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李時珍是如何編撰《本草綱目》的?

李時珍是如何編撰《本草綱目》的?

李時珍,名字叫董碧,印象深刻,出生在湖岸的夜晚。周琦(今湖北蘄春縣西南)是瓦小壩人。生於鄭德十三年(1518),卒於萬歷二十壹年(1593)。他是中國傑出的藥理學家,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壹。李時珍出生在壹個醫生家庭,他的父親和祖先都是醫生。爺爺是壹個走街串巷行醫的“貝爾醫生”。我父親名字,字玉子,名嶽池,學了很多經史,並以醫學為職業。他不僅有豐富的疾病診治經驗,而且對藥學也有很深的造詣,曾在太極醫院任職。著有《四診發明》八卷、《醫學筆記》八部、《人參列傳》兩部、《艾蒿列傳》壹部,以及《痤瘡疹的診斷與治療》、《四言》等數部著作。

受家庭影響,加上自幼體弱多病,李時珍對中醫早有興趣。他“善讀醫書”,經常和父親、哥哥進山采藥,對草藥知之甚多。但在科舉盛行的明代,走仕途,步入仕途,才是成名的正道。於是,李時珍在父親的監督下,自小學習經學,學習制作藝術。嘉靖十年(1531),在父親陪同下,赴黃州試,中進士。後來他三次進士都去了武昌,三次都落選了。著名理學老師顧日言,苦讀十年,同時學醫。嘉靖二十壹年(1542),李時珍開始正式行醫,致力於中醫研究。他潛心研究前人的醫學著作,同時對癥狀進行診斷和辨證,積累經驗。幾年後,他成了壹段時間的名醫。嘉靖三十年(1551),楚王聘他為寺官,掌管好大夫室,不久被推薦到朝廷,由太醫院判刑。楚和泰源豐富的醫學典籍和壹些秘方為李時珍的研究工作提供了便利。

經過近十年的學習和實踐,李時珍覺得作為壹名醫生,認識和使用藥物是個大問題。醫生對藥物不熟悉,無異於把人命當兒戲。明朝世宗嘉靖三十壹年(1552),35歲的李時珍開始編纂《本草綱目》。

我們的祖先很早就知道了壹些植物、動物和礦物質可以用來預防和治療疾病,然後逐漸形成了中國特有的“本草”(即中藥)。“神農所傳醫家‘本草’,已達三百六十五種,梁濤鴻景也是如此。唐蘇公增加了114種,宋增加了120種。到掌俞、唐慎微壹代,又增加了1558種,稱為大預備。但品類繁多,名目繁多,或壹物分二三,或二物混壹品”,或“玉混水土,蟲鱗難辨”,或“圖物互異,或無圖,或缺點什麽,或不是圖”。李時珍因為之前的本草著作“錯漏無數”,決定撰寫《本草綱目不朽》。

開始寫作工作後不久,李時珍辭去了太極院的職務,得以“集白氏家世”、“訪集四方”、“搜求窮學,不必費心補缺。30多年來,我讀了800多本書,三稿成書。”

《本草綱目》取漢代神農《本草經》(載藥367種)、《梁濤鴻景本草經註》(載藥760種)、《宋開寶本草》(載藥1082種)、《蘇頌本草圖經》(載藥730種)、《唐慎微救急本草》。此外,書中記載了11096個方子,比前作多了4倍,並配有11110動植物插圖。全書共50卷,1.9萬字。

《本草綱目》在編纂體例上具有“振分”、“綱明”的特點,分類先進合理。全書分為16部分,60大類。傳統的本草分類有兩個體系。壹個是《神農本草經》中上中下三類的分類。上品主要包括無毒或毒性較小的藥物,如滋補強壯類;中國產品有毒無毒,既能滋補強壯,又有攻能治病的功效;劣藥壹般都是有毒的,專門用來攻治病的。這種基於藥物功能和性質的分類是原始的、簡單的、容易混淆的。另壹個系統是根據藥物的自然屬性對藥物進行分類,這個系統始於陶弘景的《南梁本草筆記集》。此後,這種分類法在本草著作中被廣泛使用,但很多都將兩種方法結合起來,即將每種藥物分為三類。《本草綱目》根據草藥的自然屬性對其進行分類。他把礦物草藥分為水、火、土、石四部分,植物草藥分為草、糧、菜、果、木五部分,動物草藥分為蟲、鱗、媒、鳥、獸、人六部分,還有壹個服務部分。從屬分類,細分分類,以科室為綱,以品類為旨,“物隨品類,目隨綱”,“廣而不繁,細而重要”,使眾多藥物排列有序。這種嚴格的分類是中醫分類學的壹大進步。就生物學而言,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

