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箋註,是對其它書籍作註解。
箋註壹般是建立在對前人研究基礎的深入了解之上,註釋中常提到前人的意見,對其進行補充訂正,分辨剖析,而且比較側重對原文中典故、詞語出處的考證。
《世說新語箋疏》內容極為廣泛,但重點不在訓解文字,而主要註重考案史實。對世說原作和劉孝標註所說的人物事跡,壹壹尋檢史籍,考核異同;對原書不備的,略為增補,以廣異聞;對事乖情理的,則有所評論,以明是非。
擴展資料:
古籍註解辨別
古籍的註解有很多種,名稱不同,側重點也不壹樣,其大致區分如下:
1、註
對古籍經典、原典的直接註釋;如《水經註》,是在《水經》的基礎上直接作註;
2、疏
某部書古人已經有了註釋,但註釋中也有些不好理解的需要解釋,這種“對前人註釋”的註釋,就叫做“疏”,側重於疏通文意,闡明經典;如《莊子義疏》,是對《莊子》的文意疏通和展示。
3、集註或集解
把歷代不同註釋者的註釋集合和到壹起,成為“集註”或“集解”;如《論語集註》,則是把不同時代的學者對論語的註解集中到壹起。
4、箋
對前人文意或註解補充、訂正。
百度百科-箋註
2. 《世說新語箋疏》和《世說新語》有什麽區別《世說新語》 是南北朝時期(公元420年~公元581年)的壹部記述後漢至南朝劉宋王朝人物的遺聞軼事的雜史。劉宋宗室臨川王劉義慶(403—444年)撰寫,梁劉峻(字孝標)註。
《世說新語箋疏》作者余嘉錫,目錄學家、語言文字專家。字季豫。常德人。清末舉人。任吏部文選司主事。科舉廢除後回常德師範學校任教。1927年後在輔仁大學、北京大學、中國大學、民國大學、北京女子師範大學任教,主講目錄學。1931年任輔仁大學教授兼國文系主任。1942年兼輔仁大學文學院院長,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年10月,任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專門委員。其著作有《目錄學發微》、《古書通例》、《四庫提要辨證》、《世說新語箋疏》和《余嘉錫論學雜著》等。
區別:
《世說新語》的版本較多,《箋疏》專門列了校文壹欄,把各本校文壹壹列舉。作者遵循清人傳統,不輕易改字,只在“校文”或“箋疏”中說明自己的看法。這種方法是很謹嚴的。另壹方面,《箋疏》中關於《世說》的異文,頗多確切不易之見。如《排調篇》“簡文在殿上行”條的“名客”壹辭,《箋疏》據宋曾<SPS=0400>;《類說》所載殷蕓《小說》引《世說》作“石客”,證明應作“石客”;又據同書載殷蕓《小說》引《世說》“右軍指簡文語孫曰”句作“右軍語孫曰”。這樣不但文理通順,頗近情理,足以正今本之誤。
《世說新語》中所載魏晉人口頭語言,由於時代久遠,有許多已不可解。《箋疏》在這方面,也作了許多精當的詮釋。如《德行篇》“吳道助、附子兄弟”條中的“料理”二字;《政事篇》“王丞相拜轉揚州”條中的“蘭”字;《文學篇》“殷中軍見佛經雲”條中的“阿堵”二字;《雅量篇》中的“傖”字;《賢媛篇》中的“方幅”二字;《黜免篇》中的“椅”字等,既旁征博引,又結合當代方言加以詮釋,結論都令人信服,而且又糾正了前人壹些誤解。這在古漢語及文字學研究也是很突出的貢獻。
