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潤秋燥,“五汁飲”“烏雞湯”老少鹹宜,滋陰養肺

潤秋燥,“五汁飲”“烏雞湯”老少鹹宜,滋陰養肺

秋季,氣溫逐漸降低,雨量減少,空氣濕度相對降低,氣候偏於幹燥。秋氣應肺,而秋季幹燥的氣候極易傷損肺陰,從而產生口幹咽燥,幹咳少痰,皮膚幹燥,便秘等癥狀,重者還會咳中帶血,所以秋季 養生 要防燥。

在中醫看來為“燥邪”。燥邪會引起身體不適。

咳嗽燥易傷肺,所以容易出現“肺燥”癥狀——“秋咳”常表現為幹咳無痰或痰黏難咳出,又稱“燥咳”。

鼻幹鼻乃肺之竅,鼻幹燥在立秋之後尤為常見。

咽幹喉、咽分別是肺之門戶和肺之通道,秋燥易導致咽幹、舌燥、聲音嘶啞等不適。

便秘“肺與大腸互為表裏”,肺燥下移大腸,則會發生腸燥便。

說起潤燥,老廣們最常用的手段就是煲湯。喝膩了,不妨換個新花樣。廣州中醫藥大學第壹附屬醫院內科藍森麟教授為讀者們推薦壹款“五汁飲”,這五種鮮汁混搭壹起,不僅甘甜鮮美,而且能清熱生津、涼血潤燥、和中消積,老少鹹宜!

1材料

鮮蓮藕、鮮荸薺、甘蔗各500克,梨兩只(白梨、沙梨、秋子梨均可),鮮白茅根250克。

蓮藕甘寒,功能清熱生津、涼血止血,還能潤腸肺,生津液;秋梨功能清肺化痰,生津止渴;荸薺功能清熱生津,化痰,消積;甘蔗功能清熱生津,潤燥和中,解毒;白茅根具有涼血止血,清熱利尿的功效。蓮藕能潤腸肺

2做法

把以上食材清洗幹凈,切碎,榨汁。每次飲用1小杯,1日飲3 4杯。(亦可把上述食材,加清水3000毫升,煎煮1小時,取湯飲)

3功效

五鮮合用,有良好的清熱生津、涼血潤燥、和中消積的功效,且味道甘甜鮮美。適用於壹般人群秋季防燥熱飲用,也可用於肺燥咳嗽,熱病煩渴,津少口幹,消渴,等癥的輔助治療。

烏雞板栗湯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壹附屬醫院顱腦科副主任醫師吳運泉指出,秋季最傷人的邪氣是“燥氣”。《內經》認為:肺居胸中,為五臟之華蓋,主諸氣,司呼吸,開竅於鼻。肺吸入的清氣與脾運化的水谷精微相結合,化生為元氣,是維持人體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質。秋季 養生 應遵循“潤燥”的原則,當以潤燥生津為中心。

1材料

烏雞1只,板栗100克,紹酒30克,鹽、白糖、芝麻油、蔥花、姜絲適量。

2做法

烏雞剖開,洗凈切塊,焯水。鍋中放油,燒熱,入蔥花、姜絲,炒香,入雞塊、板栗、紹酒,加點水武火燒開,轉砂鍋,文火燜酥,加調料,即可享用。

3功效

烏雞,具有養陰退熱、補中止渴、補虛強筋等功效,老少鹹宜。板栗富含蛋白質、脂肪、鈣、磷、鐵、胡蘿蔔素等營養成分,具養胃健脾、補腎強精等功效。

通訊員/張秋霞

圖片/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