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孔子資料簡介,孔子的資料簡介

孔子資料簡介,孔子的資料簡介

孔子的資料簡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他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倡導仁、義、禮、智、信。

孔子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前後達十三年,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相傳孔子曾問禮於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後,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

擴展資料:

壹、孔子道德思想成就:

孔子建構了完整的“德道”思想體系:在個體層面主張“仁、禮”之德性與德行。[30]德道思想體系是以性善論(“壹陰壹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為基礎,以立人極(“三極之道”)為旨歸,以人道與天道、地道相會通,人道中庸又適時之變為方法論的完足思想體系。

孔子的仁說,體現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禮說,則體現了禮制精神,即現代意義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義這是人類永恒的主題,對於任何社會,任何時代,任何壹個 *** 都是適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會則是建立人類文明社會的基本要求。孔子的這種人道主義和秩序精神是中國古代社會政治思想的精華。

孔子晚年時期的最高理想稱之為“大同”,在大同的世界裏,天下的人,不止以自己的家人為親,不止以自己的父母兒女為愛,而是相互敬愛,愛天下所有的人。

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孩子們都能獲得溫暖與關懷,孤獨的人與殘疾者都有所依靠,男人各自有自己的事情,女人有滿意的歸宿。天下沒有欺詐,沒有盜賊,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人人講信修睦,選賢舉能,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二、 專著作品:

1、文獻整理

孔子晚年致力教育,修《詩》《書》《禮》《樂》,序《周易》(稱《易經》十翼,或稱易傳),撰《春秋》。後人合稱之為《六經》。

2、詩歌創作

相傳孔子作有《去魯歌》《蟪蛄歌》《龜山操》《盤操》《猗蘭操》《將歸操》《獲麟歌》等詩歌。這些詩歌多載於《樂府詩集》,可信度不高。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孔子

孔子簡介

孔丘(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後代敬稱孔子或孔夫子。生於魯國陬邑,祖先為宋國人,東周春秋末期魯國的教育家與哲學家,曾在魯國擔任官府要職。

孔子為儒家創始人,其德性論五行思想(仁義禮智信)對鄰近地區,如:朝鮮半島、琉球、日本、越南、東南亞等有深遠影響,此等地區也被稱為儒家文化圈。

孔子在世時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由董仲舒倡議,漢武帝施行“獨尊儒術”政策,後世統治者或孔教信徒陸續尊稱孔子為聖人、文聖、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先師、萬世師表。

擴展資料:

孔子所處的春秋時代,西周社會以血緣氏族(民族)為基礎的政治制度崩潰瓦解,而基於文化認同的華夏天下觀開始成形。壹些人開始思考天道、人生和世界秩序等方面的問題,原先由貴族所壟斷的文化教育也正逐漸流入民間。

孔子正是這時代精神的代表人物之壹,遂開戰國諸子百家之先河。《易傳》、《春秋》、《孝經》、《論語》是了解其本人思想的主要著作。

孔子開創了易學,並由他率先提出了“性善論”(“壹陰壹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作為其“仁學”的哲學基礎,他辯論仁義,“分陰分陽,叠用柔剛”,“曰仁曰義”,又論及六畫,“六位而成章(彰)”。

百度百科-孔子

孔子的簡介

孔子的簡介:

孔子,魯國人,生於公元前551年,卒於公元前479年,享年73歲。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後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提出了“仁”的思想,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發憤為學,博學多能。他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廣收門徒,收的學生不管貧富貴賤,據說有3000弟子,其中優秀的有72人。他成為文化傳播的使者。他曾周遊列國,晚年專心從事古代文獻整理與傳播工作,致力於教育,整理《詩》、《書》等古代典籍,刪修《春秋》。其學生將其思想言行記載在《論語》中。

孔子經其終生倡導和歷代儒家的發展,使中國儒家學說成為中華文化的主流,作為中國人的指導思想逾兩千余年。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是德治主義,他執著地倡導德化社會與德化人生。德化社會的最高標準是“禮”,德化人生的最高價值是“仁”。

孔子教導人們積極奉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放人"的"忠恕之道",以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正確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孔子倡導"天人合壹",以善處人與自然的關系,他還闡述和弘揚了人不僅要"仁民",也要"愛物"的道理。

