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BombyxmoriLinnaeus
別名:蠶(BombyxmoriL。),簡稱蠶。
昆蟲綱,鱗翅目,蠶蛾科。
以桑葉為食並結繭的經濟昆蟲之壹。蠶起源於中國。早在四五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種桑養蠶,這是世界公認的偉大發明之壹。由古代生活在桑樹上的原始蠶馴化而來,與今天中國吃桑樹的野蠶同源,都有28對染色體。家蠶的發育溫度為7-40℃,最適飼養溫度為20-30℃,主要分布在溫帶、亞熱帶和熱帶地區。家蠶是壹種完全形態的昆蟲,在形態和生理功能上要經歷卵、幼蟲、蛹、成蟲四個完全不同的發育階段。卵是胚胎發生和發育形成幼蟲的階段,幼蟲是攝食的生長階段,蛹是幼蟲向成蟲過渡的變態階段,成蟲是交配產卵繁殖後代的生殖階段。全代只在幼蟲期進食,為蛹和成蟲期的生命活動儲存養分。蠶起源編輯:蠶起源於中國。由遠古時期生活在桑樹上的原始蠶馴化而來,形態和習性與今天吃桑葉的野蠶(Bombyxmandarina)非常相似(見桑樹害蟲),血清沈澱反應強度也相同,雜交可產生正常後代。家蠶有28對染色體,而野生家蠶有27對和28對。壹般認為家蠶與我國28對野生家蠶同源。起初,人類可能是從桑林中采集原始的野蠶繭,用於蠶絲利用;隨著人類生活的定居和對蠶絲用途的進壹步認識,養蠶開始嘗試在室內進行。經過長期的培育和選擇,野蠶逐漸馴化成為具有今天經濟特征的蠶品種。蠶的生活習性蠶是壹種寡食性昆蟲,它不僅喜歡吃桑葉,還喜歡吃桑葉、榆樹葉、烏鴉蔥、蒲公英和萵苣葉。蠶的必需營養素包括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類、維生素、無機鹽和水。桑葉是最適合蠶的天然食物。吃了桑葚後,幼蟲生長迅速。在適宜的溫度條件下,壹只蠶每6-9天蛻皮壹次,約需24-32天,吃桑葉20-30克(幹物質5-6.2克)。壹般經過四次睡眠和蛻皮,其體重增長到極致時約為65438+100000倍。吐絲結繭是蠶適應環境的壹種本能。桑蠶繭可以繅絲,蠶絲是珍貴的紡織原料,也廣泛應用於軍工、電力等方面。蠶蛹、蠶蛾、蠶沙也可以綜合利用,是各種化工、醫藥工業的原料,也可以作為植物的營養物質。家蠶是壹種完全變態的昆蟲,在壹代中經歷了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發育階段。壹年內自然發生的世代稱為均壹化,壹年1代,2代為對偶,3代以上為多元論。在熱帶地區,也有全年不滯育的多樣化品種。發育的溫度範圍隨發育時期的不同而不同,大致在7 ~ 40℃之間,正常發育的溫度範圍為20 ~ 30℃。蠶形幼蟲
長圓柱形,由頭、胸、腹組成。頭部覆蓋著灰褐色的骨頭骨,胸部在三個環節各有1對胸足;腹部65,438+00個環節中有4對腹足和65,438+0對尾足,第八腹節背部中心有65,438+0個尾角。1胸段和1至第8腹段體側有1對瓣膜。剛孵出的幼蟲渾身黑褐色剛毛,小如螞蟻,稱為蟻蠶。螞蟻蠶以桑葉為食,生長迅速,體色逐漸變成藍白色。其體壁表皮會多次脫落,稱為蛻皮,是蠶咽側分泌的保幼激素和前胸腺分泌的蛻皮激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蛻皮前,幼蟲停止吃桑,在蠶床上吐絲,用腹腳和尾腳固定蠶體,靜止不動,稱之為睡眠。