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密度:49人/km2
焉耆回族自治縣位於新疆天山南麓焉耆盆地腹心。全縣總面積2570.88平方公裏,轄四鄉四鎮三個國營農牧場,46個行政村,16個居委會,246個村民小組。另有兵團企業、農牧團場、南疆鐵路和塔裏木河南石油勘探公司等駐焉單位17個。縣域總人口13萬人,居住著回、漢、維、蒙等29個民族,其中漢族占43.8%,回族22.8%,其他少數民族33.4%,是新疆6個少數民族自治縣之壹。
四鄉四鎮包括:焉耆鎮、七個星鎮、永寧鎮、四十裏城子鎮、北大渠鄉、五號渠鄉、查汗采開鄉、包爾海鄉。境內還有有:王家莊牧場、蘇海良種場、二十七團場。
古為西域焉耆國。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設焉耆府。民國二年(1913)始設焉耆縣。1954年設立焉耆回族自治區,1955年改稱自治縣。隸屬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周圍大部環山,開都河流貫東部,孔雀河流經南部,中部有小片沼澤。為溫帶大陸性幹旱氣候。農作物有小麥、玉米、水稻、蠶豆、油菜、啤酒花等。畜牧以馬、羊、牛為主,“焉耆馬”聞名全國。工業有水泥、電力、制糖等。南疆鐵路橫貫縣境,為南北疆交通要沖。還有公路幹線和支線通往各地。古跡有唐王城遺址、四十裏堡舊城、錫克沁遺址、七格星明屋等。
行政區劃
焉耆回族自治縣轄4個鎮、4個鄉:焉耆鎮、七個星鎮、永寧鎮、四十裏城子鎮、北大渠鄉、五號渠鄉、查汗采開鄉、包爾海鄉。境內有:王家莊牧場、蘇海良種場、二十七團場。縣人民政府駐焉耆鎮。
焉耆鎮代碼:652826100轄10個社區、1個村委會:新華路社區、濱河路社區、解放路社區、和平路社區、新橋路社區、新城路社區、文苑路社區、迎賓路社區、商城路社區、友好路社區、上-渠村。
七個星鎮代碼:652826101轄1個社區、9個村委會:幸福路社區、七個星村、桑巴巴格次村、夏熱菜開村、老城村、哈爾莫墩村、呼爾墩村、乃明莫墩村、呼拉山村、芒熱格拉爾村。
永寧鎮代碼:652826102轄2個社區、8個村委會:永興路社區、南河路社區、下岔河村、新戶村、九號渠村、黑疙瘩村、新居戶村、西大渠村、上岔河村、馬蓮灘村。
四十裏城子鎮代碼:652826103轄1個社區、5個村委會:新城路社區、店子村、新渠村、阿克墩村、麻紮村、巴克來村。
北大渠鄉代碼:652826200轄6個村委會:北大渠村、六十戶村、八家戶村、十號渠村、北渠村、太平渠村。
五號渠鄉代碼:652826201轄1個社區、8個村委會:成郊社區、頭號渠村、上五號渠村、中五號渠村、下五號渠村、-渠村、下三號村、阿倫渠村、查幹渠村。
包爾海鄉代碼:652826204轄5個村委會:開來提村、包爾海村、岱爾斯村、夏熱勒岱村、查汗布呼村。
查汗采開鄉代碼:652826203轄4個村委會:哈爾布熱村、查汗采開村、阿爾莫墩村、莫哈爾蘇木村。
王家莊牧場代碼:652826400
蘇海良種場代碼:652826401
兵團二十七團代碼:652826402
縣名考釋
1、焉耆 yān qí 地名寫法劉正琰諸先生編著的《漢語外來詞詞典》中,把散見於卷帙浩繁典籍之中的"焉支"壹語 的漢語音譯10種寫法收錄如下:焉支、 燕支、煙支、胭脂、胭支、燕脂、煙肢、燃支、焉耆、焉提。焉耆的名稱在中國古籍上,漢唐時基本上有三種寫法:《漢書》、《後漢書》、《晉書》、《魏書》、《周書》、《隋書》、《新唐書》、《舊唐書》、《高 僧傳》、《續高僧傳》、《悟空行記》都寫作焉耆, 《佛國記》和《水經註》及 《釋氏西域記》寫作烏彜, 《大唐西域記》叫阿焉尼。後來的各派學者議論 紛雜,相持不下。據日本松田壽南先生說,阿耆尼是古代焉耆僧侶所使用的雅稱,把焉耆壹詞梵語化了。梵語阿耆尼即火神之意。中國壹些學者提出烏彜、阿耆尼,都是"焉耆"的同音異譯。