在藥物的解釋上,《本草綱目》采用的方法是:每種藥物都標上壹個通用名作為該藥的“綱”,下面各欄為“項”。包括“說明名稱”(說明藥品名稱的來源和依據)、“采集溶液”(說明來源、形式和采集方法等。)、“修復治療”(藥物的炮制方法)、“氣味”(說明藥物的性質)、“主治”(說明藥物的作用)、“發明”(描述前人和自己對所用藥物的臨床經驗和藥理論述)。作者壹方面將藥物與方劑緊密結合,提倡實用性;另壹方面,藥方是以藥為基礎,依附於病的。因此,本書發展和界定了中國古代藥學著作的標準體例和結構。《本草綱目》不僅是壹部藥物學巨著,也是壹部詳細的植物學、動物學和礦物學專著。本書記載了65,438+0,094種植物,對其品種、形狀、氣味、藥用功能等進行了詳細的描述,並附有詳細的插圖,為植物標本的收集、鑒定、分類和比較提供了寶貴的資料。此書記載了445種動物藥物,其分類完全符合由低到高的發展過程。他對環境對動物的影響,動物的遺傳和變異等都有壹些觀察和描述。此外,本書還記載了276種礦物,其中對許多金屬或化合物的來源、顏色、鑒別和開采方法都有詳細的描述。《本草綱目》完成後,李時珍想呈獻給朝廷。萬歷二十壹年(1593),李時珍去世,享年76歲,此書未能及時呈上。“時間問題,國史之神下詔,買書。其子建元獻父遺及書,天子榮,命刊於世。當然,士大夫們有他們的書。”《本草綱目》自萬歷二十四年(1596)第壹版在金陵問世以來,這部1.9萬字的巨著已再版印刷50余版。在這本書的影響和啟發下,出現了大量的本草著作,如清代的《本草綱目》、的《本草綱目集》、陸之儀的《本草綱目》、劉若金的《本草敘錄》、沈的《食本草匯編》、張路的《本草綱目》等。

《本草綱目》不僅在中國影響深遠,在世界上也有很大影響。早在公元1607年,該書就傳入日本,並多次再版供人們研究學習,以至於很快出現了不同的研究學術派別。這本書也很早就流傳到琉球、朝鮮、越南。到了18、19世紀,《本草綱目》又開始引起歐洲人的註意,被翻譯成英、德、拉丁語、法語、俄語等多種語言出版。

李時珍壹生著作豐富,除《本草綱目》外,還有《湖畔脈學》、《奇經八脈論》、《脈策考辨》、《五臟圖論》、《三焦柯南》、《命門論》等。他不僅是藥劑師,還是醫學家。在醫學上,從基礎理論到臨床,他在前人的基礎上又有了新的進展。他的《靈虎脈》在王叔和《脈經》二十四脈的基礎上,增加了三種脈象,使中醫脈象增加到27種,並對每壹種脈象進行了生動的描述,極大地普及了脈象知識,提高了醫學臨床質量。直到近代,這本書仍被視為中醫最重要的教材。他的《奇經八脈考》揭示了奇經八脈的病機和辨證的基本情況和規律,從而使中醫經絡理論成為壹個系統而完整的獨特理論體系的壹部分,至今仍在中醫學術領域占有重要地位。通過長期的研究,他的《五臟圖論》、《命門考》、《命門三角柯南》對中醫脈學中許多有爭議的問題發表了自己的見解,為中醫脈學做出了獨特的貢獻。《臨湖醫案》和《臨湖簡方》是方書的醫案專著,是方書臨床實踐的成功記錄,也是我國早期著名的醫案和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