睡眠是年齡劃分的界限,每次睡眠增加1年齡。體重和體積隨著年齡的增長顯著增加。蛻皮次數的特征稱為嗜睡,這是由遺傳控制的,但生活條件的影響也會改變嗜睡。蠶眠有三眠、四眠、五眠等;生產中常用的蠶品種是四面五齡蠶。幼蟲長到5齡第2 ~ 3天時,可根據其特征加以區分:雌蠶在第8、9腹節的腹表面有1對乳白色的小點,稱為杜詩腺;雄蠶在第九腹節腹面前緣中央有壹乳白色的囊狀體,稱為赫氏腺(圖2)。5齡長到極致時,其體重約為蟻蠶的654.38+00000倍。之後逐漸減少桑葚量,甚至停止進食。前半身透明時稱為成熟蠶,即開始吐絲結繭。結繭過程約需2 ~ 3天。幼蟲期的長短因蠶的種類和飼養條件而異。壹般春蠶在24 ~ 25℃時為24 ~ 26天,夏秋蠶在26 ~ 28℃時為265,438+0 ~ 23天。
蛹
成熟的蠶吐絲後,身體微微收縮成紡錘形,靜止不動。此時稱為潛伏蛹(預蛹)。潛伏蛹是老幼蟲真皮與表皮分離,蛹表皮形成的時期,約需2天。化蛹和蛻皮是蛻皮激素的結果。剛蛻皮的蛹呈紡錘形,乳白色,然後變成深棕色。蛹的身體分為三部分:胸部和腹部。雌蛹腹部大,末端鈍圓,第八腹節腹面中線有1條縱線;雄蛹腹部小而尖,第9腹節腹面中央有1棕點(圖3)。壹般蛹重1.5 ~ 2.5g..在蛹階段,幼蟲組織器官的破壞,成蟲組織器官的發生和形成,生殖細胞的發育和成熟都是劇烈進行的。化蛹後約14天完成成蟲發育。此時,腦神經分泌細胞合成並儲存在咽部的羽化激素,由於光的刺激而分泌到血液中,約40分鐘後蛹就會羽化。成蟲(蛾)
羽化後,成蟲吐出堿性腸液濕潤、疏松頭端繭層,用胸、足推開繭絲,從繭中鉆出。翅膀最初是柔軟和折疊的,當蛾子身體變幹時會展開。全身布滿白色鱗片,頭兩側有1對復眼和1對有觸覺和嗅覺的梳狀觸角,口器已退化。前、中、後胸段腹側面有1對胸足,中、後胸段背側面有1對翅。腹部有7只雌蛾和8只雄蛾。雄蛾的外生殖器從幼蟲第9和10腹節開始變化,雌蛾的外生殖器從第8、9和10腹節開始變化。交配時,雌蛾伸出產卵器,引誘腺釋放的性信息素(蠶醇、蠶醛)引誘雄蛾,交配1.5 ~ 2小時即可產生受精卵。壹只雌蛾產卵約400 ~ 700粒,大部分在羽化當天產卵,第三天結束。成蟲不進食,交配產卵10天左右自然死亡。蛋
橢圓形略扁,長約1.1 ~ 1.5毫米,寬約1.0 ~ 1.2毫米,厚約0.5 ~ 0.6毫米。壹端略鈍,另壹端略尖,頂端有壹個卵孔,是受精通道。卵的大小因蠶的種類、飼養條件和蛹的溫度而異。雞蛋的重量壹般在500 ~ 600微克。剛出生的時候是淡黃色的,表面凸起。後來由於水分的蒸發和蛋內營養物質的消耗,蛋面中心出現凹陷,稱為蛋渦。正常卵的卵渦為橢圓形,死卵為三角形。蛋殼表面有凹凸不平的多邊形卵紋,有無數針狀呼吸孔。卵的內容物包括卵黃膜、漿膜、卵黃和胚胎。卵黃膜緊貼蛋殼底部,為無細胞透明膜;在其內側,漿膜是壹個大而平的多邊形細胞。蛋黃是胚胎發育的營養來源。胚胎在蛋黃中處於卵的側面,頭部朝向卵孔的壹端,通過不斷吸收營養逐漸發育。蠶種分為滯育卵(過齡卵)和非滯育卵(欠齡卵)。非滯育卵產下後,胚胎繼續發育,約10天螞蟻孵化。滯育卵發育到壹定程度進入滯育,冬季低溫解除滯育,次年春季孵化。蠶卵是否滯育取決於雌蛹的下咽神經節能否分泌滯育激素;心臟體激素在滯育中也起輔助作用。滯育卵進入滯育階段,色素顆粒形成並沈積在漿膜細胞內,呈深褐色;非滯育卵的質膜細胞不形成色素,仍為淡黃色。蠶-中國古代最重要的經濟昆蟲之壹。蠶的經濟價值在於絲。絲綢是主要的紡織原料之壹。中國是第壹個使用絲綢的國家。