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在齊魯大學翻譯醫書,由於工作勤奮,被聘為國文系教授,對梁啟超《墨經校釋》壹文提出不同看法,寫成《讀梁任公墨經校釋》,1924年著《梁任公五行說之商榷》,梁啟超論其“邁越前人,石破天驚”。1936年任山東大學教授,抗戰開始後失業。建國後復任齊魯大學教授、國學研究所主任、山東省博物館館長、省政協常委、中國科學院山東分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等職。壹生獨嗜典籍,與山東藏書家王獻唐交往甚密,遇書互相咨詢,藏書範圍廣泛,並多加校勘。先後藏書有數萬冊,但遭遇日寇侵華,損失嚴重。“文革”中又有數千冊被搶,僅剩4 000余冊。1967年將全部家藏古籍4 705冊捐獻給國家。藏書處有“三經堂”,藏書印有“山東侉子”、“三經堂”,後來捐贈給山東省文史館。
著《論語研究》、《墨學講義》、《墨子研究論文集》、《歷代書籍制度考》、《如何承受西方科學》、《守舊的中國》、《文字學概論》、《三經堂雜記》、《隨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