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寒門草堂外,柴房爐火邊.海上尋蹤跡,得見先天祖。這首詩的原著是哪本書?

寒門草堂外,柴房爐火邊.海上尋蹤跡,得見先天祖。這首詩的原著是哪本書?

出自佛道經典《五公經》,由天臺山誌公、化公、朗公、唐公、寶公五公菩薩***撰。

“寒門草堂外,柴房爐火邊”指的是彌勒其中壹世路中壹,生在貧困之家,是個文盲。

“海上尋蹤跡,得見先天祖”指的是彌勒前世,生在寧波的布袋和尚,寧波因為沿海。

《五公經》是壹位清康熙年間的隱世預言高人假借五大菩薩之口,對未來末劫進行預言。

中國的大多數預言是對歷朝歷代的預言,而唯有《五公經》是專門講述世界未劫的。此部預言在民間影響甚大,在清朝和民國時很多祠堂都會備壹本。

擴展資料

《五公經》是壹部專門講大劫難的書,向來被異端教派和明清以來的秘密教門所利用,作為他們宣揚劫變思想的重要依據。

此書出在清朝年間,先皇康熙在癸卯年八月十五日子時做夢,夢見有壹僧人名叫瞿悉達,神魂遊於娑婆世界,將壹本經交給他。康熙閱讀此經後大悟,即將帝位傳給雍正。他帶著首臣汪世清齊往天臺山修行。特留下此經救度末劫。

對紫微聖人的預言是其重點,此經多次對聖人名字進行暗示。五個菩薩所吟誦的預言詩混在壹起,看起來不盡相同,但內容大同小異。這些不同的說法正好可以相互驗證,完善預言的所指。

此經指出未來存在壹個名為末劫的可怕時代,刀兵四起,人命如蟻,白骨遍野。此經的目的,就是為普通百姓安然渡過這個末劫增加信心,並指出了道路:諸善常做,諸惡莫為。自會保全性命,等來天地澄清、寰宇太平的時刻。

這部預言讓老百姓在艱難承受災劫的困苦煎熬時充滿希望,因為上蒼已經為亂世末劫的結束有所安排,所以無需為未來感到無知與恐懼。曙光就在前方,隨著聖人的出現,刀兵劫難將會結束,萬世太平的幸福歲月必會來到。

所以這部預言受到許多平民百姓的看重,珍藏於家中,幫助全家在將來能夠安然渡過末劫。

百度百科--五公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