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名丘,字仲尼(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子逝世時,享年73歲。孔子是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春秋末期魯國人是儒家學派創始人。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壹,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
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其人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隨著孔子影響力的擴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壹度成為和中國祖先神祭祀同等級別的“大祀”。
擴展資料
孔子仁的思想主要內容包括成為“聖人”和“仁人”的道德理想,認為“仁”具有最高的道德價值,“誌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生以成仁”。他重視道德修養,強調自身的努力,即“為仁由己”,“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人至矣”。
要求人們“誌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他提出了壹系列修養方法,如反求諸己;壹日三省等。孔子的仁還包含著愛惜勞動者的思想,如仲弓問仁,孔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子張問仁,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
此“五者”即“恭、寬、信、敏、惠”。孔子的“寬”、“惠”表現在統治方法上就是要行“德政”。所謂德政包括兩個相互聯系的方面,即在經濟上實行惠民政策,政治上寬刑罰而重教化。
經濟上惠民就是要使民“足食”,《論語》記載孔子“所重:民、食、喪、祭”,主張“因民所利而利之”。政治上寬民就是要反對“不教而殺”的苛政,孔子主張對人民要“道之以德,齊之以理”,反對“道之以政,齊之以刑”。
認為只有這樣才能培養人民的道德觀念,促使人民自覺遵守社會規範。為了行德政,孔子還提出了“舉賢才”的政治主張。《論語》記載仲弓問政,子曰:“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他認為還必須考慮到民意,“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百度百科-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