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宗在藩邸時,樂民間清明節鬥雞戲。及即位,治雞坊於兩宮間,索長安雄雞金毫鐵距、高冠昂尾千數,養於雞坊。選六軍小兒五百人,使馴擾教飼。上之好之,民風尤甚,諸王世家、外戚家、貴主家、侯家傾帑
破產市雞,以償雞值。都中男女,以弄雞為事,貧者弄假雞。
《東城老父傳》中的賈昌,在少年時代就是因為善於馴養鬥雞,得到了玄宗的寵信,身價驟增,人呼“神雞童”。時人歌詠道:“生兒不用識文字,鬥雞走馬勝讀書。賈家小兒年十三,富貴榮華代不如。能令金距期勝負,白羅繡衫隨軟輿。父死長安千裏外,差夫持道挽喪車。”《東城老父傳》雖是傳奇小說,發映的卻是開元、天寶年間的社會真實。杜甫《鬥雞》詩雲:“鬥雞初賜錦,舞馬既登床。簾下宮人出,樓前禦柳長。”李白《古風》詩雲:“路逢鬥雞者,冠蓋何輝赫。鼻息於虹霓,行人皆怵惕。”都反映了唐代統治者對鬥雞之戲的沈湎。
稿件來源:韋明鏵
“諸凡競技能、較短長之事,古今多稱曰‘戲’。”這是錢鐘書先生的意見。因此,“鬥雞”亦可以稱作“雞戲”。《管錐編》第壹冊第壹九五頁說:“《史記》‘博戲馳逐,鬥雞走狗,作色相矜,必爭勝’,雞‘鬥’焉而人以為‘戲’耳。”即是此意。
鬥雞之戲,來源甚久。《左傳·昭公二十五年》雲:“季、郈之雞鬥,季氏介其雞,郈氏為金距。”時在公元前517年。季平子、郈昭伯是春秋末期魯國的貴族,他們在鬥雞時,又是“介雞”,又是“金距”,都把雞武裝到了牙齒。《戰國策·齊策》雲:“臨淄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擊築彈琴、鬥雞走狗、六博蹋鞠者。”這是齊宣王向縱橫家蘇秦炫耀齊國繁盛的話。齊人雖未必都鬥雞,但至少齊國有鬥雞之戲。說到鬥雞,和“孔子聞韶”也有些關系。今臨淄韶院村有壹處規模不大的淡灰色仿古建築,門內北墻正中,鑲嵌著壹方石碑,隸書大字題曰“孔子聞韶處”,系清朝宣統三年(1991)所立。石碑左右分嵌兩方石刻,比碑略小。左邊壹塊為“舞樂圖”——上刻二人席地而坐,壹人執管橫吹,另壹人端坐正視,似乎全部心神沈入美妙的藝術境界中,當是孔子在欣賞音樂;下刻兩個美女,長袖飄帶,翩翩起舞。右邊的石刻為“韶樂及子在齊聞韶”簡介。據《臨淄縣誌》記載:韶院原名棗院村,因村人掘地得壹古碑,上書“孔子聞韶處”,後又於附近地下得石磐數枚,遂易村名。因舊碑石年深日久,字跡已磨滅不清。父老恐古跡湮沒,盛事無傳,於宣統年間闔莊又重立了現存的“孔於聞韶處”石碑。孔子來齊聞韶的記載見於《史記·孔子世家》。公元前517年,孔於三十五歲時,魯國上卿季平子與郈昭伯因為鬥雞發生了爭執,得罪了魯昭公,昭公率師攻打季平子。季平子便約同魯國的另外兩個大家族盂氏和叔孫氏,三家***同攻擊魯昭公。結果,魯昭公師敗,逃奔齊國,被安置在乾侯。因魯國發生內亂,孔子投奔齊國,在高昭子家做了家臣,想通過高昭子關系去見齊景公。這期間,孔子“與齊太師語樂,聞韶音,學之,三月不知肉味”,並稱贊韶樂:“盡美矣,又盡善也!”韶樂是距今四千多年前舜時的音樂,春秋時期仍能演奏的國家已經很少,如今韶樂內容早已失傳,但孔子聞韶處依然存在。而如果沒有“鬥雞”壹事,也就不會有“孔子聞韶”壹典了。
