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的中醫即有“膽主決斷”理論,能否決斷其實就是勇和怯的分野。
《素問·靈蘭秘典論》說:“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所謂中正,即處事不偏不倚,剛正果斷之意。膽主決斷,是指膽有判斷事物作出決定措施的功能。對膽的概念認識,如同其他臟腑壹樣,既有與實質器官相聯系的壹面,如貯存、排泄膽汁的膽囊;又有據此而取象類比歸類某些功能的壹面,如主決斷作用的膽,屬於精神活動範疇。
膽的決斷功能,對於抵禦和消除某些精神刺激(如大驚卒恐等)的不良影響,以調節和控制氣血的正常運行,維持臟腑相互之間的協調關系,有著重要的作用。自然環境、社會因素的變化,特別是劇烈的精神刺激,會影響臟腑氣血的正常活動。膽氣強壯之人,雖受突然刺激而有所影響,但其影響程度較輕,恢復較快;膽氣虛弱之人,則往往因之而形成疾病。這反映了膽有維持精神及臟腑氣血活動相對穩定的功能。
膽主決斷與心主神誌密切相關。《素向·靈蘭秘典論》說:“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人的精神活動雖由心主管,但其他臟腑也參與,不同的臟腑所起的作用有所不同。心對精神活動起主宰作用,而膽起決斷作用。膽氣通於心,不僅是心與膽均“盛精汁三合”(《難經·四十二難》),膽的經脈“上肝,貫心”(《靈樞·經別》),而主要是在神誌上的主輔配合關系。心藏神,神之主在心;膽主決斷,某些神誌活動又決於膽。在神誌方面,二者相輔相成,相互為用。臨床上,如果膽病,膽氣就會上擾心神而出現心悸不寧,驚恐畏懼,嗜睡或不眠等癥。如《靈樞·邪氣臟腑病形》說:“膽病者,善太息,口苦,嘔宿汁,心下淡淡,恐人將捕之。”因此,臨證時,心病怔忡,可從膽治;膽病戰栗、癲狂,尤當治心。
膽主決斷功能,實際上是與肝主謀慮相關聯的。《素問·靈蘭秘典論》說:“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王冰註曰:“勇而能斷,故曰將軍;潛發未萌,故謀慮出焉”,“剛正果決,故官為中正;直而不疑,故決斷出焉。”謀慮,即思維籌劃、比較鑒別、分析推理等的思維過程,但潛發未萌,不能付諸實施,只有通過決斷,才能對上述思維過程作出行為的決定。這種決定,需要陽剛之氣。肝膽之氣皆屬於木,而肝為體、屬陰,膽為用、屬陽。謀慮為陰,決斷屬陽。謀慮出於肝,決斷出於膽。故膽決才能肝謀,正如《類經·藏象類》所說:“膽附於肝,相為表裏,肝氣雖強,非膽不斷,肝膽相濟,勇敢乃成。”因此,膽氣壯實,決斷無差,使人行為果敢而正確。膽氣虛餒,則雖善謀慮,而不能決斷,事終難成。故《素問·奇病論》又說:“肝者,中之將也,取決於膽,咽為之使。此人者,數謀慮不決,故膽虛氣上溢而口為之苦。”王冰註曰:“肝與膽合,氣性相通,故謀慮取決於膽。咽膽相應,故咽為使焉。”臨證時,對謀慮不決者,常見肝膽同病之證,故施以肝膽同治之法。
膽的決斷,還反映了人體正氣的盛衰。只有正氣強盛,內氣充實的人,才能“膽氣壯”,才能主決斷而有果敢行為。由於正氣對外邪具有抵抗作用,所以膽氣的壯與弱,標誌著人體正氣的盛與衰,也標誌著人體抗邪能力的強與弱。人有決斷和果敢,其生理功能就處於旺盛狀態;如果決斷不出,其生理功能就處於平靜或低下狀態。這種不同的生理反應在防病治病方面是有重要影響的。《素問·經脈別論》指出:“凡人之驚恐恚勞動靜,皆為變也。……當是之時,勇者氣行則已,怯者則著而為病也。”這裏的勇怯,即反映了膽氣的強弱。它不僅說明了人體抗病能力的強弱,還反映了人體臟腑功能狀態和氣血運行的盛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