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諸葛亮手抄報內容

諸葛亮手抄報內容

諸葛亮手抄報內容: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臥龍,瑯琊陽都(今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中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發明家、文學家。

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壹弩十矢俱發。諸葛亮壹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諸葛亮的主要影響:身為丞相,諸葛亮深知:“屋漏在下,止之在上,上漏不止,下不可居也。”他不僅帶頭廉政,樹起壹面旗幟,同時還把廉政作為壹項重要的政治、法律建設來抓,對蜀漢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方方面面,都產生了重大影響。諸葛亮時期的廉政建設,首先表現在對蜀漢宮城規模和惠陵規模的嚴格控制上。

在諸葛亮執政時期,年青的後主,常欲采擇以充後宮。當時負責宮中事務的董允以為古者天子後妃之數不過十二,今嬪嬙已具,不宜增益,終執不聽。後主皇妃之數是壹個復雜問題,涉及到皇宮規模建制等諸多問題,非董允所能決定。當時,“及備殂沒,嗣子幼弱,事無巨細,亮皆專之”。“政事無巨細,鹹決於亮”。

諸葛亮的軍事發明:

諸葛亮作為軍事家在歷代兵家也得到了較高的認可。司馬懿在諸葛亮死後,看到諸葛亮的營壘,稱贊其為“天下奇才”。

唐太宗與李靖在《唐太宗李衛公問對》中多次提到諸葛亮的治軍之法與八陣圖,給予了極高的評價,並且表明陳壽在《三國誌》中對諸葛亮的評價是“史官鮮克知兵,不能紀其實跡焉”。唐朝時亦將諸葛亮評選為武廟十哲之壹,與張良、韓信、白起等九位歷代兵家享同等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