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三江情 同學夢

三江情 同學夢

三 江 情 同 窗 夢

文/何彩雙

七月流火,時至初秋,建三江 旅遊 勝地仍是車水馬龍,遊人絡繹不絕。受好友盛情之邀,在壹個艷陽高照的早晨,各路同學驅車來到聞名遐邇的黑龍江省東北部三江平原腹地,有著重要商品糧基地“中國綠色米都”之稱的建三江農管局七星農場。上午10時,同學們分別從各個不同的區域和城市匯聚到建三江火車站。建三江,寬闊的街道四通八達,標準的柏油路面,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與主要街道的街心公園和綠化帶互相映襯著。穿過市區,我們看到的是賞心悅目的新興城鎮繁榮景象。同學帶我們直接去了我國唯壹的、標準的“北大荒精準農業農機中心”,偌大的院子裏,陳列、擺放著各式各樣的大型的、大馬力的、比較原始的農業機械設備和新型的農機產品:農用飛機,型號不同的拖拉機,大型犁耙、收割機等等。

那高高大大的拖拉機,我們很費力才上得去,只為嘗試壹下當年女拖拉機手的感覺,這裏當年的大小物件可都是貨真價實的。我想,它們之中不乏當年開發北大荒時立過汗馬功勞的吧。此時,我眼前仿佛展現出了千軍萬馬熱火朝天開荒種田的壯觀景象……農業 科技 園區大棚裏面有許多蔬菜瓜果,樹上成熟的香蕉和粉紅的蟠桃十分可愛、誘人,真想摘下來嘗壹嘗。想不到這裏還有我在南方所看到的壹些植物,不由得叫人感嘆,這裏既溫馨又豐富多彩。建三江原為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駐紮之地,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初期,王震將軍率領十萬轉業官兵來到這塊神奇的未被開墾的黑土地上開荒種地,後又有支邊青年和大學生的加入。經過幾代人的努力,硬是把“北大荒”變成了“北大倉”。使這片至今在地圖上沒有標識的城鎮和亙古荒原變成“中國綠色大米·水稻之鄉”。展館內,我們看到了許多珍貴的 歷史 圖片,王震將軍燃第壹把火燒荒的照片就在展廳陳列著。通過參觀,我們了解了建三江的 歷史 變遷及多年來特色農業的發展。展館的背後是壹馬平川的微微泛黃的稻田,能工巧匠在稻田裏用黑褐色的稻菽種出了醒目的七顆星,上面的黑體字“三江情七星夢”,真的很有創意!

在寒地黑土水稻園區,我們走進田間,和已經垂下頭去的稻穗親吻著,留下了珍貴的鏡頭。同學熱情好客,非常大氣,照顧得十分周到,讓我們大家的心裏感覺甜甜的、暖暖的。晚飯後,夜幕降臨在塞北糧都場部廣場上,晚風習習,已有幾份涼意,華燈初照,綠樹環抱的寬敞的廣場上,農場文藝界的幾位朋友與我們多年不見的同學歡聚在壹起唱歌跳舞,我的壹曲《梨花頌》贏得熱烈掌聲,仿佛換發了青春,回到了大學時代的校園,想起同學情和同桌的妳,讓我們在激動、興奮、愉快的氣氛中,度過了壹個美好的夜晚。第二天,我們在賓館吃過早飯就出發了,壹路上看到的幾乎都是稻田。途中,我們來到了壹個地方——“萬畝大地號”,這裏,說的是二道河子農場。哇塞,滿眼望去,何止是沃野千裏啊!那即將成熟的水稻,壹望無際,長勢喜人,壹派豐收的景象,這不能不讓人感慨:當年開發北大荒的決策是多麽的英明啊。

我們繼續前行,目的地是黑瞎子島,也叫熊瞎子島。黑瞎子島是中國最東端的領土,地處黑龍江、烏蘇裏江匯合處,是兩江主流沖刷而成,有幾十個島嶼和沙洲,面積300多平方公裏。島上生長著柳樹、榆樹、楊樹、柞樹和牧草,島周圍水域盛產大馬哈魚、鱘鰉魚等多種魚類。島上棲息著大量的珍稀野生動物,有丹頂鶴、黑鶴、鴛鴦、鴻雁、棱皮龜等等。黑瞎子島平均海拔40米,地勢平坦。是國家自然保護區。在大陸版圖的雞冠上,是我國最早見到太陽的地方。我們沿著綿延數公裏的木制棧道,盤桓島中,平靜、清澈、溫暖的水中,荷花與不知名的花片片可見,偶爾,遠處有魚兒跳躍,泛起漣漪。水中,岸邊,花草樹木的倒影交相輝映,構成了壹幅幅美麗的畫卷……東極廣場是黑瞎子島 旅遊 名鎮的重點景區之壹,占地3.6萬平方米。有河口廣場、太陽亭、遊廊、極標、華表、水榭、界碑、四極文化墻、中國地圖、入口文化石、遊船碼頭、漢白玉圍欄等諸多可觀之處。東極極標雕塑高39.5米,巨大的古篆體的“東”字與象征太陽的金色球體組成的雕塑,很醒目的屹立在江河匯合處,從哪個方向望去,都是“東”字托舉著太陽的藝術形象。東極廣場是我國陸地領土最東端的地標性景觀,也是看東方第壹日出的最佳之地。東極寶塔,現實版“定海神針”,建築藝術的曠世珍品,極具漢唐風格。塔基墻面的浮雕給我們展示了從女媧補天、伏羲畫卦、堯舜德治到辛亥革命、開國大典等壹幅幅 歷史 畫卷,告誡人們不忘 歷史 。廣場布設60根青石盤龍浮雕柱,周邊的56根代表56個民族,有4根擎天精雕龍柱設置在塔基四角,廣場兩個極點分別布設象征長壽的龜和代表祥瑞的麒麟精雕。離開東極廣場,我們的車開往勤得利農場方向,因晚上需下榻於此。勤得利農場,環境優美,景色宜人,主人熱情好客。接待我們的是同學的兩位好朋友。在這裏他們把我們當做貴賓壹樣招待。這讓大家很是感動,不由得心裏又暗暗地佩服我們同學壹回。我們的晚餐十分豐富,三江特產魚類應有盡有,大家無拘無束地享用著美酒佳肴。走了壹天路的我們,在舒適、寬大、整潔的房間裏,甜美地睡了壹個晚上。壹覺醒來,不覺已是清晨。天公不作美,外面竟然下起了蒙蒙細雨。站在樓上,遠遠望去,長滿郁郁蔥蔥樹木的山頭上,雲霧升騰,聚了散了,散了聚了,飄忽不定,煞有氣魄。賓館右側緊挨著的是壹條寬闊的河,那河水慢悠悠地向前流淌著。河面上不時有幾只水鳥忽高忽低地盤旋、掠過,想必是欲啄食水中的魚蝦吧。煙雨迷蒙中,展現在眼前的是壹幅神奇、美麗的畫面,有誰不想走進畫中去呢!都說江南風景如畫,我在江南也呆過壹年多的時間,我看這裏的景色不亞於江南,那壹忽兒,我陶醉了,真想永遠在這裏住下去……

