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義的校勘學,前人稱為校澈學,它 包括了版本、校勘、目錄、考證、華偽、輯佚等內容,今謂之文獻學。
校勘的源頭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國語·魯語》載魯大夫閔馬父對景伯說;“昔正考父校商之名頌十二篇於周太師,以《那》為首。”前人壹般認為正考父是孔子的六世祖,周末時宋大夫(今人考證時間上未必合理,有人說是孔子十世祖,有人說並無關系)。
孔子整理六經,將《詩》、《書》去其重,寫版定本,必然經過校勘;西漢劉向大規模整理古籍,編制目錄,把搜求版本、校勘文字作為壹道重要的工序,並給“校讎”二字下定義,提到理論高度產生了校勘學。
廣義的校勘學,前人稱為校讎學,它包括了版本、校勘、目錄、考證、華偽、輯佚等內容,今謂之文獻學。因廣義校勘界定不明,今己不用,成為歷史名詞。
現代所謂校勘學,即狹義校勘學,指專門研究古籍整理的文字比勘的科學方法和理論的學問。校勘學始於漢,成於宋,大盛於清。
校勘的原則,即目的有三項:
壹日存真,二日校異,三日訂訛。存真又分二種,壹為求古本之真,二為求事實之真。求古本之真,多為藏書家所為。他們得到了壹個善本,就要把它跟通行本對校,把文字異同,以及書的行款、版式、寧圓差異、紙質,甚至舊本中的圈點,收藏圖章等都要壹壹記錄下來。
求事實之真,就是“斷其立說之是非”,即對原著的史實錯誤訂誤。校異,只是羅列眾本並同,校者不作是非判斷。訂訛,是最上乘的校勘,要明其致訛原因,用正本或理校訂正訛誤。王念孫的《讀書雜誌》、俞樾的《諸子平議》、孫詒讓的《劄迻》就是訂訛的校勘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