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強冷空氣與南下的暖濕氣流相遇時,冷空氣像楔子壹樣插在暖空氣下面,使近地層溫度降到零度以下,潮濕的暖空氣被擡升,形成雲導致降雨。
當雨滴從天而降時,由於近地面溫度低於0℃,電線桿、樹木、植被、路面都會覆蓋壹層晶瑩剔透的薄冰,氣象學上稱之為“凍雨”。
0℃以下的雨滴在溫度略低於0℃的空氣中可以保持過冷,其外觀與普通雨滴相同。當它們落在溫度低於0℃的物體上時,會立即凍結成光滑透明的冰層,被稱為雪球。嚴重的暴風雪會壓斷樹木和電線桿,停止通訊和供電,阻礙公路和鐵路交通,威脅飛機的飛行安全。
冷雨,冷雨。南朝簡文帝《在玄圃乘涼》詩:“飛如凍雨,夜月如秋霜。”唐、宋景《梅花賦》:“凍雨夜濕,露珠照,似帝哭於九疑。
宋蘇軾《三訪洞》詩:“凍雨淅淅瀝瀝半成雪,遊人凍苔。”清代黃景仁《歲末思人》詩:“凍雨輕風,鼻頭滿紅。”茅盾《彩虹九號》:“這時,烏雲密布的天空灑下壹些輕輕飄動的快要變成雪花的凍雨。冬天的陰影已經敲到這裏了。”
雨,大雨。“凍”和“說文”本來就是兩個字,暴雨的意思應該是“凍”。因為兩個字的意思差不多,所以古籍的印本往往是“凍”的。《淮南子蘭明訓》:“若連玄雲當朝之盛年,陰陽相搏,風起而落,凍雨起而爬,震動天下,聲震滄海。”高誘註:“凍雨,大雨。”
唐·杜甫《漂流》詩曰:“凍雨淌膠,趕風奪福。”有壹本書叫做“個個".黃松庭堅詩《崖碑後》:“崖苔已反久,凍雨為洗往事悲。”清代孫華《喜雨》詩:“山雲升騰,凍雨傾盆,灌溉高低山川,流滿溪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