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
1、宋·洪邁《夷堅三誌·胡廿四父子》:“乾道元年冬,弋陽某客子獨攜包袱來宿。”
2、元·劉致《壹枝花·羅帕傳情》套曲:“封裹的丁壹確二,和包袱鎖入箱子。”
3、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四二回:這包袱裏是兩疋?子,年下做件衣裳穿。
4、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壹回:“鳳姐又命平兒把壹個玉色綢裏的哆羅泥包袱拿出來。”
5、《老殘遊記》第四回:“在兩間堆破爛農器的壹間屋子裏,搜出了壹個包袱,裏頭有七八件衣裳。”
6、曹禺《原野》第壹幕:“她手裏抱著壹個小紅包袱。”
7、《學習和時局》三:“所謂放下包袱,就是說,我們精神上的許多負擔應該加以解除。”
8、周而復《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四四:“現在各個車間都在訴苦,許多有問題的人敢於放下包袱了。”
9、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十月壹》:“十月初壹日,乃都人祭掃之候,俗謂之送寒衣……今則以包袱代之,有寒衣之名,無寒衣之實矣。包袱者,以冥鏹封於紙函中,題其姓名行輩,如前所雲。”
10、《紅樓夢》第五八回:“妳告訴我名姓兒,外頭去叫小廝們,打了包袱,寫上名姓去燒。”
11、侯寶林《我和相聲》:“不懂幽默,這壹段相聲哪壹點是‘包袱’妳弄不清楚,幽默的東西到妳嘴裏妳就不知道怎樣表現,就得不到藝術效果。”
造句:
壹、他放下了思想包袱,心裏輕快多了。
二、她用顫抖的雙手打開了那個包袱。
三、他扔掉了不必要的包袱。
四、比賽前,王老師鼓勵小兵放下所有的包袱,輕裝上陣。
五、有些人背著大包袱乘車,弄得車裏非常擁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