古代歷史上有伏羲“化蠶”,雷祖“教人養蠶”的傳說。也有人說黃帝的貴妃西陵是養蠶的第壹人。新石器時代的考古表明,在公元前2750年以前,浙江吳興前山洋的先民就已經用絲來編織絲綢床單、絲帶和絲線了。公元前13世紀,甲骨文中發現了桑、蠶、絲、絹等名稱。絲綢與大麻、苧麻以及後來的棉花壹起,是中國人的主要服裝原料,養蠶已成為中國農業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幾千年的實踐中,中國人民積累了豐富的養蠶經驗,主要體現在蠶病的防治上。在商周時期,蠶被養在室內。戰國時期(公元前475-221年)有專門養蠶的蠶房,重視蠶病的防治,采用浴蠶卵技術。公元三世紀後期恒溫飼養幼蠶,說明當時已經知道了蠶的生長與溫度的關系,但直到元代才在《師農要》中詳細規定了蠶生長各階段所需的溫度。晉代已經知道了蠶的微粒子病和軟化病,並稱之為“黑瘦”、“偽蠶”。根據《齊書·姚敏》記載,在6世紀30年代,人們還通過挑選蠶繭並將其保存在鹽中來預防蠶病。宋元時期,蠶病的防治更進壹步。除了鹽漬,蠶繭儲存方式還出現了日曬和籠蒸。同時,作為防治蠶病的主要手段,蠶浴法也得到了改進。早期,蠶浴主要在川中進行。宋代出現了朱砂溫水沐浴,元代出現了自然沐浴,利用低溫,擇優汰劣。陳芳的《農書》中論述了蠶病與濕熱、風冷的關系,《農桑瑤姬》中總結了蠶病與葉質的關系。明代(1368-1664)出現了露水、石灰水、鹽水等方法。為了提高蠶的防病能力,采用雜交的方法培育優良品種,也有消滅病蠶和防止其傳播的方法。中國蠶業技術長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為世界蠶業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公元前11世紀,養蠶技術隨姬子傳入朝鮮,後又傳入日本。秦漢以後,中國的養蠶技術通過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傳入中亞、南亞和西亞。6世紀中葉,君士坦丁堡國王通過印度僧侶將蠶種從中國走私到國內,這是西方養蠶業的開端。
文化價值
中國是世界上第壹個養蠶和絲織的國家。在浙江吳興的郊外,我們發現了人類5000年遺留下來的東西,包括古代的絲織品,證明中國很久以前就會養蠶。據說黃帝的妃子蝸牛教人們種桑樹、養蠶、吐絲、織布,讓每個人都能有好衣服穿。2000多年前,中國制造的絲綢傳入歐洲。當時歐洲人不會養蠶,不會吐絲。不知道這麽漂亮的面料是怎麽做出來的。因為歐洲人喜歡買絲綢,商人們要把很多絲綢運到歐洲,所以他們開辟了壹條把絲綢運到歐洲的道路,這就是所謂的絲綢之路。
中國遼闊的原野上生長著許多桑樹,包括喬木和灌木。有幾種昆蟲生活在桑樹上。它們以桑葉或樹幹為食。在這些昆蟲中,有壹種鱗翅目昆蟲會吐絲結繭,引起了我們祖先的註意。這是蠶。蠶以桑葉為食,吐絲結繭,然後鉆出繭和羽毛成蛾。人們發現,這種繭殼可以浸濕,拉出長長的銀線,可以撚成線,也可以織成絲。這比當時的亞麻和葛根原料好看多了。隨著先民生活的定居,為了獲得更多的蠶繭,人們開始人工飼養,並搬到室內馴化。除了蠶,中國還有柞蠶、樟蠶、死蠶、野蠶。柞蠶(anthraea pernyi iguren-mene ville)屬於柞蠶科,原產於山東萊州(葉縣)。是我國僅次於蠶的產絲昆蟲,現在遼寧、河南等省大量存在。柞蠶最早見於爾雅(公元前1200年)。柞蠶絲在2700年前被用作皇帝的貢品。