在《莊子·達生》裏,記載了壹個馴雞能手紀渻子為周宣王馴練鬥雞的故事:
紀渻子為王養鬥雞。十日而問:“雞已乎?”曰:“未也,方虛驕而恃氣。”十日又問,曰:“未也,猶應向景。”十日以問,曰:“未也,猶疾視而盛氣。”十日又問,曰:“幾矣,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者,反走矣。”
紀渻子認為,比賽用的雞必須完全去掉虛驕和意氣,見到其他雞的影子應視而不見,對於敵方不怒目而視和盛氣淩人,看起來像木雞壹樣靜寂淡漠,這樣才算是德性完美。如此毫無好勝之心的雞,才能夠無所不勝。此中不但有馴練鬥雞的豐富實踐經驗,而且包含著深刻的哲理。
紀渻子是為周宣王馴練鬥雞的,這表明周宣王是壹個酷愛鬥雞得國王。周宣王名姬靜,為周厲王之子,厲王在位時被立為太子。國人暴動時,他聞聲逃入召公府宅避藏。國人發現,趕來包圍了府宅,要召公把他交出來。召公竭力勸說國人饒恕太子,國人不允,擁入宅中搜捕。召公趕入內室,命他自己的兒子與太子對換服裝,忍痛將兒子推出來交給了國人。國人不辨真假,當即將假太子打死後離去。於是,姬靜就冒充召公的兒子隱藏了下來。厲王病死後,周公、召公利用迷信平服了民怒,扶姬靜繼位。姬靜經歷過患難,以父王的下場為戒,在繼位初期能虛心謹慎,勤理國政。在政治上,他不獨斷專行,有事同臣下商議。當時鑄的壹件銅器“毛公鼎”上記載著他的話,說凡他發出的政令,必須有毛公的簽字才有效。他又整頓吏治,申令各級官吏不得貪財、酗酒、欺壓百姓。在經濟上,他取消了厲王時期的專利政策,放寬對山林川澤的控制。他壹上臺就宣布廢除奴隸制的籍田制,允許將公田分給奴隸耕種而收取實物。在軍事上,為了解除自西周中期以來四周少數民族不斷內犯的軍事威脅,也為了轉移國內視線,他重振軍旅,命令大臣統兵征伐四周的敵人。他還效法周武王、周成王分封諸侯,以拱衛王室。他將弟弟友封於鄭,就是日後的鄭國;將舅舅申伯封於謝,稱為申侯。這些措施暫時緩和了內外矛盾,周王朝的統治呈現出壹時鞏固的現象,被史家稱為“宣王中興”。其實,在中興的表面現象下面,周王室的各種社會矛盾仍在發展。有的諸侯這時已不肯出力拱衛王室,有的甚至起兵叛亂。姬靜傾全國兵力進行抵抗,王師卻懼怕敵人面畏縮不前。最後不得不借助壹些諸侯的力量,才勉強取勝。到了姬靜在位的後期,對外戰爭屢遭失敗。公元前789年,王師伐姜戎,戰於千畝(今山西省介休縣南),王師喪失殆盡,姬靜幾乎被俘。姬靜到了晚年,漸漸固執已見,不納忠諫。為了顯示自己的威風,他硬逼魯國廢長立幼。魯人不服,他就興兵討伐,使魯國幾世陷於混亂,並且破壞了周朝傳位於嫡長子的宗法制度,引起了同姓諸侯間的不睦,諸侯們對姬靜更加不滿。在君臣之間,他也變得專斷無理。有壹次,大夫杜伯為了壹件小事觸怒了姬靜,姬靜就下令殺死了他。後來流傳開壹種說法,說姬靜打獵時,忽然看見杜伯身穿紅衣,頭戴紅冠,手持紅弓,搭上紅箭,射殺了姬靜。這自然不足信。估計姬靜可能是死於中風,或由於征戰失利,憂郁而死。但無論怎麽說,周宣王在鬥雞史上,還是壹個重要的人物。紀渻子對周宣王談論的“鬥雞哲學”,很可能是影射當時的政治、軍事鬥爭的。