《世說新語箋疏》對《世說》中的藝術特點,也有所論述。如《言語篇》中衛說的“見此芒芒”等語,《箋疏》從衛的處境和心理加以論述,頗為深刻。《賢媛篇》載濟尼評謝道韞與張玄妹優劣,《箋疏》先引證材料說明兩人之不同,然後說:“不言其優劣,而高下自見,此晉人措詞妙處。”這種評語言簡意賅,不但道出了作品的妙處,且指出了壹代文風的特色。
3. 文言文《世說新語·政事》翻譯個方圓七十裏的園囿,人們可以到那裏去打柴、打獵.譯文王安期任東海郡內史時,有個小吏偷了池塘中的魚,主簿要追查這件事.王安期說:“周文王的獵場,是和百姓***同使用的.池塘中的幾條魚又有什麽值得吝惜的呢!”(10)王安期作東海郡,吏錄壹犯夜人來①.王問:“何處來?”雲:“從師家受書還,不覺日晚.”王曰:“鞭撻寧越以立威名,恐非致理之本②.”使吏送令歸家.註釋①錄:拘捕.犯夜:觸犯夜行禁令.按:《晉律》禁止夜間通行.②寧越:人名,這裏指讀書人.《呂氏春秋》載,有人告訴寧越,要學習三十年才能學有所成,寧越說,我不休息,刻苦學習十五年就行.十五年後,便成為周威公的老師.致理:致治,招致太平;獲得政績.“理”當作“治”,大概是唐代避唐高宗李治的諱而改動的.譯文王安期任東海郡內史時,壹次,差役抓了壹個犯宵禁的人來.王安期審問他:“從哪裏來的?”那個人回答說:“從老師家學完功課回來,沒想到時間太晚了.”王安期聽後說:“處分壹個讀書人來樹立威名,恐怕不是獲得治績的根本辦法.”便派差役送他出去,叫他回家.(11)成帝在石頭,任讓在帝前戮侍中鐘雅、右衛將軍劉超①.帝泣曰:“還我侍中!”讓不奉詔,遂斬超、雅.事平之後,陶公與讓有舊,欲有之.許柳兒思妣者至佳,諸公欲全之②.若全思妣,則不得不為陶全讓,於是欲並有之.事奏,帝曰:“讓是殺我侍中者,不可宥!”諸公以少主不可違,並斬二人③.註釋①“成帝”句:晉成帝鹹和二年(公元327 年),歷陽內史蘇峻起兵反帝室,鹹和三年攻陷建康,並把晉成帝遷到石頭城.不久蘇峻敗死,其弟蘇逸立為主.鹹和四年正月,侍衛著成帝的鐘雅、劉超二人密謀把成帝救出,被發覺,蘇逸便派部將任讓領兵入宮殺了鐘、劉.二月蘇逸敗死.②許柳:蘇峻起兵反晉時,豫州刺史祖約派許柳率兵與蘇峻會合.蘇峻攻陷建康後,任許柳為丹陽尹.失敗後,許柳被殺.③少主:指晉成帝司馬衍.按:成帝即位時,年僅四歲,到這時也只七八歲.譯文晉成帝被遷到石頭城,叛軍任讓在成帝面前要殺侍中鐘雅和右衛將軍劉超.成帝哭著說:“把侍中還給我!”任讓不聽命令,終於斬了劉超和鐘雅.等到叛亂平定以後,陶侃因為和任讓有老交情,就想赦兔他.另外叛軍許柳有個兒子叫思妣,很有才德,大臣們也想保全他.可是要想保全思妣,就不得不為陶侃保全任讓,於是就想兩個人壹起赦罪.當把處理辦法上奏成帝時,成帝說:“任讓是殺我侍中的人,不能赦罪!”大臣們認為不能違抗成帝命令,就把兩人都殺了.(12)王丞相拜揚州,賓客數百人並加沾接,人人有說色①.唯有臨海壹客姓任及數胡人為未洽②.公因便還到過任邊,雲:“君出,臨海便無復人.”任大喜說.因過胡人前,彈指雲:“蘭闍,蘭闍,!”③群胡同笑,四坐並歡.註釋①沾接:款待.說色:悅色.②胡人:此指胡憎,即外國和尚.洽:指沾光,受到款待.③彈指:搓手指出聲.在佛經中也用來表示歡喜、許諾等意思.蘭闍(shé):可能是梵語的音譯,對它的同義有不同解釋,解為褒譽之辭,寂靜處,宣講佛法的法師,請高興些吧,尊美他人的敬稱,等等.譯文丞相玉導出任揚州刺史,幾百名來道賀的賓客都得到了款待,人人都很高興.