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讖語是不是真的?還是後人編造的?如秦朝的亡秦者胡?

...讖語是不是真的?還是後人編造的?如秦朝的亡秦者胡?

作者:三種不同的紅色

鏈接:/question/28526572/answer/41164984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在中國的歷史上,有壹種特殊的現象,就是謠讖。它象壹個幽靈,悄無聲息而又如影隨形地和中國歷史相伴而行,既無審其所來,又不知其所往,只是頻繁出沒於宮廷、朝堂與民間,大到朝代興亡治亂,小到個人悲歡離合,都可以它而改變。

兩千多年來,從最古老的“檿弧箕服,實亡周國”,壹直到當代某警衛部隊的番號,謠讖就壹直為所有人津津樂道。謠讖究竟是如何出現、發展的?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謠讖流傳?本文將就這個問題,為大家粗淺地作壹介紹。

壹、 什麽是謠讖

“謠讖”壹詞,廣泛見於各種古籍,清修《古今圖書集成》曾專立“謠讖”壹目,那麽究竟什麽是謠讖呢?

謠者,謠歌也。《詩經?魏風》“我歌且謠”,《毛傳》註曰:“曲合樂曰歌,徒歌曰謠”,《左傳?僖公五年》正義引《爾雅?釋樂》註雲:“徒歌謂之謠,言無樂而空歌,其聲逍遙然也。”簡而言之,謠就是壹種民間流傳的通俗易懂的歌謠,老百姓隨興而作隨興而唱,壹般沒有經過文人的加工,類似於當今社會上“壹等男人,家外有家”的順口溜,正因為其通俗易懂,因此可以在社會上極大範圍內流傳。

讖者,驗也,就是能夠靈驗的預言或預兆,這是讖的基本含義。由此引申為預言之書,即所謂“圖讖”、“讖緯”是也。

因此,從狹義的角度,“謠讖”可以理解為壹種以歌謠形式流傳於民間的預言。但廣義的來看,謠讖並不僅僅是以民間歌謠的形式出現的。相反,它的面目極其繁多,除歌謠外,還有詩詞、金石銘文等形式。

二、謠讖的歷史

1、謠讖的起源

人類在蒙昧時期,就渴望著能對未來做出預測,因此讖語產生的時間應該是很早的。比如甲骨文中大量的蔔辭,就可以看做是讖言的壹種。但讖言和民謠相結合,這卻是古代社會發展到相當階段後才出現的。目前我們所能看到的最早的謠讖,是據說為周宣王時期流傳的“檿弧箕服,實亡周國”,這句話最早出現在《國語》中,倘若其果真出自周宣王時代,那麽謠讖的歷史可上推至西周末年,即使其為後人所偽造,以《國語》的成書時間來算,最遲也在戰國初期出現。——總之壹句話:謠讖起源於先秦時代。

“檿弧箕服,實亡周國”是什麽意思呢?所謂“檿”、“箕”,都是樹木的名字,弧,即是弓;服,即是箭囊,“檿弧箕服”的意思就是“桑木做的弓,箕木做的箭囊”。

根據《國語?鄭語》的敘述,周宣王時,國都內有這個童謠在流傳,正好這時有夫妻二人賣檿弧、箕服,於是就把二人抓起來,責罵壹番。而此時王宮內有宮女無夫而誕女,並把幼女拋棄在路邊,被這二人撿到了,就帶到了褒國。後褒君因罪被天子所拘,遂以此女進獻,並為幽王所寵幸,——這女的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褒姒,烽火戲諸侯的那位,最後果然因為她而滅亡了西周。

至於褒姒的來歷。據《國語》解說,夏朝的時候,曾經有兩條龍出現在王宮內,自稱是褒人的兩位先祖。夏王占蔔,無論是殺之、留之、還是送之離開,都不吉,最後留下了二龍唾液(龍漦),藏於盒中,經歷商周兩朝近千年,未曾打開。直到周厲王末年,厲王發而觀之,結果龍漦流淌於地,化為壹玄黿,有女童見之,及笄之後便有了身孕,至宣王時方誕下壹女,因她無夫而孕,故懼而棄之,為弧服者所抱養,最終滅亡西周。