孔子堅決主張國家要實行"富之教之"的德政,使社會與文化得到發展。孔子認為文明的最高成就在於造就理想人格以創立理想社會,通過潛誌躬行"內聖外王之道",以達到"天下為公"、"大同世界"之境界。由於孔子的卓越貢獻和思想影響深遠,他才被中國人尊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

擴展資料:

孔子創立儒家思想,也稱為儒教或儒學,儒家思想對後人的影響重大。最初指的是從事喪葬行業的司儀,後來以此為基礎逐漸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體系,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影響深遠。它是中國影響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國古代的主流意識。

儒家學派對中國,東亞乃至全世界都產生過深遠的影響。“儒學”、“儒家”、“儒教”這些概念要分清。儒學作為壹種學說,儒家作為壹個階層,儒教作為壹種信仰,三者相同也不同,需要區分開來。

儒家思想在東亞各國都有廣泛的影響。在韓國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影響,至今都還很明顯的。在韓國,信奉各種宗教的人很多,但是在倫理道德上卻以儒家為主。在西方文明侵入韓國社會後,各種社會問題有所增加,但是韓國 *** 以儒家思想的倫理道德作為維護社會的穩定的制約力量,在教育中深化儒家思想。

儒家學說在中國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儒家經典不僅是思想統治工具,同時也是中國封建文化的主體,保存了豐富的民族文化遺產。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世界也占有重要地位。儒學和漢字、律令以及佛教壹樣,很早就傳播到周圍國家,並對那裏的思想和文化產生了重要影響。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孔子

孔子的資料簡介10字

孔子: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

孔子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前後達十三年,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相傳孔子曾問禮於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後,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壹,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

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其人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隨著孔子影響力的擴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壹度成為和中國祖先神祭祀同等級別的“大祀”。

擴展資料:

孔子建構了完整的“德道”思想體系:在個體層面主張“仁、禮”之德性與德行。 德道思想體系是以性善論(“壹陰壹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為基礎,以立人極(“三極之道”)為旨歸,以人道與天道、地道相會通,人道中庸又適時之變為方法論的完足思想體系。

孔子的仁說,體現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禮說,則體現了禮制精神,即現代意義上的秩序和制度。

人道主義這是人類永恒的主題,對於任何社會,任何時代,任何壹個 *** 都是適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會則是建立人類文明社會的基本要求。孔子的這種人道主義和秩序精神是中國古代社會政治思想的精華。

孔子晚年時期的最高理想稱之為“大同”,在大同的世界裏,天下的人,不止以自己的家人為親,不止以自己的父母兒女為愛,而是相互敬愛,愛天下所有的人。

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孩子們都能獲得溫暖與關懷,孤獨的人與殘疾者都有所依靠,男人各自有自己的事情,女人有滿意的歸宿。天下沒有欺詐,沒有盜賊,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人人講信修睦,選賢舉能,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孔子的介紹

孔子名丘,字仲尼(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子逝世時,享年73歲。孔子是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春秋末期魯國人是儒家學派創始人。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壹,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

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其人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隨著孔子影響力的擴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壹度成為和中國祖先神祭祀同等級別的“大祀”。

擴展資料

孔子仁的思想主要內容包括成為“聖人”和“仁人”的道德理想,認為“仁”具有最高的道德價值,“誌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生以成仁”。他重視道德修養,強調自身的努力,即“為仁由己”,“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人至矣”。

要求人們“誌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他提出了壹系列修養方法,如反求諸己;壹日三省等。孔子的仁還包含著愛惜勞動者的思想,如仲弓問仁,孔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子張問仁,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

此“五者”即“恭、寬、信、敏、惠”。孔子的“寬”、“惠”表現在統治方法上就是要行“德政”。所謂德政包括兩個相互聯系的方面,即在經濟上實行惠民政策,政治上寬刑罰而重教化。

經濟上惠民就是要使民“足食”,《論語》記載孔子“所重:民、食、喪、祭”,主張“因民所利而利之”。政治上寬民就是要反對“不教而殺”的苛政,孔子主張對人民要“道之以德,齊之以理”,反對“道之以政,齊之以刑”。

認為只有這樣才能培養人民的道德觀念,促使人民自覺遵守社會規範。為了行德政,孔子還提出了“舉賢才”的政治主張。《論語》記載仲弓問政,子曰:“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他認為還必須考慮到民意,“舉直錯諸枉, *** 服;舉枉錯諸直, *** 不服”。

