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世紀亞歷山大帝國的建立開辟了東西方文化融合的希臘化時代,帝國雖然迅速分裂,但是它所引起的文化交流壹直持續了很長時間。文化中心從雅典轉移到埃及的亞歷山大裏亞城,從這裏希臘文化持續向帝國的各個部分傳播,與埃及、波斯、猶太、印度文明交融在壹起。
從亞歷山大帝國分裂出來的塞琉古帝國以敘利亞為中心,首都安條克和許多城市成為希臘化重鎮,保存了大量希臘典籍,數量雖然比不上亞歷山大裏亞城,但也非常可觀。
塞琉古帝國後來被羅馬和安息帝國瓜分。公元前64年,敘利亞成為羅馬的壹個省,大馬士革逐漸成為重要的希臘羅馬文化中心。公元2世紀初,大馬士革成為羅馬帝國最重要的城市之壹。隨著羅馬帝國的分裂和西羅馬帝國的滅亡,大量希臘羅馬典籍被毀,幸存的典籍流入東羅馬帝國,保存在各大文化中心。在這期間敘利亞人對亞裏士多德著作有所研究,壹些亞裏士多德著作被翻譯為敘利亞文。
公元636年,伊斯蘭教的第二任哈裏發奧馬爾壹世從東羅馬帝國手中奪取了大馬士革,從此希臘羅馬典籍開始成規模地傳到阿拉伯人手中。公元661年至750年間,大馬士革作為阿拉伯帝國倭馬亞王朝的首都,達到空前的繁榮。
公元762年,巴格達建城,阿拔斯王朝迅速崛起,將阿拉伯帝國的首都從大馬士革遷到巴格達,大量希臘羅馬典籍被運到巴格達。8世紀末至9世紀初,哈裏發哈倫·拉希德大力鼓勵翻譯希臘羅馬經典著作,大批學者集中在巴格達的“智慧宮”,使巴格達成為舉世矚目的“智慧之城”。從此掀起了壹場持續兩百年的大翻譯運動,希臘羅馬典籍被全面系統地翻譯成阿拉伯文,有效地保存和發展了希臘文化。亞裏士多德著作就是在這期間被翻譯為阿拉伯文。
由於5世紀以後敘利亞人對亞裏士多德的研究大多限制在邏輯學方面,所以起初阿拉伯人只獲得了亞裏士多德的邏輯學著作,因而只把他當成邏輯學的權威看待。但在9世紀,隨著翻譯運動的推進,亞裏士多德的神學、形而上學、自然哲學、詩學等著作也壹壹進入阿拉伯人的視野,阿拉伯世界湧現了大批亞裏士多德的註釋者,極大地發展了亞裏士多德學說,這對後來歐洲經院哲學改造和吸收亞裏士多德學說有很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