漢代正式推廣,宋、元、明、清四代傳入並推廣,分布於中國多個省份。它的主要飼料樹種是櫟屬的各種樹葉。在古人眼裏,蠶是神聖的動物。吐絲成繭再化為飛魂,是壹個美麗而完整的生命循環,賦予了絲綢神秘而高貴的人文色彩和濃厚的哲學意味。絲綢文化有幾千年的悠久歷史。古老的絲綢文明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也是中國對世界的巨大貢獻。它是中國和世界友誼的紐帶。絲綢是友好的使者。歷史上,刺繡、絲綢常被作為高檔禮品贈送給朋友,“化幹戈為玉帛”以示友好。絲綢文化對推動人類文明進程有著不可磨滅的影響。“錦緞”是彩色提花絲織物的總稱。織錦把“金”和“絲”組合成文字,意思是織錦“織色為文,價如金”。織錦因其復雜的編織工藝、古樸的圖案和華麗的色彩而成為中國傳統絲綢織物中的精品。蠶育種起源的神話
養蠶是中國古代默默無聞的勞動人民掌握了自然規律並運用於實踐的事實,但畢竟歷史太久遠,無法追溯其最早的起源,所以有各種各樣的傳說和神話。其中壹個傳說是養蠶是黃帝的妃子雷祖所發明的。“嫘祖,西陵人家的女兒,元帝的公主,第壹個教人們養蠶的人.....而後人先祭蠶。”這種說法比較常見。解放前,蠶廟還提供了第壹只蠶的西陵家。此外,還有壹個尋找神靈的神話。相傳古代有父女二人。父親外出打工,只留下女兒和壹匹馬在家。女兒自己養馬。因為貧窮和孤獨,她想念在外打工的父親,於是對馬開玩笑說:“如果妳能把我父親接回來,我就嫁給妳。”聽到這裏,馬掙脫韁繩,直奔父親工作的地方。父親看到那匹馬時非常驚訝,於是就把它帶走騎上了。馬看著來的方向,呻吟著。我爸壹看,猜到家裏出事了,就騎車回家了。動物很有愛心,所以它們的父親餵養它們更細心。但馬不肯吃東西,每次看見女兒進進出出,都會氣得拍蹄子。父親覺得奇怪,悄悄問女兒。女兒不得不說實話。父親認為這是對家人的侮辱,就用箭射死了那匹馬,剝了皮,放在院子裏曬幹。父親又出去了。女兒和隔壁的女朋友來到Mapi,嘲笑Mapi說:“妳為什麽要娶壹個女人當畜生?”何必招這種殺身之禍!”話音剛落,馬丕突然飛起,壹把將女兒卷走。隔壁的女朋友嚇得不敢救她,只好告訴爸爸。父親回來後,到處找都找不到。幾天後,他們在壹根大樹枝上被發現。女兒和馬皮同時變成蠶,住在樹上,繭很厚。鄰居拿去養。因樹為桑葚,又因桑葚與喪諧音,故名蠶,普通百姓廣泛飼養,就是今天的蠶。
市場價值
根據文獻和文物記載,我們的祖先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開始種桑養蠶了。絲綢的利用始於漁獵時代末期,養蠶始於農業時代初期,即黃帝時代。在周朝(公元前1066 ~ 256年),養蠶生產變得專業化,由官方檢查員管理。到了戰國時期(公元前476 ~ 221),絲綢已經達到了很高的發展水平,成為了窮人的日常服裝和自由貿易的材料。戰國時期中國各地出土的絲織品很多,有羅、綾、萬、紗、縐、綺、錦、繡等產品,其花紋和色彩之美達到了令人驚嘆的程度。宋元時期(960 ~ 1368),絲綢生產和絲織達到另壹個高峰,宋代絲綢年產量達340萬匹。統治者同樣重視絲綢工業和農業。我國古籍中常有“農桑並舉”的記載。成語“女不蠶,女受寒”反映了古人對養蠶的高度認識。在中國古代,衣服以絲綢和棉麻來區分。當官的,有錢的,都以衣著為榮,“衣錦還鄉”這個成語就這樣產生了。勞動人民穿棉布和亞麻布。唐朝(公元618 ~ 907年)以前,絲綢和糧食都是由民間支付,朝廷或政府用絲綢作為對有功臣民的獎勵。