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說,那給妳壹張中學歷史試卷是不是能夠做出高分呢?
我笑笑,未必吧,教科書未必能反映真實歷史,或有春秋筆法,或矯枉過正。
於是我們找了張歷史卷子,試試呢。
答案很明顯。
漢武帝這項措施,堪稱為千古第壹陽謀:把封地分給每個兒子,妳分還是不分!
至於第二題,我跟同事說,夏桀是傳說中的人物,至今沒有證據證明夏的存在,中外史學界對此分歧很大,暫且不論。而商紂王帝辛呢,想必多數人印象中是位暴君,近年來有很多聲音,說要為他平反,最早讀到這種觀點是在《XXX與三國》和《讀XXX劄記二》(XXX為某偉人):
其實商紂王暴君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誰讓《封神演義》婦孺皆知呢。
而在讀的另壹本書《看懂中國格局的第壹本書:從諸侯到帝國》中,作者則不遺余力為商紂王帝辛平反,主要的論據出自《尚書》、《史記》、出土石刻等,大致如下:
只能說,商紂王過激的政治改革,動了貴族的利益,甚至是貴族的身家性命,貴族們出於自保,加上周室的引誘,貴族們把商紂王放棄了。
然後,勝利者把歷史壹寫,商紂王只能遺臭萬年!
當然,很多歷史人物的形象,也是受文學作品或史學作品造成的,比如《封神演義》和《三國演義》的民間影響,直接造成帝辛和曹操的形象撲街,甚至有成語“助紂為虐”、“割須棄袍”。
易中天先生《品三國》中,有壹個很好的觀點,他說很多歷史人物有三個形象:
易老說,文學形象和民間形象的形成,有壹個歷史過程,越到後來越不靠譜,主觀臆想和個人好惡的成分就越多。事實上,對歷史人物,我們每個人的心目中都有壹個形象。
用這個理論來看看紂王的三種形象呢。
在文學中,他是典型的暴君,酒池肉林、炮烙之刑、寵幸妲已、殘害忠良等等。在民間,壹個"助紂為虐"就能說明了。而歷史形象,目前爭議越來越多,隨著史料的逐漸發掘,商紂王的真實形象也會浮出水面,讓我們拭目以待。
歷史真的要多推敲。
最早的史書(歷史記錄)應該追溯到春秋時期的《尚書》、《春秋》,但這兩本古籍並未被當成史書,而是成了儒家經典,《尚書》被稱為中國最早的散文總集,和《詩經》是同壹個文體類別。所以其內容中事跡的真實性,肯定有所失真。
而《春秋》呢,這部由孔子主持編撰的作品,語言極為簡練,所謂“微言大義”、“春秋筆法”,就是說《春秋》看起來是記錄歷史的,但裏面幾乎每個句子都暗含褒貶之意,就是說內容都是都賦予了作者的個人色彩。
事實是,後世的史學作品不都是這樣嗎?
哪怕被稱之為史家絕唱的《史記》,很多記載都帶著司馬遷的個人色彩,畢竟如太史公自己說的,是壹家之言嘛。
質疑是讀史的壹個階段,不僅是要知道事情本身如何,還要從中學習於已有益之處,任重道遠。
這篇內容本是今年1月份的壹篇讀書文章,當時寫了3000多字,無奈被鎖,而今尋出加以修改。
既然要在這個村裏遊走,該註意的還是要註意,過剛易折,那些不方便出現的就不出現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