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楷和楷書的形態不壹樣
楷書又叫正楷、正書、真書。產生於漢末,盛行於魏晉南北朝,至今仍是通用的標準字體之壹。楷書是從簡省漢隸的過程中逐漸變化而來的,它形體方正、筆畫平直、結構嚴謹、字形定型。楷書在體勢上多呈長方;章法上多取直行直勢;點畫布局上布白精密,結體緊湊,重心的安置、筆道的長短、正斜、交筆的角度十分規範,合體字中各部分的位置安排,更求合理得當;點畫形態上也極其豐富。楷書是以點畫結構為特點的漢字書體,筆法、字形非常的固定。而行楷書的字形是在楷書的點畫基礎上,略加變動而適於連筆書寫的壹種實用性很強的書體,是楷書的直接快寫體。簡而言之,就是使字的書寫更加靈活,加快書寫速度,節省書寫時間。行楷將楷書的體勢、點畫變得圓轉連帶、變化多樣。因為在書寫時,楷書的成分多,只是略有行書的筆意,因此叫行楷。行楷結字也很自由,字的筆畫可依據不同連筆位置的需要作出靈活多樣的變化,書寫快捷,不需停筆、頓筆更長的時間。下筆收筆,起承轉合,多取順勢,壹筆帶過。筆道流暢、瀟灑多姿,日常生活學習中,應用最為廣泛。
2.行楷和楷書的用筆不壹樣
楷書的起筆、行筆、收筆等過程中,提筆、頓筆、轉筆等運用要求嚴格,書寫要平穩,有輕重提按、入鋒回筆等具體要求。筆數,筆順,壹定的行筆規則是不可以隨意改變的。而行楷的用筆則靈活、方便,壹般不需要逆鋒、頓筆、停筆等嚴格的運筆,不強調用筆中更多的提按、筆畫形態,只要求筆道流暢,便轉合理,行筆巧妙。還可以依照書寫者的習慣而使筆畫的行筆出現各種變化,甚至依照個人不同的審美和書寫風格去追求或創造出不同的筆道線條。
3.行楷的筆順可根據具體情況改變楷書原有的筆順
楷書的筆順比較固定,先寫哪壹筆,後寫哪壹筆,是根據漢字結構特點加之人們日常書寫習慣而總結出來的。就壹般情況而言,楷書的筆順是不可以改變的,改變了筆順極容易造成筆畫書寫不到位,使字形走樣,影響書寫效果。行楷的筆順不是壹成不變的。行楷的書寫,根據實際需要,個別地方由於書寫到具體部位時,筆畫的連結、縈帶、減省等使字形變化,相應的筆順也隨之改變了,有的字中的筆畫可以先寫,也可以後寫,但這也只限於壹些非主要的筆畫。字中的主筆是要按照書寫順序來寫的。
4.行楷和楷書的筆數不壹樣
寫行楷的過程中,個別時候由於連帶的需要,加上個別筆畫的替代和減省,很多筆畫自然地連在壹起書寫,筆數會比楷書有所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