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書所記《桐君》內容:《桐君采藥錄》壹書流傳到宋代時期已極少見到,這可以從北宋官修的《嘉祐補註神農本草》所采用的本草類書目中只載有《吳氏本草》壹書,而沒有《桐君(采)藥錄》之名看出。而到了明代李時珍撰寫《本草綱目》時,已明確提出“《桐君采藥錄》今已不傳”。但是在此以前南北朝時的陶弘景氏還多次對本書的主要內容作了介紹,即:“上古神農作為《本草》。……其後雷公、桐君更增演《本草》。二家藥對,廣其主治,繁其類族”。又:“依《神農本經》及《桐君采藥錄》,上、中、下三品之藥,凡三百六十五味,以應周天之度,四時八節之氣。”(陶弘景《輔行訣用藥法要》,見:馬繼興《敦煌古醫籍考釋》第129頁)
此外,明代的徐春甫氏及李時珍氏也對本書作了簡要的說明。《古今醫統大全·卷壹》:“少師、桐君為黃帝臣。識草、木、金、石性味,定三品藥物,以為君、臣、佐、使。撰《藥性》四卷及《采藥錄》,記其花葉形色,論其相須相反,及立方處治,寒熱之宜,至今傳之不泯。”
《本草綱目·卷壹·序例》:“《桐君采藥錄》。桐君,黃帝時臣也,書凡二卷,記其花葉形色。”
此外,在我國唐宋以前個別古醫書中尚偶有提及《桐君采藥論》壹書者,還可見於晉代陳延之氏《小品方》的部分佚文,及隋唐時期的《本草抄義》佚文等處。由於均未涉及具體藥名,故此處從略。
原書內容的綜合考察:鑒於《桐君采藥錄》全書已經亡佚,而各種有關古籍引錄的佚文又皆屬片斷零散,故只能通過上述古籍中的簡要內容介紹及本書的現存佚文綜合考察壹下原書內容的概貌。
總的來看,此書內容主要包括兩個部分。
其壹,是藥物部分。原書***載藥物365種,分為上品、中品和下品3類。每種藥物項下分別記有該藥的性味,有毒、無毒及植物類藥在不同月份或季節的外形特征(花、葉、莖、蔓、色彩等),采收的時令及必要的加工,以及簡要藥性,七情中所畏、所惡和所使特征。
其二,是方劑部分。書中除分記各種藥物外,還列有某些簡易的醫療方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