現在藏族、蒙古族在迎賓、送禮、拜神、日常交際禮儀中,都用絲綢(哈達)來表達敬意和祝賀。絲綢業的發展和普及也影響了我國的文化生活。除了許多描寫采桑養蠶的優美詩句外,成語“作繭自縛”就是用來比喻人想對自己好,結果卻吃了虧。唐代白居易有句話,“誰救燭蛾,蠶繭纏。”;宋代佛教本來說“聞法禪定,如蠶自吐絲。”這首詩。因為蠶壹生只吃桑葉,老了吐出來的是它柔軟光滑潔白的絲,所以有“春蠶到死也要織”這句詩,用來贊美那些有奉獻精神的人。中國古代絲綢的發展促進了對外貿易和文化交流。早在公元11世紀,蠶種和養蠶技術就傳入了朝鮮,公元前2世紀傳入了日本,公元6世紀傳入了土耳其、埃及、阿拉伯和地中海國家..養蠶技術在6世紀傳入歐洲,所以絲綢代表著古老的東方文明,在東西方文化交流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絲綢是壹種受歡迎的商品。它和養蠶技術通過絲綢之路向西傳播,途經草原、沙漠、綠洲和山川,沿途湧現出武威、張掖、酒泉、敦煌、龜茲、秦書等壹批名鎮。建元三年(公元前138)至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張騫奉漢武帝劉徹之命,從中國西部出發,訪問了帕米爾高原以西的壹些國家,建立了交往。絲綢是中國的重要產品,所以古代西方稱長安為絲綢之城,中國為絲綢之國。南方還有壹條絲綢之路,經成都、保山到達緬甸、印度。東部沿海有徐聞(廣東)、合浦(廣西)、蓬萊(山東)、寧波(浙江)等港口通往太平洋諸島和地區。目前,亞洲、非洲、歐洲、拉丁美洲、大洋洲及許多國家和地區都有養蠶,年產量約為800萬噸繭和5萬噸絲。中國的蠶繭產量和絲綢產量均居世界首位。蠶桑分布在除青海、西藏、寧夏以外的各省、市、自治區。浙江農民壹直把這種為人類做出巨大貢獻的昆蟲稱為“蠶寶寶”。它吐出的絲有珍珠的光。即使在化學纖維日新月異的今天,絲綢制品仍被譽為“纖維中的女王”,其部分服裝特性是其他纖維無法企及的。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養蠶有著非常光明的前景。育蠶雄蠶孵化時有1對睪丸,5齡時形成約140 ~ 200萬個有核精子,蛹中後期形成大量無籽精子,但後者不能使蠶卵受精。雌蠶孵化時有1對卵巢;化蛹後1 ~ 2天,卵巢內的卵巢管迅速生長,破卵巢膜遊離於腹腔內,第9天形成卵,下移至輸卵管。1 ~蛾前2天,卵核經歷1成熟分裂,並在中期停止。蛾交配後,精子進入卵子,使停留在第壹次成熟分裂中期的卵核因受刺激而繼續分裂,產卵後40分鐘左右停止。卵產下後約60分鐘開始第二次成熟分裂,20分鐘完成。卵產下後約2小時,雌雄核融合並開始分裂。分娩後約15小時,胚盤形成。卵細胞孔壹側胚盤的壹些細胞逐漸增厚成胚胎帶。卵產下後約24小時,胚帶脫離胚盤,成為胚胎,俗稱胚胎。剩下的胚盤稱為漿膜。初始胚胎只有1層細胞,然後形成外胚層和中胚層兩層細胞,內胚層只在胚胎發育後期出現。滯育卵胚胎的形狀在滯育期間變化不大。隨著自然溫度的降低,蠶卵滯育逐漸解除。解除滯育的最適溫度為5℃左右,但壹般在65438±05℃以下可以逐漸解除滯育。在我國,蠶卵胚胎從滯育解除到孵化分為15個階段(見表)。其中,最長的時期是生產的關鍵期,在此之後胚對低溫的抵抗力減弱,所以最長的胚是冷藏的臨界胚,是暖促青的啟動胚。倒置期是幼蟲器官組織形成最旺盛的時期,不僅形態變化顯著,生理上對外界環境條件也非常敏感。二化性種在轉綠期受高溫、長光照、潮濕條件影響,可促進滯育卵,否則會產非滯育卵。返青階段的蟻體已基本完成,抗低溫能力增強。在生產中,可以通過短期冷藏來調節螞蟻的收獲期。胚胎發育成蟻蠶後,先吐出堿性腸液使卵孔處的蛋殼膨脹變軟,再用上顎雕琢撕成小塊吞咽,形成孵化孔,爬出。在自然狀態下,螞蟻通常在早上5 ~ 9點孵化。養蠶技術——小蠶的飼養