漢代人把鬥雞視為重要的消閑方式。《漢書·食貨誌》說,漢代“世家子弟富人或鬥雞走狗馬,弋獵情戲”,可見鬥雞在漢代是壹種常見的遊戲。現在從考古出土的漢代石刻、畫像磚上,能夠見到各種鬥雞圖,可以說是當時社會生活的真實寫照。漢代的鬥雞風俗,還可以由下列材料見之。葛洪《西京雜記》卷二載,劉邦的父親愛好鬥雞,劉邦為使父親快樂,特地在長安按家鄉原樣重建新豐,並把那些鬥雞的老友也都遷到了長安來:
太上皇徙長安,居深宮,淒愴不樂。高祖竊因左右問其故,以平生所好,皆屠販少年,酤酒賣餅,鬥雞蹴鞠,以此為歡,今皆無此,故以不樂。高祖乃作新豐,移諸故人實之,太上皇乃悅。
另外,《西京雜記》卷四又載:“成帝時,交趾越雋獻長鳴雞,……長距善鬥。”應是漢家天子有鬥雞之好,才有異域人貢獻善鬥之雞。
南北朝時,局勢盡管動蕩,鬥雞並未稍停。梁朝蕭綱《鬥雞》詩中把鬥雞當作春遊的最佳節目:“歡樂良無已,東郊春可遊。”陳朝褚玠《鬥雞東郊道》詩中描寫當時鬥雞的情景是:“錦毛侵距散,芥羽雜塵生!”後周王褒《看鬥雞》壹詩興奮地形容了鬥雞的激烈場面:“躞蹀始橫行,意氣欲相傾。妒敵金芒起,猜群芥粉生。入場疑挑戰,逐退似追兵。誰知函谷下,人去獨開城。”
唐代是鬥雞之風特別盛行的時代。其重要原因,是唐玄宗李隆基酷愛此戲。唐人鄭處誨《明皇雜錄》卷下說,玄宗設宴時,“府縣教坊大陳山車旱船、尋幢走索、丸劍角抵、戲馬鬥雞。”鬥雞之人常常得寵,同書卷上提到,“王鉷之子準為衛尉少卿,出入以鬥雞侍帝左右”。關於這方面的情況,唐人陳鴻祖在《東城老父傳》中說得最生動詳細:
玄宗在藩邸時,樂民間清明節鬥雞戲。及即位,治雞坊於兩宮間,索長安雄雞金毫鐵距、高冠昂尾千數,養於雞坊。選六軍小兒五百人,使馴擾教飼。上之好之,民風尤甚,諸王世家、外戚家、貴主家、侯家傾帑破產市雞,以償雞值。都中男女,以弄雞為事,貧者弄假雞。
《東城老父傳》中的賈昌,在少年時代就是因為善於馴養鬥雞,得到了玄宗的寵信,身價驟增,人呼“神雞童”。時人歌詠道:“生兒不用識文字,鬥雞走馬勝讀書。賈家小兒年十三,富貴榮華代不如。能令金距期勝負,白羅繡衫隨軟輿。父死長安千裏外,差夫持道挽喪車。”《東城老父傳》雖是傳奇小說,發映的卻是開元、天寶年間的社會真實。杜甫《鬥雞》詩雲:“鬥雞初賜錦,舞馬既登床。簾下宮人出,樓前禦柳長。”李白《古風》詩雲:“路逢鬥雞者,冠蓋何輝赫。鼻息於虹霓,行人皆怵惕。”都反映了唐代統治者對鬥雞之戲的沈湎。
玄宗之外,文宗、僖宗也愛好鬥雞。趙璘《因語錄》卷壹記道:“文宗……賞觀鬥雞,優人稱嘆:‘大好雞!’上曰:‘雞既好,便賜汝。’”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壹記道:“僖宗皇帝好蹴踘,鬥雞為樂。” 唐文宗李昂,初名李函,是唐穆宗的二子,被宦官立為帝後改名為李昂。他在位間,去奢從儉,勤於政務,期成名君。但既受制於宦官,又受制於朋黨,又再受制於籓鎮,郁郁而終。公元873年,唐懿宗病死,宦官劉行深、韓文約立唐懿宗少子普王李儇為皇帝,這就是唐僖宗。唐僖宗即位時才十二歲,政事都由宦官和朝官處理,南北司的矛盾和鬥爭自然更加激烈。唐僖宗當普王時,和小馬坊使宦官田令孜最好。唐僖宗即位後,擢升田令孜為神策軍中尉。田令孜恃寵橫暴,把持大權,而唐僖宗專事遊戲,把政事全交給田令孜,還稱他為“阿父”。文宗、僖宗兩個皇帝都愛好鬥雞,顯然在政治上都沒有大作為。