車在北大荒魚展館前停了下來。魚展館裏,我們看到了許多魚類的標本,有的快兩米長了,如果在水裏遇到這種活魚,非嚇得趕緊逃跑不可,因為它們長著密密麻麻尖尖的牙齒,怕會撕開妳的皮肉的。在這裏我們認識了很多種魚,也了解了建三江有哪些魚類特產。從魚展館出來,我們就去了街津口赫哲族的民族村。街津口是赫哲族集居地,赫哲族是我國人口最少的民族之壹,是女真族的後裔。赫哲人世代以三江為家,漁獵為主,形成了獨特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民族村裏有民族博物館,博物館收藏了赫哲族歷代出土的文物、手工制品(有色骨制品、木刻、樺樹皮縫制品)和生產工具等等。在那裏我們了解到勤勞的赫哲人自古以來,就在富饒的天然漁場和逐獵之地——三江沃野,山水縱橫的三江平原上,世世代代繁衍生息。他們曾經過著“棒打樟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鍋裏”的富庶生活。在民族村,我們還了解就赫哲族人過去的衣食住行。他們用魚皮、麅子皮、鹿皮制衣;他們以魚肉、獸肉為食;以木刻楞、尖頂窩棚、地窨子當房屋;以狗拉雪橇為主要交通工具。更為重要的是我們在這裏邊了解了赫哲族的經濟 社會 、文化藝術、婚俗、食俗、節日慶典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內容。 赫哲族先民認為,日月山川都有神靈主宰,因而去崇拜。赫哲族信仰薩滿教,相信萬物皆有靈。我小時候看到過幾次“跳大神”的,聽老人們講,這個就源於薩滿教。民族村裏壹處小房子中的塑像就具體展現了這壹宗教形式。走進民族村,我們仿佛走進了遠古時代……從街津口出發,我們直接奔向三江口而去。“三江口”位於同江城東北4公裏。是東北地區著名的自然奇觀之壹。黑龍江、松花江兩江匯合後俗稱“混同江”,形成三汊口,故名為“三江口”。站在江岸,放眼遠眺,只見墨綠色的黑龍江自西向東平緩而坦蕩地流著,黃色的松花江與黑龍江匯合後的江水洶湧澎湃,兩條江水色分明,東流數十裏不混。兩江匯合後,水勢驟增,江面開闊,水天壹色,洪波湧起,氣象萬千,極為壯觀!江水不住地拍打著江岸,發出“啪啪”的聲響。岸邊的小船不停地隨著江水起伏搖蕩。江中的小島在茫茫的水波中時隱時現,縹緲之間,真好似仙境壹般。啊,我多想變成壹只鳥兒在那上空翺翔!我們戀戀不舍地離開了三江口,即將結束這次旅行。火車站臺上,同學們含著熱淚依依惜別,列車緩緩地開動了,車箱內和站臺上的同學揮著手中的紗巾,招手致意,為了下壹個目標,我們再相會。

作者簡介:何彩雙,遼寧沈陽滿族正黃旗人。筆名:熙瑩、海寶蕓。本科學歷,2000年2月,獨立撰寫的教學論文收錄在《全國基礎教育論文集》裏,中學高級教師,佳木斯市作家協會會員,樺南縣作家協會會員。喜愛書畫、歌唱、彈琴 ,自幼酷愛文學,勤於寫作 。習作有中、長篇小說,電影文學、詩詞、散文、民間故事等。八十年代開始在《七臺河日報》、《經稅周報》等報刊上發表詩歌、散文等作品。1982年參加了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舉辦的《文學青年》創作學習班,《如此買賣》、《我的老師》、《圓明園悼》、《遊上海世博園》、《詠西湖》、《徐錫麟贊》、《蘇東坡》《尋常歲月》、《碧水東流》、《春花何處開》、《三江情 同窗夢》等作品發表在《中國作家在線》等網絡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