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中國傳統節日的由來,意義,活動(習俗)還有詩詞?

中國傳統節日的由來,意義,活動(習俗)還有詩詞?

小年,即每年農歷臘月廿三或廿四,是祭祀竈王爺的節日。它是整個春節慶祝活動的開始和伏筆,其主要活動有兩項:掃年和祭竈。除此之外,還吃竈糖的習俗,有的地方還要吃火燒、吃糖糕、油餅,喝豆腐湯。早在宋朝,就有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記載,但那個時候小年是不分兩天的。所以臘月二十四的小年習俗歷史是更悠久的。那麽什麽時候發生了變化呢?這就要到清朝了。清朝的皇帝從雍正年間開始,每年臘月二十三在坤寧宮祀神,為了節省開支,皇帝順便把竈王爺也拜了。以後王族、貝勒隨之效仿,於臘月二十三祭竈,自此開始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過小年的分野。臘月二十三就是辭竈,上天言好事,回家降吉祥

辭竈,祭竈

胡秉言

迎春愉悅慶新年,祭竈祈福司命間。

酒菜糕糖水餃敬,帶回富貴旺家園。

春節

胡秉言

爆竹聲聲舊歲除,祥來晦走萬物蘇。

闔家團圓親情厚,百瑞恩澤萬戶福。

在民俗中,祭bai竈要做du好以下這些事情:zhi

1、首先,竈王dao龕位置很重要版,大都設在竈房的北權面或東面,中間供上竈王爺的神像。

2、其次,二十三祭竈食品有竈糖、蓮子八寶飯、“送行餃子迎風面”送竈神要吃餃子,給竈王坐騎神馬要準備香槽炒豆和清水,不能苦了竈王坐騎。

3、在祭竈君之時,擺齊供品,焚香祭拜,接著第壹次進酒,此時要向竈君誠心禱告,完畢後再進行第二次進酒,進第三次酒之後,將舊有的竈君像撕下,連同神馬及財帛壹起焚燒,代表送竈君上天,儀式便順利完成。

4、而焚燒壹個用篾紮紙糊的馬,是作為竈神上天的坐騎,還要準備壹點黃豆和幹草,作為竈神和馬長途跋涉所需的幹糧、草料。

5、 送竈完了,當然要接竈神回家呀!接竈多在除夕之日,也有在元旦或遲至正月十五者。要設新神像,貼新竈王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