因為唐代鬥雞的影響巨大,人們甚至以此來比喻那些兇惡的人。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卷下《索鬥雞》條說:“李林甫為性狠戾,不得士心,每有所行之事,多不協群議,而面無和氣。國人謂林甫精神剛戾,常如‘索鬥雞’。”
宋人鬥雞之風不減前人,但是風氣漸從王公貴族普及至民間。梅堯臣《晚泊觀鬥雞》詩雲:“舟子抱雞來,雄雄峙高岸。”是說壹般的船夫都愛好鬥雞。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八說,民間社火演出的百戲,有“跳索、相撲、鼓板、小唱、鬥雞”,更表明了鬥雞的民眾性。
宋人還用竹雞來相鬥取樂。永亨的《搜采異聞錄》卷壹、洪邁的《容齋隨筆》卷十三《蟲鳥之智》條,都曾記載說:“竹雞之性,遇其儔必鬥。捕之者掃落葉為城,置媒其中,而隱身於後操網焉。激媒使之鳴,聞者隨聲必至,閉目飛入城,直欲前鬥,而網已起,無得脫者。蓋目既閉,則不復見人。”
關於古代鬥雞的具體情況,壹般的史籍記載往往比較粗略,唯有南宋人周去非在《嶺外代答》卷九《鬥雞》條中寫得具體詳實:
芥肩金距之技,見於傳而未之睹也。余還自西廣,道番禺,乃得見之。番禺人酷好鬥雞,諸番人尤甚。雞之產番禺者,特鷙勁善鬥。其人飼養亦甚有法,鬥打之際,各有術數,註以黃金,觀如堵墻也。
凡雞,毛欲疏而短,頭欲豎而小,足欲直而大,身欲疏而長,目欲深而皮厚。徐步眈視,毅不妄動,望之如木雞。如此者,每鬥必勝。
人之養雞也,結草為墩,使立其上,則足常定而不傾。置米高於其頭,使聳膺高啄,則頭常豎而嘴利。割截冠緌,使敵雞無所施其嘴。剪刷尾羽,使臨鬥易以盤旋。常以翎毛攪入雞喉,以去其涎,而掬米飼之,或以水噀兩腋。調飼壹壹有法。
至其鬥也,必令死鬥,勝負壹分,死生即異。蓋鬥負則喪氣,終身不復能鬥,即為鼎實矣。然常勝之雞,亦必早衰,以其每鬥屢濱死也。鬥雞之法,約為三閑:始鬥少頃,此雞失利,其主抱雞少休,去涎飲水,以養其氣,是為壹閑;再鬥而彼雞失利,彼主亦抱雞少休如前,養氣而復鬥,又為壹閑;最後壹閑,兩主皆不得與,二雞之勝負生死決矣。雞始鬥,奮擊用距,少倦則盤旋相啄。壹啄得所,嘴牢不舍,副之以距。能多如是者必勝,其主喜見於色。
番人之鬥雞又乃甚焉,所謂“芥肩”、“金距”,真用之。其“芥肩”也,末芥子糝於雞之肩腋,兩雞半鬥而倦,盤旋伺便,互刺頭腋下,翻身相啄,以有芥子能瞇敵雞之目,故用以取勝。其“金距”也,薄刃如爪,鑿柄於雞距,奮擊之始,壹揮距,或至斷頭。蓋“金距”取勝於其始,“芥肩”取勝於其終。季孫於此能無怒耶?小人好勝,為此兇毒,使微物不得生,自三代已然。