只有臨海郡壹位任姓客人和幾位外國和尚還沒有接談過.王導便找機會轉身走過任氏身邊,對他說:“您出來了,臨海就不再有人才了.”任氏聽了,非常高興.王導於是又走過胡僧面前,彈著手指說:“蘭闍,蘭闍!”胡僧們都笑了,四周的人都很高興.(13)陸太尉詣王丞相咨事,過後輒翻異①.王公怪其如此.後以問陸,陸曰:“公長民短②,臨時不知所言,既後覺其不可耳.”註釋①陸太尉:陸玩,字上瑤,吳郡吳人,曾任尚書左仆射、司空,贈太尉.在他任尚書午仆射時,王導為司徒、錄尚書事,總攬朝政,所以他遇字要去.請示王導.②公長民短:您名位尊貴我名位卑微.按:王導兼任揚州刺史,陸玩是揚州吳郡人,所以謙稱為“民”.譯文太尉陸玩到丞相王導那裏去請示,商量好了的事情,過後常常改變主意.王導奇怪他怎麽這樣.後來拿這事間陸玩,陸玩回答說:“公名高位尊,民職卑微,臨時不知該說什麽,過後覺得那樣做不行罷了.”(14)丞相嘗夏月至石頭看庚公①.庾公正料事,丞相雲:“暑,可小簡之.”庾公曰:“公之遺事,天下亦未以為允!”註釋①庾公:庾亮.參《德行》31 則註①.公元322 年晉明帝嗣位,王導參輔朝政.公元325 年晉成帝立,王導和庚亮參輔朝政.這壹則所敘之事大概就發生在此後幾年內.譯文壹年夏天,丞相王導曾經到石頭城探望庚亮.庾亮正在處理公事,王導說:“天氣熱,可以稍為簡略壹些.”庾亮說:“如果您留下些公事不辦,天下人也未必認為妥當!”(15)丞相末年,略不復省事,正封篆諾之①.自嘆曰:“人言我憒憒,後人當思此憒憒②.”註釋①“丞相”句:王導輔佐晉元帝、明帝、成帝三世,為政寬和得眾,事從簡易,晚年更是如此.封篆,文書,指奏章、公文、簿籍等.諾,畫諾,簽字.②憒憒:糊塗;昏亂.譯文王導到了晚年,幾乎不再處理政事,只是在文件上簽字同意.自己感嘆他說:“人家說我老糊塗,後。
4. 《世說新語箋疏》許允醜妻許允婦在原書 *** 有三則,妳說得不清楚,只能三則全部發上來。
6許允婦是阮衛尉女,德如妹,魏略曰:“允字士宗,高陽人。少與清河崔贊,俱發名於冀州。
仕至領軍將軍。”陳留誌名曰:“阮***字伯彥,尉氏人。
清真守道,動以禮讓。仕魏,至衛尉卿。
少子侃,字德如,有俊才,而飭以名理。風儀雅潤,與嵇康為友。
仕至河內太守。”奇醜。
〔壹〕交禮竟,允無復入理,家人深以為憂。會允有客至,婦令婢視之,還答曰:“是桓郎。”
桓郎者,桓範也。魏略曰:“範字允明,沛郡人。
仕至大司農,為宣王所誅。”婦雲:“無憂,桓必勸入。”
桓果語許雲:“阮家既嫁醜女與卿,故當有意,〔二〕卿宜察之。”許便回入內。
既見婦,即欲出。婦料其此出,無復入理,便捉裾停之。”
〔三〕許因謂曰:“婦有四德,卿有其幾?”周禮:“九嬪掌婦學之法,以教九禦。婦德、婦言、婦容、婦功。”
鄭註曰:“德謂貞順,言謂辭令,容謂婉娩,功謂絲枲。”婦曰:“新婦所乏唯容爾。
〔四〕然士有百行,君有幾?”許雲:“皆備。”婦曰:“夫百行以德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謂皆備?”〔五〕允有慚色,遂相敬重。
〔六〕箋疏〔壹〕“奇醜”下殘類書多“有德藝”三字。〔二〕“故當有意”下,殘類書有“門承儒胄,必有德藝”二句。
〔三〕“便捉裾停之”,殘類書作“捉衫裙停之”。〔四〕黃生義府下曰:“漢以還呼子婦為新婦。
後漢何進傳:‘張讓向子婦叩頭雲:“老臣得罪,當與新婦俱歸私門。”’世說王渾妻鐘氏雲雲,此自稱新婦。
