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儉容易,節儉難。——司馬光《勤儉練兵顯健康》
君子能以節儉和美德克服困難,但不能以財富為榮。——先秦《易傳》第
世界上的事情往往變得節儉,輸給奢侈。——陸遊
看著以前聖賢的國家和家庭,變得節儉奢侈。——李商隱
壹粥壹飯,當思不易;半絲半縷,很難保持對事物的思考。——朱柏廬《朱家訓》
奢侈懶惰的人是窮人,勤儉節約的人是富人。——韓非子《韓非子之學》
不要想著居安思危,戒奢儉用;斯伐根求木求奢,塞源欲流長。魏徵
儉,德也* * *:奢,惡也大。——先秦《左傳·莊公》二十四年
(2)事實論據
1,周恩來的節儉榜樣1:總理生前晚上和早晚起床時穿的壹件毛巾浴袍,由公務員高雲秀縫補、縫制。高雲秀曾說:“沒有壹天是不補的。”可見禮服已經不能穿了,首相就是不肯換。這件衣服現藏於天津周恩來鄧鷹巢紀念館。
2.周恩來的節儉榜樣2:周恩來總理勤儉節約的故事婦孺皆知,成為壹段美麗的談資。他壹直主張勤儉建國,要求“壹切招待必須是國內的,必須節儉樸素,不能鋪張浪費,缺乏革命精神和艱苦奮鬥的作風”。朱光亞同誌曾回憶過壹個故事:1961 65438+2月4日,召開專門委員會,審議當時二機部的壹個方案。會議從上午壹直持續到中午,周總理邀請大家共進午餐。餐桌上是壹大盆白菜豆腐煮的丸子,周圍是幾碟鹹菜和芝麻餅。周總理和大家在同壹張桌子上吃飯,吃同樣的食物。這個故事到目前為止聽起來很有教育意義。正是這壹樁壹件小事,鑄造了他們偉大的人格魅力,使之成為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體現!
3.雷鋒的節儉精神。* * *生產兵雷鋒壹生處處註意節約。他參軍後,每月領取的津貼除了支付團費、買書等必要的生活用品外,都存在儲蓄所裏。他的襪子總是補了又補。我已經變得認不出來了,我不忍心買壹雙新的。搪瓷臉盆和洗臉盆上有很多傷痕,不想扔掉再買壹個。他的內褲也補了很多。但部隊發夏裝時,按規定每人可以領兩套單衣,兩件襯衫,兩雙鞋,而雷鋒只領了壹件,說是“夠穿”。
4、橫梁掛錢。唐宋八大家之壹的蘇軾,21歲,秀才。他當了40年的官員。在為官期間,他壹直註重節儉,經常過得很小心。公元1080年,蘇軾被貶黃州。因為他的工資減少了很多,他窮得活不下去了。後來,在朋友的幫助下,他得到了壹塊土地,自己耕種。為了不浪費壹分錢,他還打算花:先把所有的錢都算出來,然後平均分成12份,每個月用壹份;每份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壹小份。錢都付完了,按數額掛在梁上,每天早上拿壹袋,作為壹整天的生活費。拿到少量的錢後,他要仔細掂量,買不到的肯定不會買,只允許有剩余,不允許超支。蘇軾把錢存在竹筒裏,以防不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