地膜覆蓋:用於飼養1 ~ 3歲蠶。1 ~ 2歲,上蓋墊聚乙烯塑料薄膜,四周折疊。睡眠中不要蓋,餵完蠶繼續蓋。3歲,只蓋不墊。如果膜上有霧滴,在桑葚之前擦幹凈再用。有條件的地區,應在小蠶期育成1 ~ 3歲蠶。桑葉要按葉位,從上到下采集。桑葉要在早上10之前和下午3點之後采摘,避免在烈日下采摘。1 ~ 2歲的小蠶需要剪葉吃桑,剪葉的標準通常是蠶體大小的2倍。桑葚的量適當控制在各年齡段的少食期和成熟期,全飼期食物充足。桑葚可以用塑料薄膜覆蓋,每天4次。每次給桑量主要是根據蠶的發育、食欲、殘桑程度靈活控制。如果上次給的桑葚吃完了,下次可以稍微增加量,否則,要給的桑葚量會減少。小蠶期吃桑只占全齡的5%。餵桑方法:餵桑前,將蠶均勻分布。1箱蠶種最大養蠶面積:0齡1.07 ~ 1.2m2,2齡1.6 ~ 4m2,3齡4 ~ 10m2。除砂就是清除蠶床上殘留的桑葚和蠶沙。睡眠前第壹次除沙叫睡眠除沙,睡眠後第壹次除沙叫開始除沙,其他時間除沙叫中間除沙。直接的處理方法包括適時添加睡眠網和去除睡眠,使環境幹燥。蠶發育不好的時候,要養青批,把綠頭蠶放在較高的溫度下,經常給涼桑,趕上壹個大的數量。蠶孵出來了,要適時餵食。90% ~ 95%的蠶頭部呈淺棕色,說明要適當餵養。葉子成熟了,又嫩又新鮮。在幼蠶期,在餵桑前,將生石灰粉均勻地撒在蠶體和蠶座上,每只蠶抱起來睡壹次。
強壯蠶的飼養
4歲到多歲的叫大蠶。養蠶期間要防高溫高濕,加強通風,吃好桑。桑葉應存放在陰涼、潮濕、清潔衛生的桑葚貯藏室,平鋪在地面上。早上采摘桑葚為宜,儲備壹天的用量。4、5歲蠶食葉或芽,每晝夜給桑4 ~ 5次。第四齡占桑葚總消耗量的10%,第五齡占85%,尤其是第五齡第三天以後,吃桑葚很兇,才能達到很好的桑葚飽腹感。到了高溫幹燥天氣,桑葉的含水量就低了。桑葉噴水餵蠶後,水要幹凈,增產效果明顯。大蠶期要及時擴容分席。除沙是大蠶期衛生防病的壹項重要工作。除砂要用網,不能用手。蠶病防1號在采蟻時從二、三齡開始各噴灑1次,在見熟蠶時從四、五齡開始噴灑蠶病防1號。如果有蠶病,壹天1次。使用方法:給桑葚吃之前將藥粉均勻地撒在蠶體和蠶座上,10分鐘後給桑葚吃。生石灰在1歲時消毒。對2 ~ 4齡蠶和休眠蠶分別消毒65438±0次。對5齡蠶、中齡蠶、熟蠶分別消毒1次。餵桑前將生石灰粉均勻撒在蠶體和蠶座上。要求與蠶病防1號間隔至少3小時使用..每天在蠶房門口撒生石灰粉,進出換衣換鞋,死蠶不要亂丟,要放進石灰缸集中焚燒。餵蠶除沙前後要洗手。蠶沙應在遠離蠶房的地方發酵,不宜直接施於桑園。用梭織布養蠶,可以在蠶架上放置小木條,木條上鋪上梭織布養蠶。在蠶臺上養蠶除沙時,用卷網除沙效果很好。方法是把蠶網卷到蠶臺的壹半,掃去下面的蠶沙,然後放開卷網,把另壹半的沙子去掉。桑蠶就是把切好的桑條和葉子壹起放在蠶床上餵蠶。可以在蠶臺上餵養,也可以在地面以床的形式餵養(地面撒2.5%樂果粉防蟻,再撒壹層石灰粉)。塑料大棚養蠶既能節省蠶房,又能提高棚室的利用率。壹般3.3 m× 10 m的大棚,可設置兩排5層蠶臺,每期可飼養2箱蠶種。8米×2.5米的大棚壹期可以養壹箱蠶。及時上菜,按照抓熟先煮的原則。