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以及戰國時的學者把積累的檔案文獻編成《詩》、《書》、《禮》、《易》、《春秋》等教材,作哲理化的講解。這些教材叫做“經”,講解經的記錄編寫後叫做“傳”或“說”,經、傳、說以外的記載叫做“記”。同時,戰國各個學派即後人所謂先秦諸子也有不少論著,並出現了自然科學技術方面的專著。這些經、傳、說、記和先秦諸子論著、科技專著才是中國最早的書,最早的古籍。《漢書·藝文誌》所著錄的最早的書也就是這壹批古籍。以後收入列朝公私書目屬於經、史、子、集的各種著作,在今天也被公認為古籍。
既然是“古”,近現代當代都不算了,用毛爺爺的話說就是1840年以前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