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怎樣自學壹篇高中課文文言文

怎樣自學壹篇高中課文文言文

高中文言文“自學”教學方法談

2011年06月30日 星期四 23:36

壹、關於文言文自學的指導思想說明

1、文言文教學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地位

文言文教學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無論是教材還是讀本,文言文都占有較大的比重。單以第壹冊教材為例:全書***六個單元,文言文和現代文均占三個單元;而要求學生背誦的篇章段落,現代文僅占16.7%,文言文則占66.7%。教材《說明》中也明確指出:“……現代文課文,約占課文總數的30%”;“全套書編排的古詩文作品,約占課文總數的40%,其中,高壹以古代散文為主,著重培養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高二、高三也有大量的古代文學作品,在繼續培養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力的基礎上,著重培養欣賞、評價文學作品的能力。”2002年4月教育部制訂的《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對文言文的閱讀教學作了如下要求:“誦讀古典詩詞和淺易文言文,背誦壹定數量的名篇。掌握課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詞句的含義,讀懂課文,學習用現代觀念審視作品的內容和思想傾向。”足見高中階段語文教材對文言文教學的重視程度。近幾年來,全國高考語文試題中文言文部分的考試題型、難度、比例也幾乎形成模式。明白這些,對於我們的高中文言文教學,將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

2、文言的兩個特點“歷久不變”和“脫離口語”

“歷久不變”是指文言的詞匯系統和語法系統。文言是在漢代以前口語的基礎上形成的。所以,無論先秦兩漢,還是宋元明清的文言作品,它們的基本詞匯、語法都大致相同。這在客觀上給我們方便:只要學會了文言,我們就能不受時代的限制,在浩如煙海的古籍中自由地吸取需要的營養。當然“脫離口語”的特點又使得文言古奧難懂,必須要在“熟悉”上下點功夫。

所以培養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要進行語言訓練。如果讀壹篇文言作品,對其中詞語的意義,句式的特點沒有逐字逐句的弄懂,當這些詞語和句式在另壹篇作品中出現時還是不懂。這樣的讀法,對提高文言文的閱讀能力也就沒有多大幫助。只有在懂得詞義,了解句式特點,像朱熹所說的那樣“壹字壹句,分曉真切”的前提下,讓學生反復誦讀壹篇篇文言作品;才對文言文的閱讀能力的提高有意義。

總之,文言文閱讀訓練,重點應放在理解文言常用詞語和句式上,放在熟讀背誦課文上,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積累語言材料,形成壹定的語感。因此,每課練習都是從理解字詞句和熟讀兩方面安排的。不高微言大義的探討和寫作方法的分析,教學參考書提供了這方面的資料,也只供教師們參考。

文言文閱讀訓練,如果只在課堂進行,是很難形成能力的,因此,有必要加強文言的課處閱讀。與本單元對應的課外閱讀作品,有詳細註解,有新聞記者提示,教師應當指導並督促學生認真閱讀。為了提高興趣,有些篇目可以與課內的教讀課文比較閱讀。學生在課外閱讀中遇到不懂的地方,查工具書,自己解決,教師也要加強指導,如挑選壹些例子在課堂上點撥。

二、高中三年六冊文言文“自學”教學框架

1、高中三年文言文單元教材結構為:

壹冊:第五單元——先秦史傳散文 第六單元——先秦諸子散文

二冊:第五單元——漢魏晉散文 第六單元——唐代散文

三冊:第五單元——宋代散文 第六單元——明清散文

三冊:第五單元——古代散文 第六單元——古代散文文言小說

從教材編寫看***有十個文言文單元,1—4冊每冊2個文言文單元,5—6冊個壹個文言文單元,六冊依照古代散文的發展脈絡編寫,在難度上也表現為由閱讀到鑒賞到評價的能力梯度。此外每冊讀本都配有相應的四個單元的文言文選文。

2、教學大綱與高考考綱對文言文教學的要求:

教學大綱要求培養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指導思想是:重誦讀、重積累、重思想;

高考考綱中文言文的考點為:理解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理解文中常見的文言虛詞,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歸納內容要點並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

從大綱和考綱看文言文比重大,需要歸納整理的知識點多,且高考試題取材全部來自課外,所以以自學為指導思想,指導學生動手自學,並與學生壹起建設文言文自學的學習模式才可以以不變應萬變,形成文言文的閱讀能力,讓學生受益終生。