2、"焉耆"壹詞的語義上列10種寫法所包含的意義,歷代解釋家眾說不壹,歸納起來可分為四種: ( 1 )指 山名壹壹焉支山(此山坐落甘肅省河西走廊山丹縣與永昌縣之間,今名大黃山) 。
"焉支"壹詞最早見於《史記.匈奴列傳》,書稱"漢使驃騎將軍霍去病將萬騎出隴西,過焉支山千 余裏,擊匈奴。"(2)指壹種叫作紅藍的植物,北方人揉取其花上最鮮艷 部分,作胭脂。( 3 )指紅藍做成的壹 種染料。
史冊上講,焉支山下出產壹種叫 紅藍的植物,匈奴人的婦女,有摘新鮮 的紅藍花制作抹臉的焉脂,以至於到後來被漢將霍去病攻占之後,匈奴 有歌曰"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番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唐朝大詩人李白,也在詩中反映"焉支落漢家,婦女無花色。"從以上記載中可以肯定,被漢語釋成"焉支"的這個詞,是當地少數民族語言中表示"顏色"壹詞是無疑的。
3、"焉耆"壹詞的語源、"焉耆" 壹詞究竟是哪個民族語言中的詞語 呢?在《漢語外來詞詞典》"煙支"詞條下註明"源匈奴"。但學者們認為, 在霍去病攻打河西地區之前,河西地區是由匈奴占據著,在匈奴以前則是則月氏(張掖以東)和烏孫(張掖以西)占據著,“焉支山”是在匈奴進入 該地前,居住在該地的月氏命名的。大 月氏在漢文史冊上被稱為塞人,在古 代波斯文獻中被稱作薩加人。研究匈 奴史的學者曾這樣記述:匈奴與大月 氏(塞種人)爭雄之久,至公元前2個 世紀,大月氏始為匈奴所逼,轉徙西 去。而塞人的語言,現在確認是屬東伊朗語(又稱稱東伊蘭語)。結論是漢語史籍中“焉支”壹語是由東伊蘭語壹月氏語壹波斯語音譯過來的,它是匈奴語言中的借詞。
社會發展
焉耆縣現轄三鎮、五鄉、二國營牧場。駐縣單位有河南油田、兵團農二師工商企業、農業團場,以及巴州直屬骨幹企業等。改革開放以來,焉耆地區經濟發展迅猛,經濟實力逐年增強,人民安居樂業,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焉耆是南北疆重要的物資集散地之壹,是相鄰的和靜、和碩、博湖等縣和兵團農二師八個團場的商貿中心。這裏交通便捷,通訊發達。境內314、218國道和南疆鐵路交錯匯集,橫貫南北,與庫爾勒機場相距60公裏,航空運輸也十分便利。郵電通訊實現了數字微波,光纜傳輸等現代化手段,程控電話和無線移動電話把焉耆和世界緊密相連。
焉耆物華天寶,水土豐沃,自然資源十分豐富。自古以來,聞名遐邇的焉耆馬就盛產於此;被自治區權威部門命名為“焉耆甘草”的優質野生甘草遍布境內,暢銷國內外。發源於天山南麓的開都河自西向東,流經全縣,蘊藏著巨大的水力和水利資源,開都河上遊建設的大山口水電站,為焉耆地區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充足的電力保障。焉耆盆地的石油儲量可觀,石油勘探取得突破性進展,已被國家正式命名為“寶浪油田”,石油工業的發展前景大有可為。現以探明的礦產資源有:石油、天然氣、煤炭、水晶、雲母、銅、紅柱石、綠柱石、稀土等幾十種,儲量豐富,品位上乘;野生藥用植物有甘草、紫草、黨參等100多種。
歷史沿革