涼張駿時童謠雲:‘劉新婦簸,石新婦炊。’北齊時童謠雲:‘寄書與婦母,好看新婦子。
’蓋必當時謂婦初來者為新婦,習之既久,遂不復改耳。”嘉錫案:後漢書列女傳周郁妻阿傳曰:“郁父偉謂阿曰:‘新婦賢者女,當以道匡夫。
郁之不改,新婦過也。’”此呼其子婦也。
本書文學篇王夫人雲:“新婦少遭家難,壹生所寄,唯在此兒。”又本篇本條許允婦曰:“新婦所乏,唯容爾!”此自稱也。
其他類此者尚多,姑舉其顯著者耳。〔五〕“何謂皆備”,殘類書此下作“放衫,允不敢去,甚有愧慚,乃謝過”。
〔六〕嘉錫案:此事見初學記十九引郭子及魏誌夏侯玄傳註引魏氏春秋。殘類書貞烈部於引羊皇後語四條之次引列女傳魯女師壹事,即母儀傳中之魯母師。
復次引鐘、郝兩夫人、李勢女、諸葛誕女各壹事,許允婦阮三事,周宣王姜後壹事,五言詩壹首,列女傳魯漆室女壹事。其鐘、郝夫人以下至姜後凡七事,均不出書名。
而六事見於世說,惟鐘、郝夫人及諸葛誕女兩事與世說合。其余文字皆有異同。
羅振玉跋疑其即采自世說。今本經宋人改訂,自不能無差異。
余考之,殊不然。試以唐寫本及諸類書所引用者,與今本校,其於孝標之註固多所刊落,而正文則但有訛奪,絕無刪改。
何以此數條為例獨殊?不惟有溢出之句,乃至文詞事跡亦頗不同,其非采自世說亦明矣。考周宣姜後事出劉向賢明傳,余初以鐘夫人等六事既雜廁於魯母師及姜後之閑,頗疑其亦是六朝人列女續傳之文,繼思此等兔園策子,恐不可以體例求之。
其為果出何書,蓋無可考。要之文辭爾雅,其必采自古書,則可斷言也。
7許允為吏部郎,多用其鄉裏,魏明帝遣虎賁收之。其婦出誡允曰:〔壹〕“明主可以理奪,難以情求。”
既至,帝核問之。允對曰:〔二〕“‘舉爾所知。
’臣之鄉人,臣所知也。陛下檢校為稱職與不?若不稱職,臣受其罪。”
既檢校,皆官得其人,於是乃釋。允衣服敗壞,詔賜新衣。
初,允被收,舉家號哭。阮新婦自若雲:“勿憂,尋還。”
作粟粥待,頃之允至。魏氏春秋曰:“初,允為吏部,選遷郡守。
明帝疑其所用非次,將加其罪。允妻阮氏跣出,謂曰:‘明主可以理奪,不可以情求。
’允頷之而入。帝怒詰之,允對曰:‘某郡太守雖限滿,文書先至,年限在後,日限在前。
’帝前取事視之,乃釋然。遣出,望其衣敗,曰:‘清吏也。
’”〔三〕箋疏〔壹〕“其婦出誡允”,殘類書作“有人告明帝,明帝收之。其婦出合,隔紗帳誡允”。
〔二〕“允對曰”下殘類書作“臣比奉詔,各令‘舉爾所知’”。〔三〕嘉錫案:此事見類聚四十八引郭子,與魏氏春秋不同,世說則采自郭子也。
8許允為晉景王所誅,門生走入告其婦。婦正在機中,神色不變,曰:“蚤知爾耳!”魏誌曰:“初,領軍與夏侯玄、李豐親善,有詐作尺壹詔書,以玄為大將軍,允為太尉,***錄尚書事。
無何,有人天未明乘馬以詔版付允,門吏曰:‘有詔。’因便驅走。
允投書燒之,不以關呈景王。”魏略曰:“明年,李豐被收,允欲往見大將軍。
已出門,允回遑不定,中道還取蔥。大將軍聞而怪之曰:‘我自收李豐,士大夫何為□□乎?’會鎮北將軍劉靜卒,以允代靜。
大將軍與允書曰:‘鎮北雖少事,而都典壹方。念足下震華鼓,建朱節,歷本州,此所謂著繡晝行也。
’會有司奏允前擅以廚錢谷,乞諸俳及其官屬。減死徙邊,道死。”
魏氏春秋曰:“允之為鎮北,喜謂其妻曰:‘吾知免矣!’妻曰:‘禍見於此,何免之有?’”〔壹〕晉諸公贊曰:“允有正情,與文帝不平,遂幽殺之。”婦人集載阮氏與允書,陳允禍患所起,辭甚酸愴,文多不。