《左傳》中也記載了壹些謠讖,譬如僖公五年:“丙之晨,龍尾伏辰,均服振振,取虢之旗。鶉之賁賁,天策燉燉,火中成軍,虢公其奔。”這條謠讖預言的就是那場著名的假途伐虢的戰爭,當時晉軍包圍了虢都,晉獻公問蔔偃能不能取勝,蔔偃引用了這條童謠回答。這條童謠中包括了很多的天文知識,“龍尾”、“鶉”、“天策”、“火”都是星宿名,解釋起來相當麻煩,按照沈玉成《左傳譯文》直接翻譯,就是“丙子日的清早,龍尾星為日光所照。軍服威武美好,奪取了虢軍的旗號。鶉火星象只大鳥,天策星沒有光耀。鶉火星下人歡馬叫,虢公就要逃跑”。從童謠中,虢國失敗的結局,甚至亡國的時間,都已經預言出來了。

不過這個故事是有破綻的,首先,謠讖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天文知識,而在天文知識為特殊階層所壟斷的春秋時代,兒童居然能傳唱這樣的童謠,難道晉國的九年制義務教育貫徹地居然如此之好?其次,既然有謠讖在先,虢公為什麽不預作準備?要知道晉、虢相距只不過壹、二百裏,實在不算是遠。

除此之外,《左傳》中還記錄了其它壹些謠讖,但總的來說,先秦時代的謠讖,不僅數量較少,而且文辭艱深難懂,不排除作者自己創造的可能性。《左傳》本來就好作預言,那麽作者在其中加入幾條讖語童謠,也不是不可能的。

2、謠讖的盛行

謠讖的盛行是從兩漢開始的,——或者嚴格說來,是從武帝後期開始的。高惠文景四朝,謠讖尚不普遍,但隨著董仲舒天人感應思想的流行、以及武帝尋仙好道的示範,西漢後期,謠讖遂大行於天下。

漢代謠讖流行,還有壹個重大原因,就是讖緯的大行其道。所謂“緯”,就是緯書。漢代儒家認為,既然有“經書”,自當有“緯書”,《辭海》解釋說:“‘緯’是相對於‘經’而言,是方士化的儒生編集起來的附會儒家經典的各種著作,其起源是古代河圖洛書的神話傳說。” 總而言之,緯書是漢代儒家將儒學神秘化、宗教化和神學化的結果,而其又與預言性質的讖相結合,遂成“讖緯”,其中以儒家經義附會人事吉兇禍福,預言治亂興廢,多為怪誕無稽之談。至隋朝時,煬帝禁毀,其學始微,而緯書也基本上全部佚失,蕩然無存。

正是由於漢代讖緯學的盛行,使得謠讖達到了歷史發展的頂點,並極大地影響了政治走向。我們知道,王莽之所以篡位成功,靠的就是謠讖。據說有人挖井得到壹塊石頭,上面刻字,曰“告安漢公莽為皇帝”,王莽遂以此為據,悍然居攝。後來又有人造銅匱,內有兩題簽,壹曰“天帝行璽金匱圖”,壹曰“赤帝行璽某傳予黃帝金策書”,書言王莽當為天子,莽遂據此登基。

此後王莽失政,群雄並起,也多以謠讖來證明自己的正當性。如公孫述稱“廢昌帝,立公孫”,又稱“帝軒轅受命,公孫氏握”等,後來劉秀中興即位,依舊以謠讖為依據,這就是著名的《赤伏符》:“劉秀發兵捕不道,四夷雲集龍鬥野,四七之際火為主”,在劉秀的《即位告天文》中,采用了另壹版本,表述為“劉秀發兵捕不道,卯金修德為天子”。這是歷史上最為著名的謠讖之壹,我們後文還要詳細講述。

劉秀稱帝雖然更大程度上是靠自己的武力征服,但和王莽相比,他卻更加迷信謠讖,王莽對謠讖不過是利用,——我們知道,王莽那些所謂的符命,很多是自己偽造的。——而劉秀對於謠讖,幾乎是真誠的相信。建武元年,劉秀即位之初,即以名不見經傳的王梁為大司空、平狄將軍孫臧行大司馬事,因為《赤伏符》中有“王良主衛作玄武”之語,而孫臧名亦見於謠讖,曰“孫鹹征狄”。結果“眾大不悅”,鹹曰:“吳漢、景丹應為大司馬。”劉秀不得已,才以吳漢為大司馬,景丹為驃騎大將軍。