上層密度:380 ~ 400頭折疊,上層頭數按網格的80% ~ 85%計算。可以采用人工揀選和自動提升相結合的方法。溫度保持在22 ~ 25℃。適宜濕度為2.5℃,光照均勻,環境安靜,避免強風直吹。應加強通風,保持風速在0.5 ~ 1.0 m/s,蠶繭成繭化蛹後,蠶繭皮膚顏色變黃時,應適時摘繭。繅絲後第6-7天摘繭。挑繭時,先把繭裏的死蠶和爛繭挑出來。按照分批摘繭的順序,先摘,後摘,輕摘,避免蛹的損傷和出血。采摘下來的蠶繭不能堆得太厚,2 ~ 3粒厚,放在陰涼通風幹燥處,避免強光照射。蠶只在幼蟲期進食。1蠶的耗桑量約為21克鮮桑葉(幹物質5.25克),其中85-88%在五齡食用,消化率約為40%。幼蟲的營養狀況直接影響蠶體的生長和繭絲、蠶卵的形成。蠶的必需營養成分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類、維生素、無機鹽和水。蛋白質不僅是家蠶各種器官和細胞的重要組成成分,也是絲腺細胞合成絲物質和卵巢產生蠶卵的基本原料。碳水化合物是生命活動的主要能量來源。脂類中的甾醇是蛻皮激素的前體,在體內不能合成,必須從食物中攝取。維生素是調節物質代謝不可缺少的生物活性物質,大部分是酶的輔助基團。無機鹽是細胞的組成成分之壹,起著調節細胞內外液體滲透壓和pH值的作用。水約占蠶體重的85%,是蠶體的主要成分,對體內物質的溶解和運輸,調節和保持內環境相對恒定起著重要作用。血液含水量低時,滲透壓升高,阻礙正常代謝;血液含水量過高,滲透壓降低,pH值降低,也會導致蠶體生理紊亂。水來源於食物,所以食物的含水量與蠶體的含水量密切相關。以上營養成分在桑葉中極其豐富。此外,桑葉還含有:①誘食因子,如檸檬醛、香葉醇、香葉醇、芳樟醇等揮發性萜類化合物;②苦味因子,如β-谷甾醇、異槲皮苷和桑色素;③吞咽因子,如纖維素、磷酸鹽、矽酸鹽、肌醇、維生素C等,能刺激幼蟲產生攝食、咬和吞咽的要求和動作。所以桑葉是最好的天然飼料。人工飼料也是根據桑葉的化學成分配制的。蠶-絲物質的形成吐絲結繭是蠶適應環境的壹種本能。產生和分泌絲物質的絲腺是1對半透明而有彈性的管狀器官(圖4),形成於胚胎發育後期。絲腺用在螞蟻身上只有0.01 mg左右,隨年齡增長而增長。但在5齡第3天之前,由於保幼激素的抑制,體重不超過體重的5%。保幼激素的分泌從5齡第3天開始停止,大量桑葉主要用於長絲腺和合成絲物質。至5齡末,絲腺可達65438±0.6g,占體重的45-50%。與螞蟻蠶的絲腺重量相比,增加約654.38±0.6萬倍,但重量僅增加約654.38±0.6萬倍。絲物質包括絲素和絲膠,都是由18個氨基酸組成的蛋白質。絲膠產生於中部絲腺,絲素產生於後部絲腺。當絲素蛋白分泌到腺腔中,被推入中部絲腺時,被絲膠蛋白所包圍。每只5齡蠶在保幼激素停止分泌後的4-6天內產生約0.35-0.6克絲蛋白。繭絲壹般無色透明,但也有蠶品種有黃繭、紅繭或綠繭。黃色和紅色色素直接來源於桑葉中的胡蘿蔔素等色素;綠色素是以桑葉中的黃酮類化合物如異槲皮苷、槲皮苷和蘆丁為原料,通過消化管產生的。繭絲是否著色以及著色的程度取決於消化管滲透和合成色素的能力,以及進入血液的色素被中間絲腺吸收的程度。白繭物種沒有顏色,因為沒有色素進入血液或沒有被中間絲腺吸收。此外,環境也影響繭色的深淺。壹般蠶絲的色素在於絲膠,繅絲後,隨著絲膠的溶解,成為白色生絲;而綠繭的色素也存在於絲素中,繅絲後依然是綠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