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ài bái
2 英文參考Tàibái SP3 [中國針灸學詞典]
tàibái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SP3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穴位 太白 漢語拼音 Taibai 羅馬拼音 Taipai 美國英譯名 Too White 各
國
代
號 中國 SP3 日本 3 法
國 莫蘭特氏 RP3 富耶氏 RP3 德國 MP3 英國 Sp3 美國 Sp3
太白為經穴名(Tàibái SP3)[1]。出《黃帝內經靈樞·本輸》。屬足太陰脾經[1]。別名大白。太白是足太陰脾經的輸穴和原穴,五行屬土[1]。太即甚大,白即白色,穴在大趾白肉際上,此處之白際更為寬闊,故名太白[1]。主治胃痛,胃炎,急性腸胃炎,慢性腸胃炎,胃痙攣,嘔吐呃逆,腹脹腹痛,腸鳴泄瀉,饑不欲食,食而不化,消化不良,腸炎,腹脹,腹痛,腸鳴,嘔吐,泄瀉,痢疾,便秘,痔疾,腳氣,體重節痛,水腫,腸癰,身重,骨節酸痛,胸脅脹滿,熱病無汗,手足厥冷,腳氣紅腫,膝脛酸痛,轉筋,神經性嘔吐,腸疝痛,腸出血,呃逆,痔漏,納呆,胸脅脹痛,痿證,痔瘡,腰痛,下肢麻痹或疼痛等。
4 太白的別名大白[2]。
5 出處《黃帝內經靈樞·本輸》:脾出於隱白……註於太白,太白腕骨之下也,為輸。
6 特異性太白為足太陰脾經五輸穴之輸穴,五行屬土;足太陰脾經的原穴。
7 穴名解太即甚大,白即白色,穴在大趾白肉際上,此處之白際更為寬闊,故名太白[1]。
太,同大,廣大,高大之意。為脾經之原穴,屬土。太白,山名,即終南山。《淮南子·墜形》:“西方金也,其神名太白。”土生金,金氣至此已明顯如星矣,可與隱白互參。穴在高大突起的第壹跖骨小頭之後緣,且此處皮色亦較白,骨高肉白,故象形比擬而以太白山名之。[2]
8 所屬部位足[3]
9 太白穴的定位標準定位:太白在足內側緣,當足大趾本節(第1跖趾關節)後下方赤白肉際凹陷處[4][5]。
太白位於足內側第壹跖骨小頭後緣,赤白肉際處[6]。
太白在跖區,第壹跖趾關節近端赤白肉際凹陷中。正坐或仰臥取穴[1]。
太白穴在足太陰脾經中的位置
太白穴的位置
太白穴的位置(足太陰脾經)
太白穴的位置(肌肉)
太白穴的位置(骨骼)
10 取法正坐垂足或仰臥位,在第壹跖趾關節後緣,赤白肉際處取穴。
太白在跖區,第壹跖趾關節近端赤白肉際凹陷中。正坐或仰臥取穴[1]。
正坐垂足位或仰臥位,足大趾內側緣,當第1跖趾關節後緣赤白肉際凹陷處取穴[7]。
快速取穴:足大趾與足掌所構成的關節,後下方掌背交界線凹陷處即是太白穴[8]。
11 穴位解剖太白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趾纖維鞘、(踇)展肌腱、(踇)短屈肌。有足背靜脈網,足底內側動脈及跗內側動脈的分支。分布著隱神經與腓淺神經的分支。皮膚由腓淺神經的足背內側皮神經的內側支分布。針由皮膚,皮下筋膜進入趾跖側筋膜及其形成的趾纖維鞘的十字部,再進(踇)展肌(腱)和(踇)短屈肌(腱),該二肌為足底內側神經支配。
11.1 層次解剖皮膚→皮下組織→踇展肌→踇短屈肌[1]。
皮膚→皮下組織→鼴短展肌[5]。
11.2 穴區神經、血管淺層有足背內側皮神經、足底內側神經皮支分布;深層有趾足底總神經和跖足底動脈分布[5]。
布有隱神經與腓淺神經分支,足背靜脈網,足底內側動脈及跗內側動脈的分支[6]。
12 太白穴的功效與作用太白有健脾和胃,清熱化濕的作用。
太白有扶脾土、和中焦、調氣機、助運化等作用[1]。
太白穴是足太陰脾經的輸穴、原穴,配五行屬土,具有健脾和胃、理氣化濕的作用,主要用於脾胃病的治療,諸如胃痛、腹脹、便秘、嘔吐等癥;“輸主體重節痛”,又可治療關節痛、腳氣病等[7]。