5. 世說新語的內容內容寫寫就OK了世說新語》是南北朝時期(公元420年~公元581年)有關東漢到南朝劉宋人物軼事的雜史.作者是宋的臨川王劉義慶(公元403年~公元444年),梁朝的劉峻(字孝標)作註.在漢代時,劉向曾寫《世說》,但已散失.《世說新語》原名也是《世說》,所以為和劉向的區別,又叫《世說新書》,宋代之後改為現在這個名字.編著者劉義慶(403~444),南朝宋宗室,襲封臨川王,曾任荊州刺史、江州刺史等職.《宋書?宗室傳》說他“愛好文義”,“招聚文學之士,近遠必至”.著有《徐州先賢傳贊》九卷及《典敘》、誌怪小說《幽明錄》等.劉義慶以前的誌人(軼事)小說有晉裴啟的《語林》、郭澄之的《郭子》等,均已散佚.《世說新語》雖被保存了下來,但近代學者根據唐寫本殘卷考證,亦經後人刪改,與原貌已有很大出入.《世說新語》通行本為 6卷,36篇.分德行、語言、政事、文學、方正、雅量、識鑒、賞譽、品藻、規箴等36門.內容主要是記載東漢後期到晉宋間壹些名士的言行與軼事.書中所載均屬歷史上實有的人物,但他們的言論或故事則有壹部分出於傳聞,不盡符合史實.此書相當多的篇幅系雜采眾書而成.如《規箴》、《賢媛》等篇所載個別西漢人物的故事,采自《史記》和《漢書》.其他部分也多采自前人的記載.壹些晉宋間人物的故事,如《言語篇》記謝靈運和孔淳之的對話等,則因這些人物與劉義慶同時而稍早,可能采自當時的傳聞.上卷 德行第壹 言語第二 政事第三 文學第四 中卷 方正第五 雅量第六 識鑒第七 賞譽第八 品藻第九 規箴第十 捷悟第十壹 夙慧第十二 豪爽第十三 下卷 容止第十四 自新第十五 企羨第十六 傷逝第十七 棲逸第十八 賢媛第十九 術解第二十 巧藝第二十壹 崇禮第二十二 任誕第二十三 簡傲第二十四 排調第二十五 輕詆第二十六 假譎第二十七 黜免第二十八 儉嗇第二十九 汰侈第三十 忿狷第三十壹 讒險第三十二 尤悔第三十三 紕漏第三十四 惑溺第三十五 仇隙第三十六 從《世說新語》的某些分篇中,可以看出劉義慶編著此書時的傾向性.如《德行》、《政事》、《方正》、《雅量》等篇,作者對其中的人與事大抵采取肯定的態度;《任誕》、《簡傲》、《汰侈》、《尤悔》、《惑溺》等篇,則對所寫人與事多持否定態度.其他各篇,雖然從題目中看不出明顯的態度,但行文中仍有其傾向性.大體來說,劉義慶對漢末壹些名士,都是歌頌或贊賞的;對魏晉的清談家則有所肯定,也有所否定.如他比較贊賞的晉代樂廣等人,尚清談而又不違背“名教”;至於象阮籍等蔑視“名教”的人,則被斥之為“狂誕”.對有些歷史人物,他雖然並不贊成,但對他們某些行動,卻又持欣賞的態度.如對西晉末年“清談誤國”的王衍,有時也贊賞他不和人計較的“雅量”;對桓玄則稱其早慧.總的來說,他還是依據世族士大夫的道德標準來評價人物的.《世說新語》中所記載的人物言行,往往是壹些零星的片斷,但言簡意賅,頗能傳達人物的個性特點.如《雅量》篇寫祖約和阮孚兩人的優劣,只通過祖約料理財物和阮孚為木屐上蠟的兩個細節,顯示出壹個是吝嗇的守財奴,壹個只是出於對木屐的癖好.淡淡幾筆,人物性格就躍然紙上.《忿狷》篇寫王述性急,吃雞蛋時用筷子刺不破殼就發怒,以至用腳踩,還放口中嚼破後吐掉,寥寥數語,把他當時暴怒的狀況生動地表達出來.在《世說新語》中,記言論的篇幅比記事的更多些.記言方面有壹個特點,就是往往如實地記載當時口語,不加雕飾,因此有些話不很好懂.