清康熙、乾隆年間,朝廷派兵屯駐巴裏坤、哈密、吐魯番,多次出兵討伐準噶爾。當時除隨軍來的有部分陜甘回族兵丁外,還有隨軍差役及趕車吆驢運輸器械、糧襪的陜甘回民,以及隨軍作生意的回民小商販。乾隆二十三年(1758),清廷平定準噶爾叛亂後,清政府在“屯兵戍邊”的同時,實行“移民實邊”方略,自嘉慶至鹹豐的60余年中,從陜、甘壹帶遷至 北疆不少民戶,這些人中有些以後流落到焉耆。由於開都河水源充足,河兩岸土地肥沃,牧草遍地,牛羊成群,是個適於生存的好地方,人們便定居了下來。據現年80歲的回民老人馬俊說:他的老家在陜西,遷住焉耆至今已是第八代。他的爺爺在世時,給子孫們講全家遷來焉耆的情況:先住北疆,後聽到人們講焉耆富庶,平地上流淌著壹條大河水,城四周是割不完的柴草,莊稼地邊能放牛羊,是個過日子的好地方,便舉家來到此地。那時每年都有十戶、八戶的人遷來。以後清政府從臨潭、固原地區遷來制船的木匠和船夫,還在這裏修了禮拜寺,回族人口逐漸增多。道光二十三年(1843),經喀喇沙爾辦事大臣全慶奏請清廷撤回屯兵丁口302人,改招西寧、臨夏、固原、平涼壹帶來此的回民商販眷屬近百戶耕種屯兵田。以後不斷有退伍的兵丁留下來,在這裏務農、放牧、經商、營工謀求生存發展。世代相傳繁衍不絕,逐漸變成當地的土著,自稱口外人。
光緒三年(1877),陜西渭南回民起義領袖之壹白彥虎(後投靠阿古柏侵略者)與清軍對抗15年,終遭失敗,在清兵追擊下,通過焉耆西撤。清軍把浩罕侵略者阿古柏從烏魯木齊、哈密、吐魯番各城裹脅的回族、蒙古族群眾及白彥虎余部安置在焉營。左宗棠請示清廷設立撫揖善後局,資助這些人在此地定居生活,主持撫揖善後工作的費道周,還從關內招募回民數百戶,資助耕牛、農具、種子及生活物資,讓其定居。僅此兩項***安置回民男2200余丁、女1600余口。這是遷入焉營的最大的壹批陜西回民,這些人初到焉耆經營農牧業和商業。
光緒二十年(1894),青海回民領袖馬琳、韓文秀、馬驥、劉同春(又稱劉四、劉四伏)、冶諸麻等率數萬群眾,反對清政府的民族壓迫和苛捐雜稅在河湟起義,在清軍追剿堵擊下,轉戰於循化、河州、狄道、西寧,後出水峽,取道青海柴達木,受盡饑寒之苦,輾轉到新疆羅布泊,在和爾昂(地名),劉四等戰敗被俘,義軍失敗,清政府收撫數千人。這批人員先被安置在尉犁蒲昌壹帶,後轉移鐵幹裏克。因該地當時沙荒遍地,人煙稀少,年年欠收,人們生 活困苦,不多幾年,部分人逃走。光緒二十九年(1903),焉耆知府劉嘉德將他們遷到開都河南岸水草肥美的馬場臺(原是官辦養馬草場),並將此地命名為撫回莊。現在城南郊的西寧回民,就是這部分人的後裔。
民國17年(1928),甘肅固原地區回族新老教派掀起爭戰,不少人流離失所,有些人流入焉耆定居。民國22年(1933),隨馬仲英人疆的回族兵,部分留居在焉營。民國28年(1939),甘肅固原發生大地震,有不少固原回民來焉耆尋親落戶。國民黨軍隊人疆後,有不少開小差和被裁減的回民官兵也在焉耆落戶。新中國成立後,更有不少甘肅、青海和寧夏的回民尋親訪友,來此落戶。
1953年第壹次全國人口普查時,焉耆縣有回族人口9112人。到1990年第四次全國 人口普查時,全縣回族人口達24209人。
風俗習慣
壹、主要習俗
回族的生活習俗與"清真"融為壹體。"清真"的宗教意義是"潔凈無染"、"真而獨壹"和 "至清至真",因此,回族生活習俗,十分講求身心的清潔幹凈,質純品正。
從用水來說,回族對生活用水十分講究。在城鎮自來水系統產生以前和現在的農村,家家都有磚砌加蓋的水井,提水的桶不用時懸空垂掛,汲水前必須洗手。出外用水以流水為上,平時洗滌均用湯瓶、吊罐或勺澆沖洗法,不用盆洗。
回族喜食牛、羊、雞、鴨、駱駝、魚、兔等動物肉,忌食豬肉,不食猛禽猛獸及爬蟲類動物的肉,不食自死的或未以安拉名義宰殺的動物肉,不食動物的血。
二、飲食