有流行即會有反對,就在謠讖之說高唱入雲之際,壹些有識之士已經開始了對其的批判。比如桓譚,他曾上書劉秀,反對謠讖,雲“今諸巧慧小才伎數之人,增益圖書,矯稱讖記,以欺惑貪邪,詿誤人主,焉可不抑遠之哉。……其事雖有時合,譬猶蔔數只偶之類”,直指劉秀“乃欲聽納讖記,又何誤也”,其後與光武議事,帝謂其曰:“吾欲以讖決之,何如?”桓譚默然良久,曰:“臣不識讖。”幾乎被暴怒的劉秀斬首。

還有壹人叫尹敏,這是個妙人,劉秀派他校勘圖讖,他便極力向光武言說謠讖之非,曰“讖書聖人所作,然其中多近語別字,頗類俗人之辭,虛實難識,恐誤後生”,劉秀不接受,他便在讖書空白處寫上“君無口,為漢輔”的自創謠讖。“君無口”者,尹也,這就是說他姓尹的,註定要在漢朝當大官。劉秀發現這句話,叫他來問,他回答:“臣見前人多增損圖書,是以因自著。”——偶看前人的那些謠讖都是這麽出來的,所以我也給自己弄壹條。——頗有東方朔之遺風啊。劉秀當時沒有責怪,但從此就不升老尹的官了。

當然,最系統的反對謠讖的,還是王充的《論衡》,不過這題目說起來就大了,暫且不談。

到東漢末期,謠讖依然風行不衰。靈帝登基時,有“白蓋小車何延延,河間來和諧”之讖。十常侍之亂,有“侯非侯,王非王,千乘萬騎走北芒”之讖,董卓之死,有“千裏草,何青青,十日蔔,不得生”之讖,劉表將亡,有“八九年間始欲衰,至十三年年無孑遺”之讖,等等。相信讀過《三國演義》的人們,會對這些謠讖感到很熟悉。

兩漢之後,曹魏開始對讖緯之學加以限制,但整個魏晉南北朝時期,謠讖依然持續流行。王濬平吳,有“阿童復阿童,銜刀遊渡江。不畏岸上獸,但畏水中龍”之讖,——王濬小名阿童是也。東晉元帝司馬睿稱帝,有“五馬浮渡江,壹馬化為龍”之讖,這也是歷史上非常著名的壹條謠讖。冉閔殺胡,據說多年前,佛圖澄也曾做出過“殿乎殿乎,棘子成林,將壞人衣”的讖語,冉閔小名棘奴是也。

總之,兩漢魏晉南北朝時期,是謠讖流傳的高潮期,在這壹時期,自皇帝而下,君臣相與造謠傳讖,正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於是社會上謠讖蜂起,大行其道。

3、謠讖的衰落

隨著隋朝的建立,謠讖亂飛、人心惶惶的時代終於結束了。為了安定人心,隋朝采取了強有力的措施,禁毀讖緯之學,煬帝甚至發使四方,搜取與讖緯有關的圖書而焚之,至此,從西漢開始流行的讖緯之學,終於灰飛煙滅,徹底壽終正寢了。與之相應的,謠讖也隨之受到禁止。

趙翼曾說:“古來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以婦翁之親,安坐而登帝位。”這麽輕松地從外孫手中奪取天下,恐怕楊堅自己都覺得有點不好意思,為了堵住天下人悠悠之口,只好找些天命來為自己辯護了,於是謠讖再次粉墨登場。

不過隋文帝的謠讖,很有特色,幾乎都是金石刻文,壹是發現了幾塊石頭,上面都有文字。其中壹塊上面有個“堅”字,下面有“八方天心”四字;還有壹塊從表面看來是塊頑石,但剖開來,裏面則有花紋,是黃根紫葉的壹棵楊樹。二是發現了壹個大石龜,上有“天子延千年,大吉”字樣,與之相配,又有壹只活烏龜,肚子上有“天蔔楊興”四字。三是發現了壹塊大鐵板,上寫著“皇始天年,賚楊鐵券,王興”。只是這等遮羞布,終究難以擋住天下老百姓的眼睛,他奪天下於外孫之手,之後又殺盡其家的行為,並沒有因為王八肚子上的幾句鬼話而變得高尚起來。倒是民間另外流傳的壹條謠讖,更加反應出老百姓的真實想法:“白楊樹頭金雞鳴,只有阿舅無外甥”,好個“只有阿舅無外甥”啊。壹笑~~~

