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十二生肖的事情也還是挺有趣的,雖然看起來比較的簡單吧,但是其背後的故事還挺復雜的,但是最近我有發現壹件事情,那就是有人壹直在問壹個問題,那就是“來龍去脈”好像是打壹個生肖的問題了,那麽這個問題的答案到底會是什麽呢?下面跟隨我壹起揭秘分析!
來龍去脈到底是打的什麽生肖呢?其實仔細的分析的話應該已經想到了,就是“蛇”了。蛇脈可以理解為背脊,龍去掉背脊,就是像蛇壹樣了,因為蛇是軟軟的,沒有背脊骨。
十二生肖來歷
用12生肖紀年,在我國至少在南北朝時開始了。《北史·宇文護傳》中,記載了宇文護的母親寫給他的壹封信,信中說:“昔在武川鎮生汝兄弟,大者屬鼠,次者屬兔,汝身屬蛇。”表明當時民間已有12生肖的用法了。但是,12生肖的來歷如何呢?我國古籍中記載,我國古代的中原地區,最初使用的是“幹支紀年法”,即用10個天幹符號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12個地支符號子 、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合來紀年。
在我國西北地區的少數遊牧民族則以動物來紀年。《唐書》中記載:“黠戛斯國以十二物紀年,如歲在寅,則曰虎年。”另外,《宋史·吐蕃傳》中也記載說,吐蕃首領在敘事時,以物紀年,所謂“道舊事則數十二辰屬日,兔年如此,馬年如此。”以後,在中原同少數民族的交往中,兩種紀年法相互觸合形成現在12生肖。
正像清代趙翼在《陔余叢考》中指出的那樣,“蓋北俗初無所謂子醜寅卯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類分紀歲時,浸尋流傳於中國,遂相沿不廢耳。”這種關於12生肖來歷的解釋,已經被許多人認可。
另外,關於12生肖來歷的說法還有:洪巽的《陽谷漫錄》中說,12地支中位居奇數者,以動物的指或蹄也為奇數相配,如子位居首位,與它相配的鼠為5指,地支中居偶數位的,則取相屬之偶數以為名,如牛與醜相配,為4爪。葉世傑在《草木子》中,把12生肖的來歷解釋為:術家以12肖配12辰,每肖各有不足之形焉,如鼠無牙、牛無齒、虎無脾、兔無唇、龍無耳、蛇無足、馬無膽、羊無瞳、猴無臀、雞無腎、犬無胃、豬無 筋、人則無不足。”
其它的說法還有種種。諸如:黃帝要選拔12種動物在天上按時值班……通過競賽而選中了鼠、牛、虎等12種動物;12生肖來源於原始社會壹些氏族的圖騰崇拜;12生肖可能是從天竺引進的;或28個星宿分布周天,以值12個時辰。每個星宿都以壹種動物命名。從每個時辰值班的動物中挑選某種常見的作某壹年的代稱等等,不壹而足。
盡管人們不能確定12生肖的確切來歷,但因為它的通俗、方便又具有趣味性,所以壹直沿用至今,成為古人留給我們的壹種仍有實用價值的寶貴遺產。
十二生肖傳說
十二生肖的由來流傳著壹個神話傳說:說玉皇大帝想選出12種動物作為代表,然後他就派神仙下凡跟動物們說了這件事,又定了時間在卯年卯月卯日卯時到天宮來競選,來的越早的排的越靠前,後面的排不上。而那個時候的貓和老鼠還是好朋友。貓愛睡覺但他也想被選上,所以就叫老鼠到時候叫他。可是老鼠壹轉頭就忘記了。老鼠去找老牛,說他起得早跑得快,叫牛到時候帶帶他。老牛答應了。那個時候的龍是沒有犄角的,而雞是有犄角的。龍就跟雞說,雞已經很漂亮了,用不著犄角,叫雞借他。雞壹聽龍的奉承,很高興,就把犄角借給了龍,並叫龍競選後記得按時還他。龍滿口答應了。
到了卯年卯月卯日卯時,眾動物紛紛趕向天宮,而貓還在睡覺 。鼠坐在牛的背上。到達天庭後,老鼠“蹭”的壹跳。玉皇大帝就說老鼠最早到達,讓老鼠排第壹;老牛排第二;老虎也隨後到了,排第三;兔子也到了,排第四;龍來得很晚,但他個兒大,玉皇大帝壹眼就看到了他,並看他這麽漂亮,就讓他排第五,還說讓他的兒子排第六,可龍很失望,因為他兒子今天沒來。
這時後面的蛇跑來說:“他是我幹爸我排第六!我排第六!”蛇就這麽排了第六;馬和羊也到了,他倆妳讓我我讓妳的:馬兄妳先,羊兄妳先,他們推來推去的,玉皇大帝看他們這麽有禮貌,就讓他們排了第七第八;猴子本來排三十幾的,可是他憑自己會跳,就拉著天上的雲朵跳到了前面,排到了第九;接著雞狗豬也紛紛被選上。
競賽結束後貓才醒來,老鼠剛回家就被貓滿世界的追。競賽結束後龍來到大海邊,看到有犄角的他比以前漂亮多了,就不準備還雞了。為了躲雞,他從此就消失在人間,而雞很氣憤於是他從此以後天天壹大早的起來對著大海喊:快還我!快還我!母雞就喊:快還他!快還他!小雞也叫:還!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