杜甫草堂,實際上是後人為紀念杜甫而建的壹所優美園林。

杜甫草堂總面積為300畝,其間檐廊結構布局緊湊,位於詩史堂中的銅色杜甫像,恢宏古樸,工部祠堂內供奉有杜甫的泥塑像,栩栩如生,讓人頓生敬慕之情。草堂內,小橋、流水、梅園、竹林交錯庭中,另有春之梅,夏之荷,秋之菊,冬之蘭可賞,置身其中,讓人可發思古之幽思,又享大自然之浪漫。

杜甫草堂主要建築自前至後有大廨、詩史堂、柴門、工部祠、'少陵草堂'碑亭等。大廨裏陳放著國畫杜甫堂全景和杜甫生平介紹。詩史堂正中是杜甫行吟的雕塑之像,壁柱間懸掛著歷代石刻杜甫像的拓片、木刻板和紀念詩人的對聯;兩側陳列室展出近代書畫家的'杜甫詩意畫'和書法。工部祠內有杜甫彩塑像,明、清石刻像和兩通'少陵草堂圖'碑刻;後人把在四川當過地方官的宋代著名詩人黃庭堅和陸遊,也塑像配祀祠內。'工部祠'左邊的'草堂書屋'和右邊的'恰愛航軒',陳列著宋代以來各個時期的古版杜甫作品和各種外文譯本。

杜甫草堂內溪流環繞,竹木蔥蘢,臺池閣掩映在花木叢中,是壹處頗有特色的祠宇園林。

杜甫草堂的來歷

壹、來歷:

1、成都杜甫草堂,是中國唐代大詩人杜甫流寓成都時的居所。公元759年冬天,杜甫為避“安史之亂”,攜家帶口由隴右入蜀輾轉來到成都。次年春,在友人的幫助下,在成都西郊風景如畫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第二年春天,茅屋落成,稱“成都草堂”。他的詩“萬裏橋西壹草堂,百花潭水即滄浪”中提到的便是成都草堂。他在這裏先後居住了將近四年,因曾被授“檢校工部員外郎”之銜,而又被稱做杜工部。765年,嚴武病逝,失去唯壹依靠的杜甫只得攜家帶口告別成都,兩年後經三峽流落荊、湘等地。

2、杜甫離開成都後,草堂便不存,五代前蜀時詩人韋莊尋得草堂遺址,重結茅屋,使之得以保存,杜甫草堂是經宋、元、明、清多次修復而成,其中最大的兩次重修,是在公元1500年和公元1811年,基本上奠定了杜甫草堂的規模和布局,演變成壹處集紀念祠堂格局和詩人舊居風貌為壹體的博物館,建築古樸典雅、園林清幽秀麗的著名文化聖地。1961年3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壹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5月成立杜甫草堂博物館,2006年12月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2008年5月被國家文物局評為首批國家壹級博物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是現存杜甫行蹤遺跡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最具特色和知名度的壹處。

3、今日草堂,古樸典雅,規模宏偉,占地300多畝。其中大廨、詩史堂、工部祠3座主要紀念性建築物,坐落在中軸線上,幽深寧靜。廨堂之間,回廊環繞,別有情趣。祠前東穿花徑,西憑水檻,祠後點綴亭、臺、池、榭,又是壹番風光。園內有蔽日遮天的香楠林、傲霜迎春的梅苑、清香四溢的蘭園、茂密如雲的翠竹蒼松。整座祠宇即有詩情,又富畫意,是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相結合的著名園林。

二、杜甫介紹

杜甫,字子美,漢族,祖籍襄陽,生於河南鞏縣。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草堂簡介杜甫草堂位於四川成都

1、杜甫草堂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西門外的浣花溪畔,是中國唐代偉大現實主義詩人杜甫流寓成都時的故居。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2、草堂完整保留著清代嘉慶重建時的格局,總面積近300畝。園林是非常獨特的“混“少陵草堂”碑亭合式”中國古典園林。其中大廨、詩史堂、工部祠3座主要紀念性建築物,坐落在中軸線上,幽深寧靜。

3、草堂占地面積近300畝,完整保留著明弘治十三年和清嘉慶十六年修葺擴建時的建築格局,建築古樸典雅、園林清幽秀麗,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壹塊聖地。1955年成立杜甫紀念館,1985年更名為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

杜甫草堂簡介

杜甫草堂壹般指的是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它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青華路37號,是中國唐代大詩人杜甫流寓成都時的故居。杜甫先後在此居住近四年,創作詩歌240余首。唐末詩人韋莊尋得草堂遺址,重結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歷代都有修葺擴建。

草堂占地面積近300畝,完整保留著明弘治十三年和清嘉慶十六年修葺擴建時的建築格局,建築古樸典雅、園林清幽秀麗,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壹塊聖地。1955年成立杜甫紀念館,1985年更名為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是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首批國家壹級博物館,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是中國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知名度最高且最具特色的杜甫行蹤遺跡地,年遊客量達百萬余人次。

擴展資料:

杜甫草堂文物價值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內珍藏有各類資料3萬余冊,文物2000余件。包括宋、元、明、清歷代杜詩精刻本、影印本、手抄本以及近代的各種鉛印本,還有15種文字的外譯本和朝鮮、日本出版的漢刻本120多種,是有關杜甫平生創作館藏最豐富、保存最完好的地方。

杜甫草堂收藏的“杜甫詩意畫”在中國畫壇成為壹個專題畫類,全國各大博物館多有收藏。現代大家齊白石、徐悲鴻、傅抱石、潘天壽、劉海粟、吳作人、李苦禪、王雪濤等也多以杜詩畫意為題材創作出風格各異的精品。

2001年,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在鋪設地下管道施工中,分別在草堂正門西側和工部祠東北面發現唐代灰炕和唐代民居遺址,出土了大量陶瓷器皿,建築構件以及墻基、水井、水溝、竈臺等民居遺存。它們的年代與杜甫在成都生活的時期很接近。

杜甫草堂唐代遺址是成都平原最重要的唐代文化遺存之壹,它展現了唐代成都地區的社會生活風貌,印證了杜甫對其居住環境及其生活情景的描寫,為杜甫草堂的歷史沿革提供了實物佐證。

百度百科-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