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現代漢語》商務出版社,北京大學現代漢語教研室編
02《現代漢語》黃伯榮/寥序東,高等教育出版社(選其中壹套)
03《語法講義》朱德熙,商務出版社
04《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劉月華,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05《現代漢語八百詞》呂叔湘,商務出版社
06《語言學綱要》葉蜚聲/徐通鏘,北京大學出版社
07《古代漢語》(四本)王力,中華書局
08《古代漢語》(三本)郭錫良,商務出版社(兩套可任選壹套)
文學文化
01《中國文學史》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
02《中國文學史》遊國恩,人民文學出版社
03《中國現代文學史》(二冊)唐弢等,人民文學出版社
04《中國現代文學的三十年》錢理群,北京大學出版社
05《當代文學概觀》張鐘,等北京大學出版社
06《中國文化要略》程裕禎,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對外漢語必修和必考課程
《現代漢語》
現代漢語課是對外漢語專業和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的專業必修課,也是學位課程。在這兩個專業中現代漢語課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跟中文相關的專業中的基礎性課程和工具性課程。現代漢語課主要講授現代漢語的性質、形成和發展的規律,包括現代漢語語音(音系)、詞匯(語義)、語法、修辭、現代漢字等基本內容,通過現代漢語課的教學可以使學生掌握祖國語言的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正確和規範地運用祖國的語言,增強和提高學生現代漢語規範化的自覺意識,同時通過現代漢語的學習為學生將來從事對外漢語教學、中學語文教學及其他相關工作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實際能力。課程內容包括:語音、文字、詞匯、語法、修辭等。
參考書目:
1、《現代漢語》(黃伯榮、廖序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2、《現代漢語》(胡裕樹,上海教育出版集團)
3、《現代漢語》(張斌,復旦版)
4、《現代漢語》(北大漢語教研室,北大版)
5、《現代漢語》(人大版)
6、《現代漢語》(楊潤陸、周壹民,北師版)
《古代漢語》
古代漢語課的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閱讀古書的能力,為繼承優秀古代文化遺產打下堅實的語言基礎。文言是我國古代文獻資料所使用的最基本的書面語言形式,是本課程研究的對象。《古代漢語》課程的結構分為文選和通論兩部分。文選以散文為主,精選春秋時期至漢代的作品。通論包括語音、詞匯、文字、語法、古註等,是掌握古代漢語必備的帶有普遍意義的基本知識。通過講解字、詞、句、篇及相關的語言、文字、文化知識,以典型的文章帶動對古代漢語的掌握和應用,通論部分要求學生通過學習掌握壹定數量的常用詞、古漢語慣用語,並通過基本訓練掌握古漢語語言文字的壹些基本規律,掌握古今語言知識比較的壹些具體方法,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參考書目:
1、《古代漢語》(王力主編,中華書局)
2、《古代漢語》(郭錫良主編,商務印書館)
3、《現代漢語》(北大古漢教研室,北大版)
《語言學概論》
語言學概論課程是語言類課程中的理論課程,具有知識面廣、信息量大、抽象性高的特點。本課程的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語言學素養、語言學理論思維能力和論文寫作能力。本課程要求學生掌握語言文字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本課程的教學內容包括語言學的分類、世界語言和語言類型、語言的性質、語言的起源和演變、語音學、語義學、語法學、文字學、語用學和語言學流派。本課程的教學要點是語言的性質和語言的研究方法。本課程采取教師課堂講授和學生課外自讀相結合、個人寫作論文與相互交流討論相結合、領會教材知識與質疑批評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參考書目:
1、《語言學綱要》(葉蜚聲、徐通鏘,北京大學出版社)
2、《語言學概論》(武鐵平,高等教育出版社)
3、《語言學概論》(黃國營、余誌鴻主編,山西高教出版社)
4、《語言學基礎理論》(岑運祥主編,北師大出版社)
5、《語言文字原理》(彭澤潤、李葆嘉主編嶽麓書社)
6、《語言論》(徐通鏘,東北師大出版社)
7、《普通語言學教程》([瑞士]索緒爾商務印書館)
8、《句法結構》([美]喬姆斯基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中國古代文學》
中國古代文學課程分文學史和作品選,課程結合中國社會文化發展的大背景,系統講授先秦、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時期的文學發展歷史,重點把握中國文學在各時期的特點,使學生初步形成文學史料學科的學術觀念,並從詩歌、散文、辭賦、小說、詞、民間歌謠、戲劇和戲曲、文學批評等諸多體裁的經典作品中,培養學生分析、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理解中國古代文學的民族特色。
參考書目:
1、《中國文學史》(四卷本,袁行霈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中國文學史》(遊國恩等主編,人民文學出版社)
3、《中國文學史》(章培恒、駱玉明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
4、《中國文學史》(郭預衡主編,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5、《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朱東潤主編,上海古籍出版社)
6、《中國文學發展史》(劉大傑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國現當代文學》
中國現當代文學課也分為文學史和作品選,課程要使學生對中國現當代文學中的重要作家、作品有較為深入的了解,對中國現當代文學中的重要思潮、流派和文學現象有較為清晰的認識,對中國現當代文學發生、發展的呈現形態和內在原因有較為系統的把握。本課程力圖站在中外古今的大時空範圍內對中國現當代文學的源流作出系統的梳理,以各時期的主要思潮和普通作家作品為經,以各時期的重要作家作品為緯,展現壹個中國現當代文學概貌。課程內容包含:1、五四文學:2、三十年代文學:3、四十年代文學:4、十七年文學:5、文革文學:6、新時期文學。
參考書目:
1、《中國現代文學史》(朱棟霖、丁帆等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2、《中國現代文學史》(郭誌剛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3、《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錢理群等著,修訂本北京大學出版社)
4、《中國現代文學發展史》(黃修已著,中國青年出版社)
5、《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陳思和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
6、《中國當代文學》(王慶生主編,上海文藝出版禮)
7、《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論》(王曉明主編,東方出版中心)
那就要靠妳自己看了,因為我以上的書籍都沒看完阿,呵呵 沒有別的時間去看別的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