百度百科-孔子

孔子生平事跡簡介

壹、早年教育

孔子早年生活極為艱辛,他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孔子三歲時,叔梁紇去世,葬於魯國東部的防山,孔母未將墓的所在地告訴孔子。顏氏移居曲阜闕裏,將其撫養成人。幼年的孔子常將祭祀用的禮器(俎豆)擺設起來,練習行禮演禮,作為壹種遊戲。

孔子的母親在他17歲時去世,孔子希望將父母合葬。為了打聽父親葬處,他將母親棺殯停於路口(五父之衢),向路人打聽。後孔母的鄰居曼父之母,告訴孔子叔梁紇的墓處,孔子這才將父母合葬於防山。第二年,孔子在為母親守喪時,季孫氏宴請士壹級的人(饗士)。孔子前往,不想卻被季孫氏家臣陽虎訓斥並拒絕。但後世學者多懷疑此事有偽。

19歲時孔子為魯國貴族季孫氏做文書、委吏和乘田等小吏,管理倉儲和畜牧。娶宋人亓官氏為妻,第二年亓官氏生子。魯昭公派人送鯉魚表示祝賀,該子便名為孔鯉,字伯魚。孔鯉先孔子而死,有遺腹子孔伋,字子思。

23歲時孔子開始在鄉間收徒講學,學生有顏由(顏回之父)、曾點(曾參之父)、冉耕等。魯昭公十七年,郯國國君郯子訪魯[15]。郯子博學多才,27歲的孔子慕名拜見。韓愈《師說》有語:“孔子師郯子。”孔子先後“問禮於老聃,學鼓琴於師襄子,訪樂於萇弘。”

大約三十歲左右,最初的壹些弟子來到孔子身邊。此後,孔子壹直從事教育事業,他廣收門徒,相傳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他首倡有教無類及因材施教,成為當時學術下移、私人講學的先驅和代表,故後人尊為“萬世師表”及“至聖先師”。

二、適齊

三十五歲時,魯昭公被魯國掌權的三桓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擊敗,逃到齊國,孔子便離開魯國到齊國。孔子曾與齊太師談說音樂,聞習韶樂之盛美,三月不知肉味。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齊景公說:“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他日又問政於孔子,孔子說:“政在節財。”景公想封孔子為尼溪田大夫,遭齊相國晏嬰進言勸阻,晏嬰認為孔子會幹擾齊國的文化。後來得知齊大夫想害孔子,景公沒有辦法,只好辭退孔子,孔子則重回魯國,聚徒講學。

三、初仕魯國

魯定公九年,51歲的孔子仕魯,初為中都宰(中都為今山東汶上縣),壹年後做司空,再升為大司寇,期間亦行攝相事。

魯定公十年,魯定公與齊景公會於夾谷,孔子在此事件中“文功武備”,取得外交上的勝利,使齊歸還侵占魯的汶陽等地。

魯定公十三年,孔子為重新確立魯公室的權威,策劃實施“隳三都”的政治軍事行動,希望能夠削減三桓的實力,於是先墮叔孫氏之郈,再墮季孫氏之費,但圍攻郕邑的攻勢功敗垂成。

魯定公十四年,孔子誅殺魯大夫亂政者少正卯;但有看法認為少正卯事件是受到法家思想影響的後世學者所杜撰。

由於孔子治下魯國頗有起色,引起齊人警懼,齊大夫黎鉏設計,向魯贈送女樂文馬使魯定公不問朝政,並讓孔子與魯定公、季桓子等人之間在道德與政策上的分歧難以彌合,最終孔子去魯適衛。

四、周遊列國

離開魯國以後,孔子率眾弟子周遊列國,輾轉於衛、曹、宋、鄭、陳、蔡、葉、楚等地,然而均未獲重用。其間,在匡、宋、蒲等地,孔子壹行多次被困遇險。

五、留衛期間

孔子到了衛國,在前往陳地時,途經匡城,顏刻舉策指著郭外缺口說:“昔吾入此,由彼缺也。”因孔子身材高大,被匡人誤以為是魯國的陽虎,而遭圍捕。子路感到憤怒,奪戟準備交戰,但被孔子阻止。過程中孔子曾與顏回失散,壹度以為顏回已死。

