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劉傳,原題為《命運對錢柳詩歌的壹種解讀》,是陳寅恪先生留給我們的最後壹部作品,也是醞釀時間最長、篇幅最長、體例最全的壹部。全書80萬字,1953屬草,1963完成,但寫出來前後用了十年。而且在失明、體力下降的極其困難的情況下,由王老師口述,助手黃軒女士錄成冊。
三、《劉別傳》中所描寫的劉是明末清初的名妓,嫁給了錢。陳寅恪高度評價劉的“民族獨立精神”,為此“情不自禁落淚”。然而,劉《別傳》的寫作動機至今仍是壹個謎。陳寅恪說:“世人所傳誦的河東君(劉)的事實,多半是不真實的,是有所遮掩的。今撰此書考河東君背景,取牧事跡者附之。”何靈秀認為,“第五章《復明運動》其實才是全書的主旨。”陳寅恪在《劉別傳》中寫道:“我壹生所學,不過是白骨。年底,因詩被斬首。幸梅花笑在壹起,嶺南八年留。”
第四,劉,明末清初人,出身貧寒。他早年被賣到壹個官家,後來成了妓院。他不僅漂亮,而且擅長詩歌和音樂。他擅長寫字畫畫,桀驁不馴,俗不可耐。他敢於追求生活中的幸福,他遠勝於中國歷史上的官員和貪官汙吏。他是壹個罕見的奇怪的女孩。
5.陳寅恪,20世紀的學術大師,通古今,通中外。他令人肅然起敬,不諂媚時代習俗。他在當時的政治、政爭中超脫、獨立,維護了自己。他真的是中國少有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