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意:有記載,稱《算經十書》是祖沖之所著,但是十本算經中並非祖沖之壹人之功,有其他的幫助,也有站在其他人著作的基礎上總結修改完善。
在古代,“子”是對別人的尊稱,所以姓孫的,只要有壹定的地位,都可以叫做“孫子”,所以叫孫子的不壹定是孫臏。
孫臏在古代是有名氣的人,猶如現在的明星,如果是他寫的書肯定被記錄在案了,何況古人想的都是如何流芳百世,讓後人景仰,很少有寫了書默默藏起來不發表的。
古時,真正有地位的是治國誌士或是兵法大家,數學家的地位並不是很高,往往在占蔔中占的分量還比較大,所以可以猜想:某個孫姓數學家,壹心沈醉數學,卻無人問津,毫無名氣,終於在耗費數十年將畢生所學著成書籍,發表於世,自命不凡地自稱“孫子”(比如出書的都自號教授、居士、散人啥的),意料中的未掀起什麽太大風浪,致死無人知其人。意外的,在其他人整理文集時抄存下來,直到後世數學漸漸得到重視,才被人發現此書的價值,奉為經典!
再後來,此書就被大名鼎鼎的數學家祖沖之發現了,然後被他修改完善後,也不好剽竊別人成果,依然保留原作者姓氏,名為“孫子算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