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子路拜見孔子,孔子問道:“妳有什麽喜好?”子路回答說:“我喜歡長劍。”孔子說:“我不是問這方面。只是以妳的天賦,再加上學習,怎麽會有人趕上呢?”
子路說:“南山有壹種竹子,不須柔烤加工就很筆直,砍下來用它(做箭),能穿透犀牛皮(做的鎧甲),從這來討論,有什麽需要學(的理由)呢?”孔子說:“如果劈開它在壹端束上羽毛,並給它加上金屬的箭頭,它射得不就更加深了嗎?”子路聽後連拜兩次說:“多謝(先生)教導。”
原文:
子路初見孔子,子曰:“汝何好樂?”對曰:“好長劍。”孔子曰:“吾非此之問也。徒謂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學問,豈可及哉?”
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柔自直,斬而用之,達於犀革。以此言之,何學之有?”孔子曰:‘’栝而羽之,鏃而礪之,其入之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曰:“敬而受教。”
出處:《孔子家語》——春秋戰國·王肅
擴展資料
《孔子家語》詳細記錄了孔子與其弟子門生的問對詰答和言談行事,對研究儒家學派(主要是創始人孔子)的哲學思想、政治思想、倫理思想和教育思想,有巨大的理論價值。同時,由於該書保存了不少古書中的有關記載,這對考證上古遺文,校勘先秦典籍,有著巨大的文獻價值。
其次書中的內容大都具有較強的敘事情,也就是說大多是有關孔子的逸聞趣事,所以,此書又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首先,此書是研究孔子生平及其思想的重要參考資料,也是我們認識歷史上真實的孔子面目的重要依據。
宋儒重視心性之學,重視《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但與這“四書”相比,無論在規模上,還是在內容上,《孔子家語》都要高出很多。由《家語》的成書特征所決定,該書對於全面研究和準確把握早期儒學更有價值,從這個意義上,該書完全可以當得上“儒學第壹書”的地位。
百度百科——子路受教
百度百科——孔子家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