如《政事篇》記載王導對幾個“胡人”彈著指頭說“蘭阇蘭阇”,就是壹句“胡語”;《排調篇》又記載他當著劉惔的面說“何乃渹”,“渹”是吳語冷的意思.此外象“阿堵”、“寧馨”等當時的俗語也屢次出現.它在記言方面的另壹個特點,是常常能通過幾句話,表現人物的性格.如《簡傲篇》寫桓沖問王徽之做什麽官,他回答說:“時見牽馬來,似是馬曹.”又問他有幾匹馬,死了多少,他都答不上來,卻用《論語》中的話來答對,活畫出世族士大夫們狂放而不切世情的特徵.《尤悔篇》載桓溫自言自語地說:“作此寂寂,將為文(晉文帝司馬昭)景(晉景帝司馬師)所笑.”接著又說:“既不能流芳後世,亦不足復遺臭萬載耶!”這幾句話,也活畫出壹個野心勃勃的權臣的心理.後壹句話是內心自白,很可能出於傳說和想象.書中還有壹些反映人物心理的語言,也很生動傳神,如《忿狷》篇寫王恬對王胡之發火,王胡之握著他手臂說:“汝詎復足與老兄計耶?”王恬撥開他的手說:“冷如鬼手馨,強來捉人臂”.言語間表現出壹個很冷靜,壹個在狂怒,都很形像.《世說新語》的文字,壹般都是很質樸的散文,有時幾如口語,而意味雋永,在晉宋人文章中也頗具特色,因此歷來為人們所喜讀,其中有不少故事,成了詩詞中常用的典故.《世說新語》有梁劉孝標註本.劉註的特點是收集許多其他古籍材料,與原文參證,這些材料多已亡佚.現存最早的刊本是宋刊本.國內影印的日本“金澤文庫”藏宋刊本,附有日本所發現的唐寫本殘卷.通行本有《四部叢刊》影印明嘉靖嘉趣堂刊本等.近人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是本書最好的箋釋,有中華書局排印本.。
6. 《世說新語箋疏》許允醜妻許允婦 在原書 *** 有三則,妳說得不清楚,只能三則全部發上來。
6許允婦是阮衛尉女,德如妹,魏略曰:“允字士宗,高陽人。少與清河崔贊,俱發名於冀州。
仕至領軍將軍。”陳留誌名曰:“阮***字伯彥,尉氏人。
清真守道,動以禮讓。仕魏,至衛尉卿。
少子侃,字德如,有俊才,而飭以名理。風儀雅潤,與嵇康為友。
仕至河內太守。”奇醜。
〔壹〕交禮竟,允無復入理,家人深以為憂。會允有客至,婦令婢視之,還答曰:“是桓郎。”
桓郎者,桓範也。魏略曰:“範字允明,沛郡人。
仕至大司農,為宣王所誅。”婦雲:“ 無憂,桓必勸入。”
桓果語許雲:“阮家既嫁醜女與卿,故當有意,〔二〕卿宜察之。”許便回入內。
既見婦,即欲出。婦料其此出,無復入理,便捉裾停之。”
〔三〕許因謂曰:“婦有四德,卿有其幾?”周禮:“九嬪掌婦學之法,以教九禦。婦德、婦言、婦容、婦功。”
鄭註曰:“德謂貞順,言謂辭令,容謂婉娩,功謂絲枲。”婦曰:“新婦所乏唯容爾。
〔四〕然士有百行,君有幾?”許雲:“皆備。”婦曰:“夫百行以德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謂皆備?”〔五〕允有慚色,遂相敬重。
〔六〕 箋疏 〔壹〕“奇醜”下殘類書多“有德藝”三字。〔二〕“故當有意”下,殘類書有“門承儒胄,必有德藝”二句。
〔三〕“便捉裾停之”,殘類書作“捉衫裙停之”。〔四〕黃生義府下曰:“漢以還呼子婦為新婦。
後漢何進傳:‘張讓向子婦叩頭雲:“老臣得罪,當與新婦俱歸私門。”’世說王渾妻鐘氏雲雲,此自稱新婦。
涼張駿時童謠雲:‘劉新婦簸,石新婦炊。’北齊時童謠雲:‘寄書與婦母,好看新婦子。