衛靈公提供孔子與仕魯時同等的俸祿。居住壹段時間後,遭人誣諂而離開。

孔子在蒲城滯留幾個月後返回衛國。拜見衛靈公夫人南子時,孔子朝著北面,低頭俯地,不正視;夫人南子亦於帷幕中再拜孔子。子路得知後,為此事甚感不滿,表面上不說,但孔子心裏明白,孔子便對著子路向天發誓說:“我如果不對的話,就讓老天厭棄我吧!”數月後,衛靈公與夫人南子同車,孔子為次,其余官員在後,招搖遊市而過。孔子對此事引以為恥,顏刻問有何恥辱,孔子感嘆:“我從未見過像愛好美色那樣愛好道德的人啊!”便離開衛國。

六、過宋之危

孔子到了宋國以後,在大樹下和弟子習禮。宋司馬桓魋欲殺孔子,將大樹拔除。弟子打算盡速離去,孔子說:“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

七、相失於鄭

孔子在鄭國時,與弟子失散,孔子獨自站立在郭東門。有人告知子貢,東門有人儀表像喪家之犬。弟子終把孔子尋回,並將此話告訴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狀,末也。而謂似喪家之狗,然哉!然哉!”

八、受困陳蔡

吳伐陳、楚伐蔡之際,楚昭王派人聘請孔子,孔子隨即出發。陳、蔡大夫懼怕孔子為楚國所用,便將孔子圍困在陳、蔡野外,孔子等人不得行,絕糧七日,許多弟子病倒不起。弟子中多有不快者,孔子仍舊講誦不絕。後來派子貢至楚,楚昭王興師迎接孔子。

九、晚年

顛沛流離凡十四年,前484年,年近七十歲的孔子被季康子派人迎回魯國尊為國老,但未受魯哀公的任用,這段期間孔子專註於教育和古籍整理。前483年,獨子孔鯉先孔子而死。前481年,顏回先他而去世。孔子有所感慨:“昔從我於陳蔡者,皆不及門也。”哀公十四年夏,齊國陳恒弒其君,孔子齋戒沐浴三天,向哀公懇請伐齊,哀公讓他“告季孫”,後孔子向季康子請求出兵,結果遭到拒絕。

前479年3月9日(魯哀公十六年四月己醜日,儒略歷3月9日,格裏歷3月4日,夏歷二月十壹),孔子逝世,終年七十三歲,被葬於曲阜城北的泗水岸邊。眾弟子為其服喪3年,子貢為孔子守墳6年。回首壹生,孔子說:“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擴展資料: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市東南)人。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相傳有弟子三千,賢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帶領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潛心致力於古文獻整理,修《詩》《書》,定《禮》《樂》,序《周易》,作《春秋》。

其思想以“仁”為核心,“仁”即“愛人”,倡導推行“仁政”,且應以“禮”為規範,“克己復禮為仁”;提出“正名”主張,以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應實副其“名”;註重“學”與“思”的結合,所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首創私人講學風氣,主張因材施教,“有教無類”,“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強調“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

自西漢以後,孔子學說成為兩千余年封建社會的文化正統,影響極其深遠。現存《論語》壹書,記載有孔子與門人的問答,是研究孔子學說的主要資料。

關於孔子的資料50字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 ,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他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倡導仁、義、禮、智、信。

孔子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前後達十三年,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相傳孔子曾問禮於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壹,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其人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擴展資料:

孔子主要成就:

1、道德思想

孔子建構了完整的“德道”思想體系:在個體層面主張“仁、禮”之德性與德行。

2、政治思想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內容是“禮”與“仁”,在治國的方略上,他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禮治”。

3、經濟思想

孔子的經濟思想最主要的是重義輕利、“見利思義”的義利觀與“富民”思想。這也是儒家經濟思想的主要內容,對後世有較大的影響。

4、教育思想

孔子在中國歷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賦素質相近,個性差異主要是因為後天教育與社會環境影響(“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應該受教育。

5、美學思想

孔子的美學思想核心為“美”和“善”的統壹,也是形式與內容的統壹。孔子提倡“詩教”,即把文學藝術和政治道德結合起來,把文學藝術當作改變社會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

6、史學思想

孔子治史思想的壹個重要主張就是“直”,即研究歷史要實事求是,不但要重視根據,而且要“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