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古工作中,雖然至今還沒有發現夏王朝的直接史料,但是結合古代文獻和考古發現來考慮,許多學者都認為二裏頭第壹、二期古文化遺址當是夏代文化的遺留。在距今4200年以前,中原已經建立起壹個具有國家規模的夏王朝,這是不成問題的;這個王朝的領袖是壹位善於治水的大禹,他主要以治水之功獲得領袖地位,創業垂統,這也是不成問題的。但是在大禹這個人,治水這件事上,近年來卻產生了許多復雜分歧的看法,很難統壹起來。不同的看法可以大致分為兩類:壹是傳統的說法,二是新說。
關於大禹本人,傳統的說法是:大禹出身於華夏族群(根據是「夏為中國之人」),他出生的地方是四川西部(根據是「禹興於西羌」)。新說是:大禹出身於古越人(百越族群),在中原民族大融合的時代,是從東南地區帶著南方農業文化的某些優勢進入中原爭得領袖地位的。距今六七千年的浙江河姆渡、湖南城頭山古文化遺址的發現,都對新說作了有力的支持。所謂「夏為中國之人」是周代以後才產生的說法,周代以前,夏人活動的許多史跡實際上都在東方。與大禹有關的古跡,更是集中於東南地區。「禹興於西羌」壹語是司馬遷說的,那是指禹後來到西方的發展而言,並不是「禹始生於西羌」。通過壹些出土文物的比較,我們不難看出,作為夏王朝國家重器的鼎、鉞和許多玉器都來源於東南的古越人地區。
至於大禹治水治的是哪條「水」,如何治法?傳統的說法似有誇大之處。傳說中的龍門,在陜西韓城與山西河津之間,黃河至此,兩岸峭壁陡立,十分險要,相傳這裏是大禹鑿開的,所以龍門又稱禹門口。但按夏代的施工技術水平,絕對完成不了這麽大的工程。又傳說大禹根據不同的水系,劃天下(全國)為九州,其實夏代初期的疆域絕沒有如此之大。許多傳說,都不免互相矛盾,難以自圓其說。
新說是:大禹治水,治的並不是滔滔的長江、黃河之水,那時的洪水實在是海侵,就是海平面上升,海水倒灌到陸地上來。這是世界性的,所以許多民族都有被洪水所淹的傳說。洪水退後,地面壹片淤泥,不加以治理,就不便耕種。大禹所治理的,正是這種田間水渠的管理。這和孔子所說的「盡力乎溝洫」是大致符合的。《孟子.滕文公》中說:「當堯之時,洪水橫流,泛濫於天下。」「當堯之時,水逆行,泛濫於中國。」中華大地上的江河,大都是發源於西部,滾滾東流。不論水大水小,都不會是「橫流」、「逆行」,只有在海侵時,海水由東向西倒灌,才會出現「橫流」、「逆行」的現象。
傳統的說法是:舜命鯀治水,鯀只懂得堙、填之法,失敗後為舜所殺。鯀之子禹接受父親治水失敗的教訓,改用疏導之法,終於成功。史實並不如此簡單,鯀也不會如此之笨。失敗或者成功總是由多種因素所造成,《國語》等古籍就說過大禹治水也是用的堙、填之法,如「堙洪水」、「以息土填洪水」。直到戰國時代,《墨子》書中才稱大禹治水常用疏導之法。從大禹時代到戰國時代,相距壹千多年,我們先民治水的方法必然壹再改進,有了不少成就。傳統的說法實際上是把這壹千多年中前前後後許多治水的功績都歸功於大禹壹人,對歷史作了誇大。
作為壹位出身百越族群能夠北上中原發展的部落聯盟領袖人物的大禹,他的才能當然不限於治水,在使用青銅器發展生產,建立國家制度,對外用兵(擊退苗蠻族群的進攻)等等方面,也有不少的功績,但是後人紀念他與崇拜他,卻選擇了他的主要功績——治水,這是不難理解的。作為壹位農業社會的領袖人物,首先應該關心與致力的就是國計民生,農業生產。這壹件大事辦不好,別的事辦得再好也不行。現在距離大禹時代已有4000多年,我們還難以根治水患,每年還得為防洪而擔心,幾千年前的先民,對於這位為了治水「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的大禹的感激與崇敬,也就可想而知。至於他當時領導群眾興修水利,限於客觀條件,限於生產力發展的水平,只能壹點壹滴地去做,不可能出現甚麽奇跡,所以會長達13年之久。後人為了紀念他,把他身後的許多治水功績也算在他的頭上,這也容易理解。這才是大禹治水的事跡越傳越多越傳越大的真實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