籺的讀音hé。
擴展資料:
籺,嶺南地區壹種古老的漢族傳統小食。分布在粵西茂名和湛江的赤坎、霞山、麻章、吳川、廉江、遂溪以及廣西玉林、北海、欽州、防城港等地。粵東、福建沿海、海南地區也有類似食物,但叫法不同。
籺(讀hé),粵語發音類似“@”,字面釋義與作物相互關聯,是稻谷,是麥,是粗食的產物。清代《康熙字典》有關“籺”解釋為:“xié,屑米細者曰籺”“hé,米粉”。《辭源》有關“籺”解釋為:米麥的碎屑。
在現代漢語中,主要指米麥的碎屑,多用指粗食。也泛指稻、麥等的籽粒。在其他方言中基本不用“籺”,在廣東粵西及桂東南大部分地區專指類似糕點的漢族小吃。
歷史由來
先秦時期,南越地區俚僚人過著刀耕火種的生活,將簡單的谷類、根莖類作物搗碎成黏稠狀,包上肉菜來吃,形成類似糍粑的食物。
籺,是嶺南兩千年飲食文化的結晶。古時人們在逢年過節時會用籺來拜神靈,祈禱風調雨順;祭日忌辰、清明時節用籺祭祖先,傳遞孝道文化;喜慶時節作為贈禮佳品,代表好客之道。做籺、吃籺是粵西及桂東南人民過節最古老的傳統,是必不可少的習俗。
古籍文獻
西漢《史記·陳丞相世家》記載,人或謂陳平曰:“貧何食而肥若是?”其嫂嫉平之不視家生產,曰:“亦食糠核耳。”這裏出現的“糠核”亦作“糠籺”,指粗劣的食物。唐代杜甫的《驅豎子摘蒼耳》:“亂世誅求急,黎民糠籺窄”,這裏提到“籺”。唐代韓愈《馬厭谷》:“馬厭兮,士不厭糠籺。”也提及“籺”。
《新唐書》記載“監軍李大宜在軍中,不治事,與將士樗蒱、飲酒、彈箜篌琵琶為樂,而士米籺不饜。”《太平禦覽》記載,“食糠籺耳。有叔如此,不如無!”這兩部北宋的典籍都記錄了“籺”。明清的歷史文獻中,也屢次出現“籺”。這些古籍記載的“籺”,在壹千多年前只是粗糙的雜糧食品,甚至是粗劣的食物。
但是,經過漫長歲月的整合、改良、升華,糅合嶺南地區的風土人情、五谷滋味,演變為色香味俱全、廣受歡迎的地方特色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