’蓋必當時謂婦初來者為新婦,習之既久,遂不復改耳。”嘉錫案:後漢書列女傳周郁妻阿傳曰:“郁父偉謂阿曰:‘新婦賢者女,當以道匡夫。
郁之不改,新婦過也。’”此呼其子婦也。
本書文學篇王夫人雲:“新婦少遭家難,壹生所寄,唯在此兒。”又本篇本條許允婦曰:“新婦所乏,唯容爾!”此自稱也。
其他類此者尚多,姑舉其顯著者耳。〔五〕“何謂皆備”,殘類書此下作“放衫,允不敢去,甚有愧慚,乃謝過”。
〔六〕嘉錫案:此事見初學記十九引郭子及魏誌夏侯玄傳註引魏氏春秋。殘類書貞烈部於引羊皇後語四條之次引列女傳魯女師壹事,即母儀傳中之魯母師。
復次引鐘、郝兩夫人、李勢女、諸葛誕女各壹事,許允婦阮三事,周宣王姜後壹事,五言詩壹首,列女傳魯漆室女壹事。其鐘、郝夫人以下至姜後凡七事,均不出書名。
而六事見於世說,惟鐘、郝夫人及諸葛誕女兩事與世說合。其余文字皆有異同。
羅振玉跋疑其即采自世說。今本經宋人改訂,自不能無差異。
余考之,殊不然。試以唐寫本及諸類書所引用者,與今本校,其於孝標之註固多所刊落,而正文則但有訛奪,絕無刪改。
何以此數條為例獨殊?不惟有溢出之句,乃至文詞事跡亦頗不同,其非采自世說亦明矣。考周宣姜後事出劉向賢明傳,余初以鐘夫人等六事既雜廁於魯母師及姜後之閑,頗疑其亦是六朝人列女續傳之文,繼思此等兔園策子,恐不可以體例求之。
其為果出何書,蓋無可考。要之文辭爾雅,其必采自古書,則可斷言也。
7許允為吏部郎,多用其鄉裏,魏明帝遣虎賁收之。其婦出誡允曰:〔壹〕“明主可以理奪,難以情求。”
既至,帝核問之。允對曰:〔二〕“‘舉爾所知。
’臣之鄉人,臣所知也。陛下檢校為稱職與不?若不稱職,臣受其罪。”
既檢校,皆官得其人,於是乃釋。允衣服敗壞,詔賜新衣。
初,允被收,舉家號哭。阮新婦自若雲:“ 勿憂,尋還。”
作粟粥待,頃之允至。魏氏春秋曰:“初,允為吏部,選遷郡守。
明帝疑其所用非次,將加其罪。允妻阮氏跣出,謂曰:‘明主可以理奪,不可以情求。
’允頷之而入。帝怒詰之,允對曰:‘某郡太守雖限滿,文書先至,年限在後,日限在前。
’帝前取事視之,乃釋然。遣出,望其衣敗,曰:‘清吏也。
’”〔三〕 箋疏 〔壹〕“其婦出誡允”,殘類書作“有人告明帝,明帝收之。其婦出合,隔紗帳誡允”。
〔二〕“允對曰”下殘類書作“臣比奉詔,各令‘舉爾所知’”。〔三〕嘉錫案:此事見類聚四十八引郭子,與魏氏春秋不同,世說則采自郭子也。
8許允為晉景王所誅,門生走入告其婦。婦正在機中,神色不變,曰:“蚤知爾耳!”魏誌曰:“初,領軍與夏侯玄、李豐親善,有詐作尺壹詔書,以玄為大將軍,允為太尉,***錄尚書事。
無何,有人天未明乘馬以詔版付允,門吏曰:‘有詔。’因便驅走。
允投書燒之,不以關呈景王。”魏略曰:“明年,李豐被收,允欲往見大將軍。
已出門,允回遑不定,中道還取蔥。大將軍聞而怪之曰:‘我自收李豐,士大夫何為□□乎?’會鎮北將軍劉靜卒,以允代靜。
大將軍與允書曰:‘鎮北雖少事,而都典壹方。念足下震華鼓,建朱節,歷本州,此所謂著繡晝行也。
’會有司奏允前擅以廚錢谷,乞諸俳及其官屬。減死徙邊,道死。”
魏氏春秋曰:“允之為鎮北,喜謂其妻曰:‘吾知免矣!’妻曰:‘禍見於此,何免之有?’”〔壹〕晉諸公贊曰:“允有正情,與文帝不平,遂幽殺之。”婦人集載阮氏與允書,陳允禍患所起,辭甚酸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