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關於立冬的詩

關於立冬的詩

關於立冬的詩如下:

1、唐·李白《立冬》

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滿前村。

2、宋·仇遠《立冬即事二首》

奇峰浩蕩散茶煙,小雨霏微濕座氈。

肯信今年寒信早,老夫布褐未裝棉。

3、宋·錢時《立冬前壹日霜對菊有感》

昨夜清霜冷絮裯,紛紛紅葉滿階頭。

園林盡掃西風去,惟有黃花不負秋。

4、明·王稚登《立冬》

秋風吹盡舊庭柯,黃葉丹楓客裏過。

壹點禪燈半輪月,今宵寒較昨宵多。

立冬

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之壹,每年在11月7-8日之間,即太陽位於黃經225°。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開始。冬是終了的意思,有農作物收割後要收藏起來的含意,中國又把立冬作為冬季的開始。古代將立冬分為三候:“壹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凍;三候雉入大水為蜃。”?

此節氣水已經能結成冰;土地也開始凍結;三候“雉入大水為蜃”中的雉即指野雞壹類的大鳥,蜃為大蛤,立冬後,野雞壹類的大鳥便不多見了,而海邊卻可以看到外殼與野雞的線條及顏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認為雉到立冬後便變成大蛤了。

對“立冬”的理解,我們還不能僅僅停留在冬天開始的意思上。追根溯源,古人對“立”的理解與現代人壹樣,是建立、開始的意思。但“冬”字就不那麽簡單了,在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對“冬”的解釋是:“冬,終也,萬物收藏也”。