這壹段話,對於我們了解古代的馴雞、鬥雞,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所謂“芥肩”、“金距”,平時不易明白,至此恍然大悟。不過,“芥肩”又作“介肩”,關於“介”字,在古籍中有二解:壹作“介”,介甲之意,即給雞穿上介甲以保護自己;壹作“芥”,芥末之意,即在雞翅內摻以辛辣的芥末,以刺痛對方的眼睛。從不同的文獻來看,二解似乎均能成立,介甲和芥末都可能是古代鬥雞時采用的戰術。
元、明、清三代,鬥雞之風壹直相傳 。元人楊維楨《鬥雞行》雲:“兩雄勇銳誇匹敵,老距當場利如戟。”雞距上似乎仍然帶有利器。明人張岱《陶庵夢憶》有《鬥雞社》條雲:“天啟壬戌(1622)間好鬥雞,設鬥雞社於龍山下。”這個“鬥雞社”不知是不是鬥雞史上惟壹的組織,其全文如下:
天啟壬戌(1622)間好鬥雞,設鬥雞社於龍山下。仿王勃《鬥雞檄》,檄同社。仲叔秦壹生日攜古董、書畫、文錦、川扇等物與余博,余雞屢勝之。仲叔忿懣,金其距,介其羽,凡足以助其腷膊敪咮者,無遺策。又不勝。人有言徐州武陽侯樊噲子孫,鬥雞雄天下,長頸烏喙,能於高桌上啄粟。仲叔心動,密遣使訪之,又不得,益忿懣。壹日,余閱稗史,有言唐玄宗以酉年酉月生,好鬥雞而亡其國。余亦酉年酉月生,遂止。
從這段文字,可以了解明人對於鬥雞是如何看重!
清人也好鬥雞。清人李聲振《百戲竹枝詞·鬥雞》雲:“佳者名‘九觔黃’,尤耐鬥。”又,陳淏子《花鏡·雞》雲:“另有壹種鬥雞,似家雞而高大,勇悍異常,諸雞見之而逃。其相,以冠平爪利者為第壹。每鬥,雖至死不休,好事者畜之,於深秋開場賭博。先將兩雞形狀,審得大小相當,方放入圍場,聽其角鬥,每以負而叫走者為敗。”不知此種雞是否即“九觔黃”。
中國各地都有鬥雞,民間並產生了中原鬥雞、漳州鬥雞、吐魯番鬥雞、西雙版納鬥雞等“中國四大鬥雞”之說。中原的鬥雞,以“開封鬥雞”尤為出名。從北宋至近代,開封的鬥雞活動壹直盛行於民間。鬥雞愛好者,在開封俗稱“玩鬥雞”。玩鬥雞的人,多愛練武,又愛喝酒,義氣深重,紀律嚴明。他們有壹種不成文的傳統,即“論道不論親”。如果有人真正愛雞,通過朋友介紹可以無償贈送,但必須遵守幫規,即鬥雞只能自養而不能轉讓,更不能與其它雞交配繁殖。如果中途因故不能繼續餵養,須將原雞送回或自己殺吃,而雞頭、雞爪則必須送還原主,以示信義。如果不是愛好者,只是為別人尋求,那麽即使是至親好友,也是空費口舌。所以玩鬥雞者對行外人是寧舍千金,不舍壹蛋,更不要說雞了。開封人愛雞的程度,誇張的說法是“視雞如子”。雞的冷暖和營養,時刻牽掛著主人的心。雞的飼料要淘了壹遍又壹遍,雞的臥處要用篩細的煤渣鋪成,冬季常做布罩為雞保暖,甚至將雞揣在自己懷裏。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保持雞的健壯體格,使其具有勇往直前的戰鬥力。開封鬥雞的特點是雞種純,選種十分嚴格。鬥雞的父是誰,母是誰,它的前五輩人們都會精心記住。選種時,絕對不允許近親交配。人們餵養鬥雞的目的是為了“鬥”,所以除了選種有嚴格的標準和要求外,在餵養和訓練上也有獨特的管理方法。