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集解 ·敬軒先生行狀》、《溫州經籍誌》、《兩浙著述考》均載為50卷。孫鏘鳴的《序》,項琪的《跋》均載為61卷。孫治讓說:“原稿本五十卷,仲父止庵先生校刊時,析為六十壹卷。今以五十卷著於錄,從其朔也。”由此知,孫希旦原稿本50卷,孫鏘鳴校勘時析為六十壹卷。關於 《禮記集解》的版本,吾師王愕(三禮研究論著提要》。已有總結,今再參考相關資料,補充如下(原《三禮研究論著提要》相關條目抄錄):
1) 稿 本 《禮記集解》61卷,清孫希旦撰,清孫鏘鳴校正,稿本。殘存35卷(卷1壹14、18壹19、21壹23、26壹41),《中國古籍善本書目·經部》載之,今藏溫州市圖書館。
2) 清 刻 本《禮記集解》61卷,清孫希旦撰,清鹹豐十年(1860年)至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孫氏盤古草堂刻本。清方宗誠批註,《中國古籍善本書目·經部》載之,今藏安徽省文史館。
3) 清 刻 本《禮記集解》61卷,清孫希旦撰,清鹹豐十年(1860年)至同治七年(1868年)孫氏盤谷草堂刻本。清陳寶璐校,《中國古籍善本書目·經部》載之,今藏福建省圖書館。
4) 清 刻 本《禮記集解》61卷,清孫希旦撰,清鹹豐十年(1860年)至同治七年(1868年)孫氏盤古草堂刻本,今藏國家圖書館。南京圖書館亦藏有此本,該館卡片著錄為:“《禮記集解》六十壹卷《附尚書顧命解》壹卷,清鹹豐十年(1860)瑞安孫氏盤古草堂刻本,十六冊。索書號(2091)。”
5) 清 刻 本《禮記集解》61卷,清孫希旦撰,清鹹豐十年(1860年)至同治七年(1868年)孫氏盤古草堂刻本;或為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孫鏘鳴校刻本。南京圖書館藏有此本,其著錄為:“《禮記集解》六十壹卷《附尚書顧命解》壹卷,清同治三年(1864)瑞安孫氏盤古草堂刻本,十六冊。索書號:94361。”《藏園訂補邵亭知見傳本書目》記載:“清鹹豐十年(1860)瑞安孫氏刊本。”《江蘇省立圖書館現存書目》:“清瑞安孫氏盤古草堂刊本,丁書,16冊。”《販書偶記》載為“鹹豐庚申(公元1860)至同治甲子年(公元1864)盤古草堂刊”。《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漢籍目錄》:“鹹豐十年瑞安孫氏盤古草堂刊本。”《館藏古籍簡目初稿》:“清鹹豐十年(公元1860年)瑞安孫氏盤古草堂刻本,12冊。”《中文線裝書書名目錄》載為:“清同治,14冊,索書號:129456壹69。”《涵芬摟藏書目錄》有相似記載:“鹹豐庚申(1860)刊本,14冊。”《北京圖書館館藏普通線裝書書名目錄》記載:“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孫鏘鳴校刻本,20冊,今藏國家圖書館圖書館。”載為:“同治七年(1868年)刻本,24冊。索書號:095·3127/368壹02。’,《香港所藏古籍書目》。載為:“24冊,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孫氏盤古草堂刻本。新亞(指香港新亞研究所圖書館)索書號:094·32 1246。”按:各書目記載《禮記集解》版本不同。著錄為鹹豐庚申(1860)刊本,或為同治三年(公元1864 年)刻本,或為鹹豐庚申(公元1860)至同治甲子年(公元1864)盤古草堂刻本者,皆誤。由書前孫鏘鳴《序》和書後項琪《跋》,我們可以清楚的知道,該書於鹹豐庚申開雕,還未刻完就被金錢會起義軍燒毀了十之五六的刻板。到補刊完成,已經是同治戊辰(1868年)三月。所以著錄鹹豐庚申本者,當為見書前“鹹豐庚申瑞安孫氏盤古草堂開雕”而誤。著錄同治甲子年(1864)者,當為見書前“同治甲子獨山莫友芝檢”而誤。所以上面各本盡管冊數不壹,著錄不壹,歸為同壹版本— 清鹹豐十年(1860年)至同治七年(1868年)孫氏盤古草堂刻本或為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孫鏘鳴校刻本。所謂《類書叢書目錄》載之的“清道光刻本,存十四冊(八至六十壹卷),索書號:+041·14/1246。”當是著錄錯誤。當孫鏘鳴於鹹豐三年(1853)“從其曾孫裕昆發筐出之”時,《禮記集解》還只是稿本。
