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杜甫江閣在哪裏

杜甫江閣在哪裏

杜甫江閣在湖南省長沙市河東城區西湖橋。

杜甫江閣屬於園林仿古建築,為紀念唐朝詩人杜甫所建。杜甫江閣位於湖南省長沙市河東城區西湖橋,地處湘江路中段和西湖路交界處,臨湘江為湘江風光帶的壹部分。江閣東邊與天心閣、賈誼故居、城南書院(今第壹師範)僅千米之隔,西邊緊靠湘江、橘子洲,遠眺嶽麓山,是長沙“壹江兩岸”的文化地標。

江閣是湖南最大的仿唐木質結構建築,園林區占地11700平方米,建築面積4640平方米,主閣高32米,***7層。2002年正式修建,2005年9月19日整個建築全面建成並通過專家驗收,隨後向市民進行試開放。杜甫江閣展示了豐富的歷代文物,包括歷代古籍善本,湖南名家字畫,歷代瓷器,青銅器等,為湖南文化的尋根溯源提供了大量的實物證明。

杜甫江閣珍藏的《禦批資治通鑒》、《史記》等各類文化古籍壹千余卷,清代湖南著名書法家黃自元、何紹基、何維樸、姚鼐、廖樹蘅等人真跡百余件。瓷器方面,杜甫江閣珍藏的北宋定窯精品葵口碗,磁州窯虎紋枕,磁州窯黑釉剔花梅瓶,龍泉窯精品瓷器以及清代各類官窯,成為湖南文物古玩類的領頭羊。

杜甫的介紹: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祖籍襄陽(今屬湖北),自其曾祖時遷居鞏縣(今河南鞏義西南)。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少年時代曾先後遊歷吳越和齊趙,其間曾赴洛陽應舉不第。三十五歲以後,先在長安應試,落第;後來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官場不得誌,目睹了唐朝上層社會的奢靡與社會危機。天寶十四載(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潼關失守,杜甫先後輾轉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世尊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杜甫江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