隋文帝可以利用謠讖為自己的篡位行為塗脂抹粉,可同樣的事情放在別人身上那是堅決不答應的,估計這就是隋朝禁止謠讖的原因。——由此也可得知,隋文帝是深知謠讖的真相和本質的。

此外,隋朝的幾次造反,都和謠讖有關,漢王楊諒反,有“壹張紙,兩張紙,客量小兒做天子”之謠,——楊諒小名阿客,量與諒同音。楊玄感造反,有“太白入南鬥,天子下殿走”之謠,——楊玄感造反時,太白入於南鬥。這兩次大的造反都和謠讖有關,估計這也是隋煬帝下狠手整治讖緯的壹個原因了。

當然,隋朝最有名的謠讖,莫過於那個“桃李子”了,這也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謠讖之壹,後文我們還要詳細講到。

經過隋朝的整頓,到了唐宋元明清,謠讖影響力大為減弱,這時候很多皇帝明確不信謠讖,譬如唐敬宗時,李逢吉與裴度不和,於是散布謠讖曰“非衣小兒坦其腹,天上有口被驅逐”,非衣者,裴也。坦其腹者,謂裴度已經暴露了其腹中陰謀是也。至於“天上有口被驅逐”則是說吳元濟被平事。而敬宗“雖少年,深明其謗,獎度之意不衰,奸邪無能為也。”宋太祖見到《推背圖》,也不認為這是壹部了不得的書,反而認為它禍亂了民心,於是下令錯亂其順序,糅雜其內容,以消除影響。明太祖也不信讖,據沈德福《野獲編補遺》記載:洪武五年,有人在建昌做歌,曰“龍盤虎踞勢岹峣,赤帝重興勝六朝。八百年終王氣復,重華從此繼唐堯”,大臣奏之,“上以事涉妖妄,不之信”。

既然皇帝對謠讖的態度如此,那麽其他人對謠讖的敬畏,自然也就不那麽強烈了,這壹時期,謠讖多是被某些人利用,或者用來打擊政敵,或者幹脆作為起兵造反的壹種號召。前者入前面所說的“非衣小兒坦其腹”,後者如元末紅巾軍起義時的“莫道石人壹只眼,挑動黃河天下反”,等等。

當然,由於歷史的慣性,民間對神秘的謠讖的敬畏,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就算是對謠讖的本質心知肚明的統治者,也很難完全對謠讖的傳播嗤之以鼻。但以正史中記錄的謠讖而言,這壹時期的確收錄極少,《宋史》為24史中篇軼最為浩繁的史書,但其所記載的謠讖卻寥寥無幾,和《後漢書》、《晉書》相比,實在是不可同日而語。雖然謠讖繼續在社會上悄然流傳,但已經不復當年盛況了。

三、謠讖的分類

古人有壹種普遍的觀點,認為謠讖不是凡人所創,而是熒惑(即五大行星中的火星)從天而降,化為小兒,在兒童中傳播的“天籟之聲”,其皆是天意,非人所教。當然,我們今天知道這不過是無稽之談,所有謠讖,盡皆為人所創造。那麽,都是什麽樣的人,出於什麽樣的心理而創作了如此層出不窮的謠讖呢?下面我們就以創作者的動機為依據,對謠讖分門別類的說壹說。

1、出於政治目的而制造的謠讖

這類謠讖,最早也最出名的,莫過於篝火狐鳴了。當年陳勝起義,使吳廣深夜於叢祠旁燃起篝火,做狐鳴曰“大楚興,陳勝王”,結果士卒驚恐,次日皆指目陳勝,於是陳勝和吳廣振臂壹呼,數百人揭竿而起,從此拉開了秦末大起義的序幕。

