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醫看來顫癥與肝關系密切,為什麽這麽說呢?中醫認為人與大自然相通的,人身體的震顫就好像大自然中,風吹樹木壹樣,是不安分的。肝的屬性也是木性,所以震顫被中醫認為與肝有關,雖然都與肝有關但是在證型上並不是每個人都壹樣,抗震止顫專家組把引起特發性震顫的證型分為三種:“肝陽化風證、陰虛動風證、血虛生風證”
壹、陰虛動風證
陰虛指的是體內的陰液不足,人體的筋脈都有賴陰液的濡養,若房事不節或情誌不遂以及失血過多都會引起陰液虧虛,使筋膜使其所養,遂成震顫病。
常見癥候:頭搖肢顫、目澀、健忘、腰膝酸軟、體質虛衰、精神狀態差、眩暈耳鳴等
治法: 緩肝之急以息風,滋腎之液以驅熱
二、血虛生風證
血虛就是營血不足,全身臟腑、經絡、組織器官都需要營血的濡養,若失血過多或慢性消耗以及飲食營養不足、化生血液的功能減退都會引起血虛證,使全身或局部出現虛弱的證候。
血虛生風常見癥候:面色不華,唇舌爪甲色淡無華,頭目眩暈,心悸,神疲乏力,形體瘦怯,或手足麻木,關節屈伸不利,或兩目幹澀,視物昏花、震顫。
治法:補腎生血、健脾和胃以濡養百脈
三、肝陽化風證
多是由於肝陰久虧,肝陽失潛所引起,肝風上擾則頭搖不能自止,肝風散於四末則為四肢震顫。
肝陽化風常見癥候: 口苦咽幹、心煩易怒、頭脹痛而眩、四肢震顫、失眠多夢等
治法:滋陰潛陽熄風、清熱活血補腎
以上是引起震顫的三種證型,但並不是僅此三種,只是這三種比較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