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40年代,在昆明聯大當教授的聞壹多先生,薪水不足以養家,妻子多病,家裏孩子多,生活難以維持。他曾到中學兼課掙錢以補貼家用。但只教了壹年就被學校以“向學生散布民主自由思想”的罪名開除。朋友出主意:刻印章。 於是,昆明市的市面上,便出現了聞壹多治印的“潤例”。不過靠熟人弄來的小生意幾乎掙不到錢。情急之下,聞壹多備了壹張桌子,打算去設攤。 聞壹多的印攤只擺了壹天,就被人勸了回來。可是不擺攤,壹家人怎麽生活?最後,校長梅貽琦聯絡朱自清、沈從文等11名教授,聯名在報紙上為聞壹多刊登刻印廣告,讓他在家裏“設點”代人刻印。 廣告定了“金石潤例”之條例:“石章1200元,牙章每字3000元,邊款每分字作壹字計,過大過小加倍。” 昆明人有收藏象牙章的愛好,加之又是大學教授出手刻印,生意便源源而來。兩年多,聞壹多在印譜上留下了1400多方印。久而久之,聞壹多手指頭起了大疙瘩,眼睛也花了。聞壹多便自我解嘲:“我是壹個手工業勞動者。再苦也得刻呀!”
1925年5月,聞壹多忍受不了“金元帝國”對黃種人的歧視,提前壹年結束“流囚 ”生活,先後在北京、南京、武漢、青島等地任教。1937年12月13日南京淪陷,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聯合組成的國立臨時大學從長沙遷往昆明,改為西南聯合大學。聞壹多壹面教書,壹面關註時局的發展。1944年初夏 ,向***產黨人周新民表達了自己的願望。周新民請求黨組織後告訴聞壹多,認為他參加中國民主同盟更有利於在民主運動中發揮作用。
兩個故事、妳看看哪個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