3、高中三年文言文自學教學框架:

高壹高二自學安排為:

首先:上好第壹個文言文單元,旨在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旨在指導講解文言文的基本知識點;

其次:上好第壹節文言文自學學法指導課,明確自學的方法和要求,以及自學要求準備的工具。其中文言文自學的基本知識點為:重要的實詞(重點落實在壹詞多義,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偏義復詞)、重要的虛詞(考綱規定的18個虛詞)、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與典型例句(判斷句、被動句、省略句、到裝句)、文言文中的固定句式、句子的翻譯原則和方法、古代散文文學常識與文化常識積累

第三:每冊兩個單元中壹個單元為教師講讀示範課,壹個單元為學生自學課。無論講讀還是自學每課都要求對文言文知識點課課結、單元結,同時要求每課由教師推薦或者學生自定“壹課壹個分析點”比如《寡人之於國》可以分析孟子的論辯藝術,分析孟子“五十步笑百步”的喻證方法等等

高三的自學安排為:

以《孟子》章與《史記》章為全冊的牽引重點進行三個自學:壹是 “溝舊通新,歸納串連”,以課為點將兩年的文言文知識系統化,以求溫故知新,且重在引導學生形成整理筆記;二是“遷移訓練,點撥技巧”,進行目的性很強的專項與綜合試題的訓練,認真落實考綱,認真落實能力訓練目標。三是以課為點進行文言文專章的鑒賞小論文的訓練。

第二是以文言文考綱為序列進行總復習訓練,分為專項和綜合兩部分。然後查漏補缺。

三、文言文單元自學實驗報告

(壹)、實驗背景

1.學生學文言主動性差,教師勞而無獲或所獲甚微怎麽辦?

2.文言文學習重點必須放在理解常用詞語與句式,放在熟讀背誦上,其次必須加強文言文的課外閱讀。如何克服學生不務“實”的難題?

3.文言文課文教師講學生會,教師不講學生不會的原因是什麽?

三個問題壹句話收之,即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就有興趣,變學生務虛為實就會抓住重點,變老師講為學生學最終就會自己讀了文言文,而三變的核心即:自學。

(二)、實驗內容

高壹新教材第六單元——先秦諸子散文,人教版高壹語文讀本——《孔孟之道》與《百家爭鳴》中的八篇文章。

A.課內文言文:

1.《子路、曾哲、冉有、公西華侍坐》

2.《寡人之於國也》

3.《勸學》

4.《秋水》

B.課外文言文:

①配合第壹課閱讀(三天)

《季氏將伐顓臾》 《論語》

《荷筱丈人》 《論語》

《射說》 元好問 2001上海高考題

《論語》名著導讀

②配合第二課閱讀(三天)

《魚我所欲也》

《孟子·梁惠王》上、下

2000年、2001年全國高考文言文語段閱讀:

胡質篇、田單篇

③配合第三課閱讀(二天)

《謀攻》《孫子兵法》

口譯自讀《韓非子·五蠢》

④配合第四課閱讀(二天)

《庖丁解牛》(《莊子》)

口譯自讀《學記三則》(《禮記》)

另口譯自讀讀本《五蠢》

C.習題演練(計四課,其中每課含二至三篇課外文言文閱讀訓練習題)

D.單元文言文知識短文及單元總結(二天)

(三)、實驗時間

三周(時間安排附上)

(四)、實驗設計

壹、明確單元學習重點、自學篇目、課外閱讀篇目(突出自學目的性)

1、學習流程:

文學常識→字→詞→句→段→篇→課後題→課外演練→課外閱讀

2、學習任務:

課內:a.批註文學常識,生字詞音

b.批註重點實詞、句式、旁批實詞、句式整理、歸納

c.課後習題書面簡答(註:課後壹二題往往為課文內容理事;課後習三往往為實詞歸納;習四往往為課外延伸)

課外:

a.知識歸納與延伸

b.譯文(課內四篇全譯,課外配套全譯,自讀口譯)

3、配套練習冊《我的老師》

4、文學讀本(通譯全文,回答閱讀中提出問題)

5、方法: 1)讀:熟讀全文,粗知大義,正音正字)