6) 清 刻 本,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孫鏘鳴校刻,14冊。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藏有此本。書前不附孫衣言的《敬軒先生行狀》,其版本格式與《續修四庫全書》本同。有“江南大學圖書館藏書”印。書上有索書號:129458。
7) 清 刻 本《禮記集解》61卷,清孫希旦撰,同治戊辰(公元1868年),清蘇州新刻本。《書目答問二種》:“同治戊辰蘇州新刻本,今講人《永嘉叢書》。”
《書目答問補正》。亦載之:“蘇州新刻本。仁補]孫書瑞安孫衣言編刻永嘉叢書本。”疑即為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孫鏘鳴校刻本。
8) 《永嘉叢書》本,此本是盤古草堂本之重印本。疑為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孫鏘鳴校刻本。孫衣言刊行的《永嘉叢書》十三種書,無《禮記集解》。
9) 《國學基本叢書》本,據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刻本重新排印本。《中國叢書廣錄》記載:《禮記集解》六十壹卷,民國二十二年(193)初版,鉛印本,二冊。《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中文古籍書目》亦載之。
10) 《萬有文庫》本,據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7刻本重新排印本。
11) 影 印 本《禮記集解》61卷,清孫希旦撰,臺灣臺北文史哲出版社於1988年10月據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刻本影印,計1350頁。
12) 點 校 本《禮記集解》61卷,清孫希旦撰,中華書局點校本,沈嘯寰、王星賢點校。此本以盤古草堂本為底本,參考《萬有文庫》本及鄭玄《註》和孔穎達《正義》加以校點,書前《本書點校說明》敘《禮記》傳授源流、諸書記載、《禮記集解》之特點及點校原則等,此本於19四年2月由中華書局出版,3冊,1487頁;1995年5月又加重印,流傳最為普遍。臺灣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8月據中華書局點校本重印,2冊,1487頁。
13) 鈔 本 《禮記集解》61卷,清孫希旦撰,舊鈔本,17冊。《北京大學圖書館藏善本書目》載載之,今藏北京大學圖書館。
14) 《續修四庫全書》本。見《續修四庫全書》第103、104冊。該書以華東師範大學圖書館藏清同治七年(1868)孫鏘鳴刻本影印,書前亦無《敬軒先生行狀》。有“東匝梅師古齋刻字”數字,是它書所無。考察南圖藏清鹹豐十年(公元1860年)至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孫氏盤古草堂刻本與南京師範大學藏本,當為兩個版本。後者無孫衣言的《敬軒先生行狀》,每卷版本形式統壹。半頁13行,經文每行22字,註疏每行21字。刻字大小前後統壹。而前者每卷行數不定,有的密集,有的疏闊。同樣的字,在不同卷中寫法不統壹,字體也前後不同,有時同卷中間也如此,當是補刻時,前後刻工不同所致。所以前者當為最早的,經歷戰亂後加以補刻的清鹹豐十年(公元1860年)至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瑞安孫氏盤古草堂刻本。後者可能就是蘇州新刻的永嘉叢書本,即清同治七年(1868)孫鏘鳴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