回族群眾主食為面食,其種類繁多,如饃類就有花卷、塔鍋盔、糖酥饃、油酥饃、烘饃、蒸餅、各種花樣的蒸饃、油香(油炸餅)、各種油果子、傲子、麻花等。面條類有幹拌吃的醒面、把子面、拉條子、片片揪面、韭葉切面、撥刀子面、炒面、蘸片子;帶湯吃的有燴面、揪片子、寸寸子、炮丈子、疙瘩片面、搟面、面條、面旗子、臊子面、拌湯;此外還有攪團、涼粉、粉湯、涼皮子、面精、餃子、粉湯餃、包子、油塔子、肉龍、油炸糕、火燒、水煎包子、切糕。肉食有臘牛羊肉、醬牛羊肉、煮牛羊肉、羊雜碎、涼拌牛舌、全牛湯等。逢年過節或嫁娶喜慶待客人,大部分人家仍然做傳統待客菜看"九碗三行子"席。90年代以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也興壹道道上菜,壹般上10道菜。
舊社會,回族家中的飯壹直是妻子做,丈夫回到家裏不過問做飯問題,只等妻子端飯上桌,吃飽了壹抹嘴就完事。直到50-60年代,丈夫也只有個別人幹點輔助工作。70年代 後期,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這種情況有了很大變化,不少丈夫能主動下廚與妻子***同做 飯,有些雙職工家庭,誰早回家誰做飯。1990年調查86人,其中妻子做飯的占21.24%,父 母做的占1.74%,丈夫做的占1.24%;74.78%的人回答誰有時間誰做飯,其中30歲以下 占60%多。
三、飲料
回民喜喝茶,壹般用獲磚茶,有的老年人用熏茶,還添加糖、紅棗、沙棗、葡萄幹、杏仁、 核桃仁、蜂蜜、果幹、杏幹、枸杞、桂圓等輔料。壹般老人在晨禮之後先喝茶。各家各戶都有 蓋碗茶具,茶具由茶碗、掌盤、蓋子配套。給客人壹般泡糖茶,糖茶又分紅糖磚茶、白糖清 茶、冰糖窩窩茶,尊貴的客人要放八寶茶或三香茶。沏茶講究用牡丹花水(沸水),要當著客 人的面,將碗蓋揭開,放入茶料,然後盛水加蓋,雙手捧遞。喝茶時,邊刮邊喝邊添水。除喝 清茶外,還飲用壹種不用茶葉的茶,叫"油條",即將牛、羊油炒熟,加面粉炒至微黃,加蔥 花、鹽末等,三者拌均,飲用時用沸水沖泡或煮沸用,這是回族人外出時食飲兼用的壹種方 便飲食。
四、服飾
回族講求"服飾凈,居處凈"。服飾偏愛白色,嬰兒用白布包,長大戴白帽,歸真(死亡) 後用白布裹屍。因白色不藏汙垢,發現不潔之處便於及時清洗。
焉耆回族婦女都精於針線活,特別擅長繡花,繡工精細,枕頭、馬甲、鞋、嬰兒的褲子、 帽子甚至男人的襪跟上都繡上花、昆蟲。姑娘出嫁後,能取得"上炕的裁縫,下炕的廚師"稱 號,才能算是個好媳婦。中年婦女多穿短裝,上衣上窄下寬且長,壹般都是過膝蓋或達到膝 蓋;頭戴發網,有的則蒙上棕色或白色的頭巾。青年婦女愛穿顏色鮮艷的服裝,不少少婦、 少女穿的肚兜、夾襖、棉襖、坎肩的胸部和褲腳上都繡有各式各樣的花邊,頭紮紅、綠色絲 綢頭巾,腳穿繡花鞋。年老婦女喜歡青、黑兩種顏色的布料,服飾純樸、素凈。
20世紀60年代前,焉營的回族男子服裝多肥大,外衣為黑色,內衣為白色小褂,對襟直領,鎖扣、外穿坎肩;褲子多用黑色,長及腳面,紮褲腿(青年不紮);壹般常戴白色小帽。
新中國成立後,服飾已發生很大變化,除壹些老年人還循舊俗外,壹般青年人大多穿中山裝、軍便服。20世紀80年代以來,流行西服、連衣裙和牛仔褲等。1990年,從各年齡段的115人抽樣調查中,喜歡穿流行服的49人,占42.6%;喜歡穿西裝的32人,占27.83%;兩者 相加81人,占70.43%。根據伊斯蘭教規要求,婦女的腿、臂、胸部都是絕對不能外露的,不論男女衣褲都要寬大些。但現在穿短袖、無領連衣裙、短腰窄褲管的牛仔褲的人日漸增多。經抽樣調查,認為牛仔褲難看的32人,占27.82%;認為連衣裙難看的4人,占43%;認為違犯教規的12人,占10.43%;認為傷風敗俗的2人,占1.74%;有72.17%的認為牛仔褲好看,可以穿。新式的時裝被大部分回族青年所喜愛。