2)背:(背誦默寫全文,培養語感)

3)譯:(壹壹對應通譯全文)

4)理:(整理文言詞語及句式知識)

5)析:(壹課就內容分析壹個問題)

6)練:( 課後習題及課外演練)

第二步:(每課自學環節)

壹、復印教師示範課本筆記、自學筆記,讓學生學習有示範;

二、課堂學生根據學生任務和學習過程,學習方法自學,教師巡回輔導答疑,檢查學習;

三、對自黨內容加以時間限定並及時檢查,以利發現疑問及時輔導,以利督促學生自覺學習的主動性;

四、每篇課文自學的最後壹節為自學檢查與輔導時間(“n+3”課時設計,n為自學時間,3為課堂時間,1節課堂自學,2節檢查自學內容的落實)。主要內容為:檢查讀、背、譯、理析、練的環節及課外延伸的訓練。

第三步:(單元自學總結)

壹、掌握文言實詞的特點

二、積累單元十三個文言實詞及重要句式

三、了解諸子百家思想觀點及著作的藝術特色

(五)、實驗結果

在二周的文言文實驗教學中,作為實驗對象的學生有何感受呢?壹位學生在第壹課的自學中告訴我:“老師教比自己學好”,第二課開始自學時我又問他,他說:“還是自己學好”;還有壹位學生,我問他這壹學期語文在哪方面進步最大,他說:“文言文自學進步最大”;更有許多同學提前學完二課課文,課外閱讀量增多;還有同學在我的調查詢問中說到:“教師,這二周的自學中我把整個文言文的基本知識總結梳理了壹次,積累收獲最大。”“老師,我原來以為我自己學不了,其實只有自己學才真正的學到了知識”等等等等,更可喜的是這壹周學習時間中,學生由原來的不問問題到爭著問、問得多,許多問題是教師沒想到的,問的範圍之廣、之細更是始料未及。我體會到學生在自學中受益匪淺,學生學習的主人翁精神得到了充分體現。更重要的認識是:過去太不相信學生,太信自己。(甚至在實驗過程中也曾有過自己講的沖動,“積習”難改!)

(六)、實驗思考

思考壹:教學指導思想最終是否落在學生能力的形成上是衡量教師觀念是否解放的重要尺碼!尤其是壹位教師所付予的學生能力在實踐中有多長久的生命力是核心之所在!

思考二:授之以“漁”才能真正形成能力,只重教知識,不得教學法,學生依賴性就強,教師卻更勞累。

思考三:教師要有壹個“交流思想”的平臺:網絡、學生、同行、報刊、電視,即與“信息”交流,與“思想”交流,不斷的交流才是進步、解放的課堂與教學氛圍的重中之重!

思考四:這次實驗本身是可喜的,但“它”本身不能成為自己探索文言文教法的思想絆索,這樣關於文言文教學的思考仍在持續。所謂學無止境,教無止境!

思考五:由教師到學生的實驗體現了壹個“人本”教學理論,這種以生為本的教學思想應該成為所有教學的根基。

四、文言文自學知識點與檢測點設計

1、作家、作品

2、背景、解題

3、文言知識點:

(1)字音、字形

(2)重要實詞:壹詞多義、古今異義、通假字、詞類活用

(3)重要虛詞:18個高考規定虛詞(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為、焉、也、以、因、於、與、則、者、之)

(4)重要句式:判斷句、省略句、被動句、到裝句(介賓後置、主謂到裝、賓語前置、定語後置)

4、翻譯全文(要求直譯,即壹壹對應、字字落實;)

5、背誦全文

6、壹課壹析:重點是體會文章特色(思路、內容、藝術性或者是對文章某壹方面的思考)

7、課內訓練題:

(1)課後題

(2)配套訓練題

課外訓練題:(1)筆譯讀本配套八篇文言文

梁啟超曾說:“變則通,通則久。”變,就是創新,只有創新,才有發展。“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不僅是振興中華民族的思想靈魂,也是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的前提。教師創新思想、創新能力,是教師綜合素質的具體體現,是教師教學科研能力發展到壹定階段後所達到的壹種高級境界。每個教師要勇於和善於發現問題,揭開紛壇的教育現象,大膽改革,大膽創新,以最輕松最愉快的教學方式,最簡捷最有效的教學手段,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