此外,還有元末韓山童、劉福通起義,有“石人壹只眼,挑動黃河天下反”之謠,朱元璋之平河北,有“塔兒黑,北人作主南人客;塔兒紅,朱衣人作主人公”之謠,這些當然都是韓、朱等人自己偽造的。

南齊時,張恭兒(小名豬兒)、張敬兒(小名狗兒)兄弟二人想造反,因家宅前有地名曰赤谷,遂作謠讖,雲“天子在何處?宅在赤谷口。天子是阿誰?非豬如是狗”,在鄉裏小兒間傳播,最後被齊武帝所殺。

除了這種殺官造反的事情之外,在平常的政治鬥爭中,也經常有謠讖出現,打擊政敵。如前所述李逢吉以“非衣小兒坦其腹”來打擊裴度。其實,這條謠讖並不是李逢吉原創,而是抄襲駱賓王。當年徐敬業造反,駱賓王為其拉攏中書令裴炎,制作謠讖雲“壹片火,兩片火,非衣小兒當庭坐”,裴炎聞之大喜,據說就和徐敬業合謀了。

南朝劉宋明帝慮太子年幼,怕自己死後貴戚將帥謀反,乃自為謠言,曰:“壹士不可殺,弓長射殺人”,壹士者,乃壹“王”字,弓長者,“張”也。這首謠讖指的就是外戚王景文和累經軍旅的張永,王景文聽聞謠讖後,大懼,“乃自陳求解揚州”,明帝臨死前,賜景文死。這是皇帝制作謠讖以圖臣子的例子。

北齊斛律光壹代名將,北周大將韋孝寬畏其英勇,遂使人作謠讖雲“百升飛上天,明月照長安”,百升者,壹斛也,而斛律光字又叫明月。又曰“高山不推自崩,槲樹不扶自豎”,高山指北齊皇帝姓高,槲樹又與斛律光姓名同音。而斛律光政敵祖珽、穆提婆也對其恨之入骨,聞聽後,祖珽又續兩句“盲眼老公背大斧,饒舌老母不得語”,穆提婆告訴其母陸令萱,陸氏以為“饒舌老母”是自己,而“盲眼老公”是祖珽,大怒,遂相協謀,最終殺害了斛律光。這是以謠讖內外勾結陷害忠良的例子。

2、後人附會前朝史實而制造的謠讖

這類謠讖應該是最多的。我們讀史書,發現許多謠讖的預言都和史實驚人的壹致,很是令人驚訝,其實細細分析起來,這裏面絕大多數是後人所造。如前文所述先秦時期的兩條謠讖,就應該歸到這壹類當中。

還有,比如預言秦朝滅亡的謠讖“滅秦者,胡也”,根據《史記?秦始皇本紀》的記載,燕人盧生為始皇出海求仙訪藥,結果藥未曾訪得,卻發現壹本天書,上面就有如此字句。始皇以胡為匈奴,遂遣蒙恬以30萬軍擊之,而不知“胡”所指,實胡亥也。不過這個說法最早的記載,是秦亡八十余年後的司馬遷,而秦代當時,並沒有任何文獻表明確實有這個讖謠存在,我們有理由認為,這是秦亡後老百姓所作的附會。

還有壹個“今年祖龍死”的謠讖,也是《史記》所記載,據說有使者自華陰道過,有人持玉璧攔路,說:“為吾遺滈池君。”估計是要使者把這塊玉璧送給滈池的水神,那人又說:“今年祖龍死。”使者回鹹陽後,沒有把玉璧送給水神,而是交給了始皇,並且把“今年祖龍死”的話原封不動說給了始皇。始皇默然良久,曰:“山鬼固不過知壹歲事也。”這故事也有些問題。秦始皇晚年想長生不老想得發瘋,這使者居然敢匯報他的死期,真不知道長了幾個腦袋,而且始皇的反應也很可疑,當年他巡遊湘山,只因天氣不好,就要砍光山上的樹,曾幾何時,竟然變得如此溫柔了?