古星象家認為太白有戡定內亂、匡扶正統之能。太白有通經活絡、調脾利胃之功。主治胃痛,腹脹,便秘,痢疾,吐瀉,腸鳴,身重等證。凡暴病初起,元氣尚足,可以猛治,用本穴有效。若久病者,元氣已耗,則不宜猛治矣。他如病後之難於復元者,有如亂後佘劫,治取本穴,須兼取安撫之穴乃效。[2]
13 主治病癥太白穴主治胃痛,胃炎,急性腸胃炎,慢性腸胃炎,胃痙攣,嘔吐呃逆,腹脹腹痛,腸鳴泄瀉,饑不欲食,食而不化,消化不良,腸炎,腹脹,腹痛,腸鳴,嘔吐,泄瀉,痢疾,便秘,痔疾,腳氣,體重節痛,水腫,腸癰,身重,骨節酸痛,胸脅脹滿,熱病無汗,手足厥冷,腳氣紅腫,膝脛酸痛,轉筋,神經性嘔吐,腸疝痛,腸出血,呃逆,痔漏,納呆,胸脅脹痛,痿證,痔瘡,腰痛,下肢麻痹或疼痛等。
太白穴主治胃痛、腹脹、腹痛、腸鳴、嘔吐、泄瀉、痢疾、便秘、痔疾、腳氣、體重節痛[5]。
太白主治脾胃和本經所過部位的疾患:如嘔吐呃逆、腹脹腹痛、饑不欲食、食而不化、腸鳴泄瀉、便秘、水腫、腸癰、身重、骨節酸痛、胸脅脹滿、熱病無汗、手足厥冷、腳氣紅腫、膝脛酸痛、轉筋等[1]。
現代又多用太白治療急慢性腸胃炎、胃痙攣、神經性嘔吐、消化不良、腸疝痛、腸出血等[1]。
太白主治胃痛,腹脹,嘔吐,呃逆,腸鳴,泄瀉,痢疾,便秘,腳氣,痔漏等[6]。
太白穴主治胃痛,腹脹,腹痛,納呆,嘔吐,腸鳴,泄瀉,痢疾,便秘;胸脅脹痛,體重節痛,腳氣,痔漏,痿證[7]。
消化系統疾病:胃痙攣,胃炎,消化不良,腹脹,便秘,腸炎,痔瘡;
運動系統疾病:腰痛,下肢麻痹或疼痛。
14 刺灸法 14.1 刺法壹般直刺0.5~1.0寸[1][7],局部有酸脹感[7]。
直刺0.5~0.8寸[6]。
直刺0.8~1寸[5]。
直刺0.3~0.5寸,局部酸脹。
14.2 灸法可灸[1][5]。
艾炷灸1~3壯;或艾條灸3~5分鐘[6]。
艾炷灸3~5壯,艾條灸5~10分鐘。
15 配伍太白配公孫、大腸俞,治腸鳴、腹瀉[7]。
太白配公孫、大腸俞、三焦俞,有清利濕熱的作用,主治腸鳴,腹瀉。
太白配復溜、足三裏,有和胃調中的作用,治腹脹[7]。
太白配內關、足三裏、大椎、天樞、合谷,治發熱身重、腹痛脹滿、嘔吐、泄瀉[7]。
16 特效 ***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反復揉按太白穴,每次2~3分鐘。可治嘔吐、消化不良、腹痛、腸嗚、便血、便秘等癥[8]。
17 文獻摘要《針灸甲乙經》:熱病,滿悶不得臥,太白主之;胸脅脹,腸鳴切痛,太白主之;身重骨酸,不相知,太白主之。
《備急千金要方》:頭痛寒熱,汗出不惡寒;膝股腫,?酸轉筋。
《備急千金要方》:主腹脹,食不化,喜嘔,泄有膿血。主熱病先頭重,顏痛,煩悶,心身熱,熱爭則腰痛,不可以俯仰,又熱病滿悶不得臥,身重骨痛不相知。主霍亂,逆氣。
《針灸大成》:主身熱煩滿,腹脹食不化,嘔吐,泄瀉膿血,腰痛,大便難,氣逆霍亂,腹中切痛,腸鳴,膝股胻酸轉筋,身重骨痛,胃心痛,腹脹胸滿,心痛脈緩。
《醫宗金鑒》:太白、豐隆二穴,應刺之癥,即身重,倦怠,面黃,舌強而疼,腹滿時時作痛,或吐或泄,善饑不欲食,皆脾胃經病也。
18 研究進展 18.1 小兒腹瀉太白配豐隆,每穴艾灸10分鐘,經治療後大便轉為正常。
18.2 對血糖的影響針刺太白對血糖有壹定的調節作用。可因針刺手法不同而有不同效應,如以燒山火手法則可見血糖上升,以透天涼手法則可見血糖下降。[7]
18.3 治療脾虛腹瀉據報道,取太白、足三裏,針刺得氣,留針30~40 min,每隔10 min行針壹次(補法),兒童不留針。另據報道,太白配豐隆各艾灸10 min治療小兒腹瀉,治療後大便轉為正常。[7]
18.4 矯正胎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