開封鬥雞行家的經驗認為,如果有好品種的鬥雞,不註意餵養和訓練,它將永遠鬥不出好的水平。訓練鬥雞是很有趣的。每日黎明,開始“攆雞”,雞子在前人在後,速度由慢到快,時間由短到長,然後使之休息,飲水。上午十點左右,再放雞“散步”,讓其自由活動。十二點左右“餵食”,飽食後入罩休息。到下午三四點鐘再進行第二次“散步”,壹小時後再進行“訓雞”,讓雞作跳罩、蹲腿等各種姿勢。晚上天黑前,加餐“補食”。這樣的訓練可使鬥雞筋骨強壯,兩腿有力,動作敏快,以利於打鬥。每年農歷正月初二,是鬥雞比賽的日子。農歷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四,也是鬥雞的好時候。除正月初二外,二、三、四月的比賽時間都不固定,壹般都選在月初第壹個星期天。日子選定後,就要選擇鬥雞坑了。所謂“鬥雞坑”,是因鬥雞的場地低於四周地面而得名。開封的“鬥雞坑”,從清末到民國壹直在北部裏城東門以外的廣場上。現在,多在龍亭公園、鐵塔公園和相國寺內。每次鬥雞比賽時,鬥雞坑觀者甚眾,熱鬧異常。鬥雞坑的主持人叫“雞頭家”或“雞頭”。雞頭是鬥雞勝負的裁判員與組織者。雙方鬥雞,先由雞頭說合,然後互相看雞,叫做“搬眼”。原則是:個頭、體重、雞齡基本相同的才能相鬥。雞頭發令:“拉雞!”雙方抱雞入場。雞頭再令:“預備!”雙方各抱雞蹲於圈內,兩雞雞頭相照。雞頭喊:“撒雞!”雙方同時放手,退出場外。鬥雞時,每壹刻鐘為壹盤。鬥過壹兩盤之後,經雙方或壹方要求,雙方可以把雞抱起,用毛巾浸濕,把雞頭和雞喙內的淤血洗凈,在冷敷其胸腹與兩翅之下,以利於恢復疲勞、繼續戰鬥。鬥雞坑有壹條規矩,就是不論鬥雞如何精彩,都不準拍手叫好,以免生事。在南方,“漳州鬥雞”聲名遠播,歷史悠久。“漳州鬥雞”是以角逐為主要目的的玩賞型雞種,具有精幹結實、敢打善鬥等特點。據《中國家禽品種誌》載,漳州鬥雞與中原鬥雞、吐魯番鬥雞、西雙版納鬥雞並稱為“中國四大鬥雞”,農業部已經將其列入國家級家禽資源保護品種。漳州鬥雞主要分布於漳州薌城區,目前全區存欄數在兩萬羽以上。據《薌城區誌》記載,明清時期漳州已盛行鬥雞。歷史上的漳州鬥雞,在對外交流比賽中多次豎過“無敵牌”,享譽臺灣、香港及東南亞壹帶。近年來,有關方面舉辦漳州鬥雞的“雞王爭霸賽”,比賽期間,觀眾雲集,轟動省內外乃至港澳臺地區和東南亞壹帶。其間,還成立了漳州鬥雞同業公會,河南開封鬥雞協會專門發來賀電。次日,漳州鬥雞網站正式開通,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第壹個鬥雞資訊網。漳州鬥雞以“烏雞紅冠”為上品,與其他鬥雞相區別,其頭部有小耳封,從喉部到嘴部有壹條垂肉。今印尼、菲律賓、泰國等東南亞壹帶華人仍盛行鬥雞,據傳是漳州人遠走南洋謀生時傳播出去的。民國期間,漳州盛行鬥雞,成為群眾的壹種喜好,很多鬥雞愛好者對鬥雞繁育、飼養、訓練已有壹套較為完整的經驗,並形成壹些鬥雞競技比賽規則。現有的漳州鬥雞是清末、民國以來,由本地鬥雞和番鬥雞雜交混種衍化,前後歷史將近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