關於秦始皇,還有個比較著名的謠讖,“秦始皇,何強梁,開吾戶,據吾床,飲吾酒,唾吾漿,饗吾飯,以為糧,張吾弓,射東墻,前至沙丘當滅亡”,說實話,這首歌謠文辭還是很不錯的,可以當作壹首很好民歌來欣賞。它不但描述了秦始皇的暴政,而且還準確預言了其將在死在沙丘。只是這首謠讖最早卻出於六朝時期,則其非秦朝所流傳,明矣。

莽漢之際,隗囂割據天水,據說當時天水流傳者壹個歌謠:“出吳門,望緹群。見壹蹇人,言欲上天;令天可上,地上安得民”,吳門者,天水北門也,蹇人者,跛子是也,隗囂腿有些跛,因此這個謠讖明明白白在說隗囂最終是要失敗的,所謂“令天可上,地上安得民”。這謠讖如非劉秀制造以削弱隗囂,那就肯定是後世所偽造。其最早出現,是在《後漢紀》和司馬彪《續漢誌》中,距隗囂時代已經是數百年之後了。而在東漢當代所修《東觀漢誌》中,並沒有這壹謠讖出現。

那麽,如何認定某條謠讖是後人所制造的呢?我的意見是,要看這條謠讖有沒有在當時造成影響,有沒有別的事件佐證其存在。如果有,自然是當時所流傳的,如果沒有,僅僅是史書上的壹句空話,僅僅是為預言而預言,那自然是後人偽造無疑。譬如同樣是關於秦始皇的謠讖,《史記》記載,始皇36年,隕石落東郡,有人於其上刻字,曰“始皇帝死而地分”,始皇大怒,“盡取石旁居人誅之”,進行了壹次大屠殺。因為這條謠讖並不是孤立地出現,而是造成了後果,所以我們可以認定它是真實存在過的。

此類謠讖,還包括了前面所述的東漢末年的那幾首,如“候非候,王非王,千乘萬騎走北邙”,按照上面的標準,這肯定是後人偽作。而且這謠讖最早出處為幹寶《搜神記》,益不可信矣。

3、前人詩詞後人附會的謠讖

這種謠讖,壹般稱為詩讖。也就是某人寫了首詩,結果居然壹語成讖,最後竟然使詩成為了壹個預言。

晉代石崇曾經在他的私人別墅——金谷園之中,舉行過壹次大型的文人酒會,這就是著名的金谷詩會,會上大家紛紛作詩,匯成壹詩集,稱作《金谷詩》,石崇為詩集題序,就是有名的《金谷詩序》,和王羲之《蘭亭集序》齊名的名篇。——這都是題外話,咱暫且不提。其中潘嶽(也就是史上那位著名的美男子潘安,他名嶽字安仁,因此又被稱作潘安)寫了壹首詩,有兩句是“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歸”,說的是他潘嶽和石崇的友誼天長地久,至老不變。誰知最後因觸怒趙王司馬倫,兩人同時被殺。法場上,石崇先至,潘嶽後至,石崇打招呼曰:“安仁啊,妳也來了啊?”潘嶽回答:“咱倆真可算是‘白首同所歸’啊。”(崇謂之曰:“安仁,卿亦復爾邪!”嶽曰:“可謂白首同所歸。”)

後來到了唐朝,有個詩人叫劉希夷的,曾寫了首有名的詩《代悲白頭吟》,其中有“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之語,據說寫完後他又感到後悔,說“我此詩似讖,與石崇‘白首同所歸’何異”。這首詩中還有兩句至今膾炙人口的名句“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結果後來另壹位詩人宋之問愛其辭句,於是派人殺害了劉希夷,將這兩句詩竊為己有。果然是壹語成讖,成了“明年花開復誰在”、“歲歲年年人不同”了。

隋煬帝也寫詩,他在江都曾經寫五言詩曰:“求歸不得去,真成遭個春。鳥聲爭勸酒,梅花笑殺人。”後來煬帝於春三月被弒,竟真的成“求歸不得去”,“梅花笑殺人”了。於是世人皆曰其詩為讖。

其實詩就是詩,詩人們吟詩填詞時,壹般都不是想去預言什麽,只是隨意而至罷了,它與後事並無聯系,即使有個別暗合的,也基本上全部都是巧合而已。中國歷史上的詩人多如恒河沙數,所創作的詩歌更是汗牛充棟,在這麽多的詩人詩作裏,偶然出現幾篇與身後事巧合的,也在情理之中,並無多少神秘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