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李自成百萬大軍為何在清軍面前只堅持40天呢?

李自成百萬大軍為何在清軍面前只堅持40天呢?

在軍事部署上,李自成等大順軍領導人缺乏戰略眼光,幾乎沒有意識到清軍將是同自己爭奪天下的主要對手。這首先表現在他在北京地區集結的軍隊不足以抵禦清軍大規模的進犯。大批主力部隊分布在西北、湖廣襄陽等四府、河南等地;進占山西、畿輔、山東以後,兵力進壹步分散,在京師和京東地區缺乏足夠的兵力。李自成在招降了遼東和關門明朝官軍後,似乎認為問題已經解決,對清廷出兵幹涉的危險毫無認識。

大順軍開赴山海關時留下了老弱兵員壹萬守北京,隨李自成、劉宗敏前往平叛的兵馬大約為近十萬名;吳三桂、高第的關、遼兵合計約為五萬;而清軍當時的全部兵力為十萬,除了攝政鄭親王濟爾哈朗率領滿、蒙八旗軍隊三分之壹留守沈陽壹帶外,多爾袞所統滿、蒙、漢軍隊大約為七八萬人。吳三桂叛投清方,雙方兵力對比和態勢就顛倒過來,清、吳聯軍在數量上也占了優勢。大順政權在政治、軍事上的失策,導致了山海關戰役的失敗和北京、畿輔、山東等地的易手。

在李自成犧牲以後大順軍始終沒有形成壹個較為穩定的領導核心,長期各自為戰,未能在抗清鬥爭中發揮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