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字的含義如下:
1、(yuè)音樂。應用:樂曲,樂器,奏樂。姓(與Lè不同姓)。
2、(lè)快樂;姓(與Yuè不同姓)。
壹、古籍解釋
1、又鐘鼓,羽籥,幹戚,樂之器也。屈伸,俯仰,綴兆,舒疾,樂之文也。《孝經》:移風易俗,莫善於樂。
2、又姓。《左傳》:晉大夫樂王鮒,《戰國策》:燕樂毅。復姓。《孟子》:樂正裘。
3、又《唐韻》:盧各切,《集韻》,《韻會》,《正韻》:歷各切,並音洛。喜樂也。《通論》:喜者主於心,樂者無所不被。《易·系辭》:樂天知命。《孟子》:與民同樂。
4、又《集韻》:力照切,《正韻》:力召切,並音療。《詩·陳風》:可以樂饑。毛音洛,鄭音療。
5、又《集韻》,《韻會》,《正韻》:魚敎切。《論語》:仁者樂山。又益者三樂。
6、又《韻補》:盧谷切,音祿。《太公·下略》:四民用虛,國乃無儲。四民用足,國乃安樂。班固《東都賦》:食舉雍徹,太師奏樂,陳金石,布絲竹。
7、又《唐韻》:魯刀切,音勞。《廣韻》:伯樂相馬。壹作“博勞”。
二、例句
1、節日期間,街頭市尾到處洋溢著歡樂的氣氛。
2、他想做個助人為樂的朋友,馬上在他們之間進行斡旋。
3、他那方寸之間,兀自郁郁不樂的,不曉得要怎樣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