20世紀60年代後,焉耆回族婦女中只有老太太戴頭巾,只遮發不遮面,中年以下婦女很少戴 頭巾的。新中國成立前,婦女婚前多梳辮子,婚後改為發髻。新中國成立後,中青年婦女中 逐漸盛行短發。80年代,盛行燙發和披肩發。1990年,對77名具有各種職業、不同年齡的 婦女進行調查,有38.96%的人喜歡燙發、披肩發,有37.66%的贊成傳統發式,認為女式 短發好的人占13.3%。
焉耆婦女向有喜戴飾物的習慣。過去女孩最遲在五六歲就要紮耳朵眼,開始戴銀絲耳 環,買不起耳環的貧窮人家用粗細適中的茶葉棒塗上清油塞住耳朵眼,以防長嚴,有的女 孩十幾歲仍用此法。除耳環外,金戒指、金手鍋、玉鍋、項鏈、發卡也都是回族婦女喜愛的裝 飾品。經調查77位婦女,平日經常佩戴首飾的占51.95%,只有節日和會客才戴的占 23.38%,從來不佩戴的占18.18%,學生禁戴的占6.48%。在各不同年齡段的婦女中平日 經常佩戴首飾的,16-20歲的占20%,21-30歲的占30%,31-40歲的占32.5%,41- 50歲的占17.5%。
五、住行
焉耆回民的住房壹般以中國傳統古典四合院建築為模式,融合回民生活起居的特點, 形成壹種本民族的建築模式。四合院的正心是二層木結構框架式的閣樓,樓前為木結構 "勾連搭式"卷棚,所有外露的木構件都有精細的雕刻,兩側廂房也是雕梁畫棟,每壹根椽 頭都刻有花紋,過道對廳都是用木結構花格扇門組裝而成。這種住宅要求門窗大、房屋開 間大采光好、所有的雕梁畫棟雕刻以花卉圖案。
70年代後,建房為土木結構平房,房上草泥抹頂,壹般房屋布局是壹明兩暗三大間。 生活富裕戶,住房分臥房、客房、廚房、庫房等。生活差壹些的人家雖然壹切都較簡陋,但仍 保留了較大窗口、大開間的特點。
過去,壹般人家均是土炕(即火炕)。70年代後,城鎮大部分人家換上了新式床,只有 個別有老人的家,還有土炕;農村家庭,新式床、木板床、土炕並存。1988年,對110人抽樣 調查,歡迎新式床的占77.39%,喜歡木板通鋪的占15.65%,喜歡傳統土炕的占6.96%; 喜歡炕的均是40歲以上的人。
家戶室內都註重擺設,陳設整齊,窗明幾凈,庭院每日灑水清掃,室內常燃巴蘭香等。 栽植葡萄、養花是焉耆回民的傳統習慣,家家葡萄架成蔭、院子裏花草繁茂。
離城較遠的農村,人們上街多騎毛驢,或坐毛驢車。80年代,由於生活改善,年青入外 出騎自行車、摩托車。要是全家上街,部分人家乘上小四輪拖拉機,部分人以毛驢大篷膠輪 車代步。每逢星期日,鎮內街道上車水馬龍,人如潮湧。
2021年1月19日,國家民委命名焉耆回族自治縣為第八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
2020年1月22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命名焉耆回族自治縣為2019年國家園林縣城。
2019年12月31日,農業農村部推介焉耆回族自治縣為全國農村創新創業典型縣。
2019年,農業農村部推介焉耆回族自治縣為第二批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典型縣。
2018年2月22日,焉耆回族自治縣上榜2017年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名單。
2015年3月10日,焉耆回族自治縣獲得第三批全國法治縣市區創建活動先進單位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